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急着说中国车市的冷暖(车界聚焦)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02日05:33 人民网-人民日报 |
吴迎秋 中国汽车市场会有零增长的那一天,但绝对不是现在。 前一段时间,由于车市陡然降温,各大品牌销量明显下滑,许多人关心起中国汽车市场的未来走向,有的甚至惊呼车市将全面“崩盘”。 进入7月,又有消息传来,称北京等地的汽车交易市场销量有“回暖”迹象。与此同时,有人预言,今年第四季度,车市将恢复到去年的高增长水平。 如何看待当前汽车市场的冷与暖,已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问题。 可以认为,前一段车市趋冷是有其客观因素和必然性的。国家宏观调控对汽车市场的影响十分明显。严格控制投资项目、审慎的金融政策,使市场的资金流量发生了变化,许多人的消费预期由此开始改变,放慢了购买汽车的步伐。在此特别要说的是,汽车消费信贷政策的变化对车市的影响。有资料显示,去年,近40%的私车消费者用信贷的方式购车。今年,汽车消费信贷“门槛”抬高后,这个比例降到了20%以下,有的地区甚至在10%以下。汽车消费信贷比例的降幅几乎是今年车市销量与去年相比的降幅。 各汽车厂提高今年的产量,本来就加重了销售压力,在宏观形势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又频频触动敏感的价格神经,让消费者捂紧了口袋,是车市趋冷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去年底,笔者曾经说过,40%增长的情况下企业还“不过瘾”,这很不正常。如果降下一半的增幅,企业还不手忙脚乱受不了?这句话不幸被言中。今年初,笔者将各企业计划中的年产量相加,发现增幅大大高于去年。从这个层面上讲,企业的判断失误导致市场上出现了严重的供大于求的局面,加重了市场的寒冷感。据了解,本月,大部分主流企业都下调了今年的产销计划,包括5、6月份销量上升的上海通用,也从原计划的超过30万辆下调到27.5万辆。 在分析市场趋冷的基础上,再来看最近的“暖”。当前要说车市全面回暖还为时过早,更没有任何依据做出判断,称车市将会以40%以上的速度增长。调查表明,7月的销量较上月只是少量的上升,有的交易市场只是“人气上开始变化,看车的人多了”。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在6月上半月由于传言降价,销量猛缩,销售排行跌出前两名。6月中旬降价后销量才开始逐渐正常。本月截至目前的统计看,这两个企业的销售排名又靠前了。 其实,当前人们关注车市的冷与暖,包含了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要弄清市场变化的原因;二是想判断市场的发展方向,中国车市向何处去?但无论如何,客观的分析、理性的判断很重要。至少,面对当前的“冷暖”,我们可以作这样一种描述:车市趋冷其实并不冷。从整体情况看,我们依然保持20%左右的增幅,这与目前国际市场增长百分之几,甚至负增长的情况相比,我们是高增长。而且,对于一个汽车消费刚刚起步、市场潜力巨大的中国市场来说,这种高增长还将持续几年。从另一方面说,当前的回暖并不意味着车市还能回到前两年。40%的增长、排队购车甚至加价等现象将一去不复返。国际市场在过去经历了许多次起起落落,这中间也经历了许多次零增长和负增长,这种情况在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过程中将不可避免。 别急着说中国车市的冷暖。 《人民日报》 (2004年08月02日 第十六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