我看“干部子女更易当干部”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01日14:59 红网 |
据北京娱乐信报7月29日报道:近日,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研究课题组”发表了《当代中国社会流动报告》,该项研究在分析社会地位变迁时,十分注重家族影响,并称:“1978年后,国家干部录用过程中对“学历”的强调使干部直接将自己的子女安排进国家机关的概率得以降低,但统计数据表明,父亲具有权力资本的那些人比一般人更易于成为干部。在父亲受教育程度这个自变量固定的情况下,干部子女成为干部的机会,是非干部子女的2.1倍。” “干部子女更易当干部”,作为一种直观判断,我想大家不会有多大的疑义,耳闻目睹,这就是生活中的真实。现在《当代中国社会流动报告》不回避问题、实事求是地揭示社会问题,用统计数据说法,将“更易”的程度加以量化,这一工作在我国还是第一次。笔者认为,“干部子女更易当干部”现象的深层原因及后果是值得深究的。 “干部子女更易当干部”,可能有身为干部的家长对子女职业素质的培养、干部家庭掌握的有关就业信息之类的正常因素起了作用,但这不足以解释这个“2.1倍”,干部子女当干部的天赋比非干部子女决不可高这么多,随机分布不可能这么偏。这个“现象”主要还是非正常因素在产生影响。我所说的非正常因素即是官员集团在一定程度上垄断了公务员、准公务员职业。现在用人制度上还有很多暗箱操作,特别是就业市场很紧张的时候,这种垄断力量是相当强大的。我把这概括为两条:一是以权谋职,就是说子女亲属就业靠裙带关系,这就是休斯所说的“早期的行政”所具有的特点。我们虽然在时代上是二十一世纪,但这个“早期”的烙印还明显地打印在我们这个社会上。二是同中国单位制度有关的,一个人进了一个公职单位,就是这个单位的人。这个说法的含义不象字面上那么简单,单位人所得到的好处也可能包括子女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地进入他父母所在的单位。我国七、八十年代就有过国有单位子承父职的“接班制度”,当然现在作为正式规则这被取消了,但作为潜规则还在发挥作用。 干部子女当干部的机会是非干部子女的2.1倍,这一现象的社会成本是相当昂贵的。一是破坏了社会公正,让有真才实学的人感到寒心,让人觉得学知识长本事没什么用,这实则一种很危险的社会心理暗示。二是大量干部子女进公务员队伍,不仅无法保证公务同队伍的素质,而且会影响公共决策中的力量均衡,不利于公共决策的科学性。三是用人上这样搞就是近亲繁殖,带来人际关系复杂化,带来公职单位内部制衡机制失效。还有一点也许很重要: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国有企事业单位的职业垄断都是一种放大社会失业风险的作法,人们常说“不能把鸡蛋装在一个篮子里”,这样的用人方式就是这样做。职业被垄断使好职业向一个家庭集中,差职业和失业又向一个家庭集中。我们常听说一家几口全没工作,夫妻双方下岗等,这样的失业风险是很可怕的。也就是说,如果让市场来选人,好坏职业、就业与失业的分布更有随机性,全家没工作的,夫妻都失业的情况要少一些。靠市场决定用人还是靠裙带关系决定用人,即使是同样的失业率造成的失业风险是大不一样的。(稿源:红网)(作者:孙兴全)(编辑:韩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