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工程院院士:无棣沿海工业区是国内“循环经济”样板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02日08:57 青岛新闻网

  记者6月18日到濒临渤海的无棣采访,看到县委书记刘鲁生正在阅读《大众日报》16日、17日刊登的有关“渤海海域发现大面积赤潮”的报道。记者问他:“渤海发出了红色警告,无棣怎么办?”刘鲁生的回答是:“树立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让渤海清澈,还天空蔚蓝,努力实现经济与环境双赢。”

  为了让渤海清澈,还天空蔚蓝,无棣县委、县政府严格按照循环经济理念规划工业经济结构,要求无论是新企业还是老企业,都要自觉融入沿海生态工业循环产业链。地处沿海的鲁北企业集团总公司是全国首批4家“国家环境友好企业”之一,他们首创的“一水多用”绿色产业链,上道工序的废渣就是下道工序的原料,实现了无废渣、无废气、无废水的“三无”排放。到目前,无棣沿海工业区内的企业全部实现了“三无”排放,被国家环保总局命名为“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中国工程院17位院士到无棣沿海工业区考察后认为:这里堪称国内“循环经济”的样板。

  循环经济模式的成功实践,启发县领导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对全县农业结构进行调整。他们大力推广“用秸秆、枣叶养牛养羊→用牲畜粪便养鱼→用养鱼池底泥做有机肥培育有机冬枣”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探索出绿色、生态、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新路子,每年减少10万吨无机肥水通过河道排入渤海。

  “保护渤海就是保护无棣,决不让污水排入渤海”,无棣上下达成了这样的共识。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县里去年初开始新建日处理2万吨污水的污水处理厂,现已完成投资1500万元。投资1.5亿元的县城热电厂即将建成,今冬实现集中供热后,供暖锅炉可全部拆除,使城区空气质量达到优良。他们还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坚决不允许未经处理的污水流入渤海。今年以来,县环保部门处罚了近10家企业,帮助20多家企业制定了“三废”治理科学方案。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县委、县政府始终不降环保门槛,宁愿GDP增长暂时放缓,也不让高污染企业进入无棣。今年1—6月,全县引进投资10亿元,兴建了60余个工商项目,无一高污染。大众日报无棣讯(通讯员 宋成琴 王中涛 记 者 王福录 报道)责任编辑:屠筱茵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
饶颖状告赵忠祥案开庭
影片《十面埋伏》热映
范堡罗航展 北京楼市
手机游戏终极大全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谁是刀郎》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