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罗浮山重兴葛洪文化 博罗县联动精品旅游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02日09:00 南方日报

  核心提示

  罗浮山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因晋代道士葛洪而驰名。葛洪创立了岭南道教一派,但他的科学贡献却鲜为人知。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把葛洪称为“公元4世纪最伟大的博物家”,并由此认为“整个医学化学源于中国”。今天,惠州市和博罗县已充分认识到挖掘葛洪文化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景区联动”、“精品带动”等八大战略,以打造罗浮山宗教旅游文化品牌。

  时空透视

  公元四世纪最伟大博物家

  葛洪虽位列“仙班”,却是历史上一个真实的人物。他晚年隐居在广东罗浮山中,既炼丹、采药,又从事著述,直至去世。

  千年既下,仙人已去。如何认识和评价葛洪,挖掘其中蕴含的丰富文化遗产,成了今人一个重要课题。葛洪早年立志为文儒,挽救颓世,曾官至伏波将军,封关内侯;后半生却隐居山林,潜心道教,开庵讲学,炼丹行医。综观其一生,无论入世避世,葛洪都充满着对世界万物的积极探索精神。

  “不学而求知,犹愿鱼而无网焉;心虽勤而无获矣。”这是葛洪在治学上的一句名言。葛洪一生著述颇丰,著作约有530卷。除《抱朴子》外,还著有《金匮药方》、《肘后备急方》、《神仙传》、《隐逸传》以及碑颂诗赋等。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说:“公元4世纪早期,道家中产生了最伟大的博物家和炼丹术士抱朴子”。并由此认为,“整个医学化学源于中国”。

  葛洪是道教历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魏晋以前,道教理论缺乏体系。葛洪首次提出以“玄”的概念作为道教思想体系的核心。他开宗立言,对传统道教学说去伪存真,兼收儒墨名法各家之长,集丹鼎派仙道学说之大成,创岭南道教一派。他的道教思想中,包含“仙可学致”的观点。他认为,一个人只能认识有限的东西,而天地之大,包容万象,不能因为没有看到过仙人就否认仙人的存在。葛洪终其一生,孜孜不倦地炼丹求仙,终不可得。但他在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中,却有许多具有科学价值的发现。

  无心插柳的葛洪在长期的炼丹过程中,熟悉了许多无机物质的组成和一些化学反应,成为古代历史上有名的化学家。在《抱朴子·内篇》里,我们可以发现,葛洪曾做过汞与丹砂还原变化的实验。这可能是人类最早用化学合成法制成的产品之一,是炼丹术在化学上的一大成就。葛洪还在实验中发现了多种有医疗价值的化合物或矿物药。至今,中医外科普遍使用的“升丹”、“降丹”,正是葛洪在化学实验中得来的药物。葛洪的炼丹术后来传到了西欧,也成了制药化学发展的基石。

  葛洪炼丹之余采药行医,悬壶济世。《肘后备急方》是他在广东编著的一部简便实用的方书。该书记载了民间一些常用方剂,主治诸如疟疾、脚气、瘴疠、肺结核、恙虫病之类的常见病症,收录的方药大部分行之有效,采药容易,价钱便宜。而且,篇幅不大,可挂在肘后随行(即今天所说的袖珍本),即使在缺医少药的山村、旅途,也可随时用来救急,所以受到历代群众的欢迎。葛洪的医学著作,据史籍记载,尚有《金匮药方》100卷,《神仙服食方》10卷,《服食方》4卷,《玉函煎方》5卷。

  葛洪特别注意对客观事物作深入细致的观察,这是他在学术上有所发现的重要条件之一。《肘后方》记载了他对各种病症长期观察的结果,其中有许多是医学文献中最早的记录。例如对沙虱病的记载,他在没有显微镜的情况下,把它的病原、病状、发病的地点、感染的途径、预后和预防都弄得较为清楚,还指出此病见于岭南,与今天临床所见竟无二致。葛洪首创地应用狂犬的脑敷贴在被狗咬伤的创口上,以治疗狂犬病的方法。狂犬脑中含有抗狂犬病物质,到19世纪法国巴斯德才作了证明。书中对天花(天行斑疮)症状、结核病(尸注、鬼注)等的记载,都是医学文献中最早的记录。他不仅明确记载了病状和发病过程,还明确无误地指出它们的传染性。所以,称他为“传染病学专家”,一点也不过分。

  由于世事沧桑,葛洪渐渐淡出了世人的视野,悠久的葛洪文化似乎也随他渐渐离我们远去。今天,各级政府皆以振兴文化、繁荣经济为己任,葛洪仿佛又从历史的山林深处向我们走来。今年6月,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到惠州视察时就指出,要加快罗浮山文化建设;惠州市委、市政府负责人也曾到罗浮山现场办公,要求对葛洪文化开展挖掘工作;博罗县委则提出“景区联动”“精品带动”等八大战略,准备充分挖掘罗浮山宗教旅游文化,擦亮葛洪文化品牌。

  记者目击

  绿野仙踪感受葛洪

  近日,记者赶赴罗浮山,饱览山川秀色,探寻葛洪仙踪。两天里,记者走访了葛洪曾活动过的洗药池、稚川丹灶、南、西、北三庵等旧址,沉浸在罗浮山道教文化“静、奇、玄、远”的氛围中,深为传统道教文化的魅力所折服!

  炼丹洗药胜迹长留

  洗药池筑于山丘之上,宽四五米,呈椭圆形,四周用青砖砌边,成八卦之形。据说这里是葛洪与鲍姑夫妇洗药之处。相传葛洪每天上山采药都拄着拐杖,在洗药池边洗药时就把它倚在青石壁旁。葛洪飞天成仙后未把它带上天,这拐杖就隐入青石壁中,与洗药池长相厮守。宋代余靖曾为之记道:“葛洪洗药处,遗杖今化浮石,青白分明,其迹宛然。”游人能否看见,就要看各人的缘分了。

  距洗药池数丈外有一座清代石制丹灶,上刻“稚川丹灶”4字,不禁让人遥想当年氤氲升腾景象。它用24条青石按道家阴阳八卦图形砌成。丹灶的青石基座上,分别刻着乾、坤、震、巽、坎、离、艮、兑的八卦符号。周围饰之以珍禽瑞兽,琪花瑶草。四角有云龙浮雕,顶端为道家八仙之一李铁拐的葫芦之形。

  据说,当年葛洪就是在此把丹砂放进丹鼎炼丹,结果没有炼成飞仙妙药,却发现了“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的方法,成为世界化学史上最早的分解化合试验。如今,我国最大的中外合资项目中海壳牌南海石化基地落户惠州,最古老的和最现代的重逢,历史真的有许多巧合。

  冲虚古观别有洞天

  冲虚观背靠层峦叠翠的麻姑峰,下临波光潋滟的白莲池。湖光山色,祥云缭绕,恍若仙境。

  史载葛洪晚年为采药、修持,陆续在罗浮山各处修建东、西、南、北四庵。其中最早的是于东晋咸和五年(公元330年)修筑的南庵,当时名曰“都虚”。这便是冲虚观的前身。“冲虚”之名始于宋元二年,因哲宗赵煦下诏赐“冲虚观”额匾而得名。葛洪仙去之后,都虚观成为道教圣地,享有“道教中第七洞天”胜誉。全国各地和新加坡等地众多观庵,如杭州黄龙观、香港黄大仙观等,都奉它为祖庭。

  相传,偏殿的长生井井水有祛病延年的功效,昔日名曰“神仙水”,斗米才能换斗水。这是“冲虚三奇”之一。另有两奇:一是主殿周围有很多大树,可是树叶总落不到瓦顶上;二是观内从来没有蜘蛛网。据说,这些都与葛洪炼丹熬药所形成的仙药气场不无关系。

  据全国道教协会副会长赖宝荣介绍,冲虚观1600多年的漫长历史,留下了大量古迹,名人遗址、古塑、古井、古木、古牌、古匾、古刻如繁星点缀冲虚观内外,而且大多保存完好,所以被国务院列为全国30座重点宫观之一,在广东仅冲虚观获此殊荣。解放后,周总理曾亲临罗浮,特批用20两金箔对三清神像刷新。“文革”时,周总理明确指示保护冲虚观,使其得以逃脱浩劫。

  现存冲虚古观的格局规模,是清代同治重修时所定。进门是王灵官殿。正门屏风后,过中天井,便是主体建筑三清宝殿。三清宝殿左侧有葛仙祠,右侧有黄大仙祠。葛仙祠东南有纯阳宝殿。三清宝殿前有百年丹桂,黄大仙祠右侧有明代古卉九里香。冲虚古观外右侧,又有稚川丹灶、洗药池、会仙桥等遗迹。

  1983年,冲虚古观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宫观。1985年3月25日,冲虚古观由驻军医院移交当地政府接管。县政府拨出维修专款,港澳同胞特别是香港圆玄学院等道门中人鼎力扶持,冲虚古观重修全面竣工,1986年1月4日举行了隆重的开光仪式。从此,千年古观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向千百万游人诉说千年的历史。

  西庵故址重现巍峨

  从冲虚观往西乘车约20分钟即到黄龙观。车盘山而上,仰望,山腰处的黄龙观宛若在云深之处。一座古朴典雅的牌坊,雕梁画栋,迎客入山。

  黄龙观是罗浮山建筑最宏伟的道观。长廊殿宇、互相勾连,巍峨宫观与青山白云、奇峰灵岩融为一体。黄龙观后山,有朱砂井及另一洗药池等遗迹,相信亦与葛洪有关。

  黄龙观是清代康熙年间冲虚住持张妙升所创建。建筑时间不足300年,但观址却是葛洪西庵故址,以承袭葛洪仙名。在1958年的“大跃进”中,黄龙观后的古树被砍伐烧炭,观中铜铁之物尽被收去炼钢。到“文革”期间,黄龙观殿宇尽毁,只有败瓦残垣遗在草丛中。

  1992年春,香港青松观与博罗县政府签订了重建黄龙观协议书,拨巨资在原址重建黄龙观。这一浩大工程耗资5000多万元。1995年10月初八下午二时黄龙观举行盛大的开光庆典,此后这里又增建了黄龙大道、慈恩亭和大型牌坊,至今耗资已超亿元。据称,香港青松观是由罗浮道观传承出去的,现如今反哺祖庭,成为罗浮道教界的一段佳话。

  酥醪幽远桂花飘香

  从冲虚古观往北,沿简易公路盘旋而上,车在云雾缭绕的山林中盘行。大约行驶了一个小时后,路转峰回,顿时豁然开朗,一座古观坐落在山脚,宁静幽远。这就是酥醪观。

  酥醪观原在冲虚观以北的石洞东三里处,为葛洪北庵旧址。葛洪仙逝后,北庵日渐颓废。唐宋年间道人在北庵旧址建观,传说秦代炼丹术士安期生和神女在此相会,“酣玄碧之香酒,醉后呼吸水露,皆成酥醪”,故而取名酥醪观。世道盛衰,酥醪观也几经兴废,观址几经迁移,都仍承袭酥醪之名,以袭葛洪北庵。解放后,道观活动曾一度中断。酥醪古观也日渐荒废,瓦漏墙颓。1968年,酥醪村民简单维修了古观大殿,以作酥醪小学之校舍。而两侧偏殿则作为大队仓库之用。1987年9月10日为全国第一个教师节,博罗县政府领导到酥醪小学慰问教师,看到观中改建之教室光线不足,设备残旧,就与有关人士共同商定,拨出专款,将酥醪小学迁出酥醪观,择址另建。

  1989年,上级有关部门批准恢复酥醪观的道教活动。在香港圆玄学院及邓国才先生的鼎力支持下,酥醪观重修竣工,隆重开光。酥醪古观终于重放异彩。

  酥醪观地处深山幽谷,有“处江湖之远”之感。我们在观中几乎没有见到什么游客。行走于各殿宇之间,空旷寂幽,似乎徜徉在时空的隧道里!

  酥醪观正殿是神霄宝殿,供奉三祖神像。中为雷祖,左为吕祖(吕洞宾),右为葛祖(葛洪)。一名道人将我们引入大殿左侧一个小门,穿过狭窄的廊道,转而登上一具木质楼梯,通向二楼。梯身年久失修,已有些破烂,我们小心翼翼地登梯入室。一进二楼,清风徐来,心中有说不出的清爽。楼内北侧有一木床,床侧有一阴阳八卦形状的窗户。道人介绍说,窗外有一棵古桂树,每到月夜,月光自窗外斜射入内,桂花飘香,沁人心脾。人卧于床,心绪平和。

  书记观点

  博罗县委书记邓庆忠:

  利用葛洪名气打造旅游文化

  罗浮山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药用植物达1200多种,是天然中草药库;还是全国道教十大名山之一,文物古迹众多。葛洪是东晋时代著名的道教理论家、医学家、炼丹术家,为罗浮山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罗浮山的知名度之所以与日俱增,得益于葛洪的名气。但罗浮山目前仍存在文化内涵不足、旅游资源整合不够等问题,处于“游无文化、住无星级、食无特色、娱无档次、购无精品”的粗放经营状态。不久前,张德江书记到惠州视察时就指出罗浮山在文化底蕴挖掘和文化建设方面的欠缺。为此县委、县政府对如何打造葛洪文化品牌进行了研究,认为要以全新的文化视角,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提升罗浮山的名气和品位,擦亮罗浮山品牌。

  根据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景区联动”、“精品带动”等八大战略,我们将充分挖掘罗浮山宗教旅游文化,做好罗浮山保护、建设和开发工作。同时,我们一是要注意处理好搞活经济与罗浮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关系,要以“统一保护、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管理”的原则为指导,避免重复建设和破坏;二是注意生态保护,避免搞掠夺式开发;三是要注意整合旅游资源,形成合力,达到资源开发效益的最大化;四是要注意在尊重宗教传统文化的前提下进行开发。

  专家说法

  惠州学院副院长李靖国教授:

  道教学术史上葛洪卓有建树

  葛洪在中国宗教史和学术史上卓有建树。他入罗浮时,《抱朴子》已经成书,因此,葛洪入罗浮山主要是从事炼丹,以实践《抱朴子·内篇》理论,同时进行其他著述。

  我们要充分认识葛洪在道教理论上的贡献。一方面,他认为“仙可学致”,认为通过内修外养可取长生乃至成仙,他因此成为道家丹鼎派的代表人物。另一方面,葛洪沿用了《老子》的哲学范畴,同时给这些哲学范畴注入了神仙道教的内容,构建起道教的神秘主义本体论,这是葛洪道教学说的哲学基础。葛洪的道教理论还融入了儒家的纲常名教,宣扬道教徒应以忠、孝、全、信等儒家纲常为本,以修德行。因此可以说葛洪是道教开创时期官方道教理论的奠基人。

  对葛洪炼丹活动中所包含的科学意识,我们也应重新认识。如他在论物类变化时,极重人工制造,认为人工可以此奉天工。他说,“铅性白也,而赤之以为丹;丹性赤也,而白之而为铅。云雨霜雪,皆天地之气也,而以药作之,与其者异也。”这里说的以人工方法制造云、雨、霜、雪的思想,新颖并有科学意义。

  葛洪生平及贡献

  葛洪(284~364,或281~341),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人称“葛仙”。东晋丹阳句容人。少年时家贫,但才识过人,曾师从祖父葛玄的高足郑隐学道炼丹。司马睿为丞相时,任咨议参军等职。西晋太安二年(公元303年),任将兵都尉,因破石冰有功,升为伏波将军。永兴元年(公元304年),赴洛阳搜求异书。时值“八王之乱”,萌发栖山养性之念。建兴四年(公元3l6年)返回故里,在茅山抱朴峰下筑庵炼丹修道。东晋政权建立,司马睿当了皇帝,赐葛洪爵关内侯。永和十年(公元354年)到临安宝石山西岭结庐修炼。晚年,闻交趾盛产丹砂,求为勾漏(今广西北流)令。携子侄迁于广州,止于罗浮山修道炼丹并从事著述。

  岭南道教开创者 一生著述甚丰,撰写的《抱朴子》确定了战国以来的道教理论体系,对道教的丹鼎派有重大影响;在罗浮山设庵授徒,开岭南道教一派。

  古代著名化学家 在长期的炼丹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化学知识。他所说的“点飞升抽”就是现代化学的升华和蒸馏的方法;他发现的“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的方法,成为世界化学史上最早的分解化合试验;他还发现硝、硫、碳混合燃烧的现象,促成了黑色火药的发明。

  见识卓著医学家 其著作《肘后备急方》被后世称为古代的中医诊疗手册,书中关于天花、恙虫病的治疗是世界上最早的记载,对肺痨病的认识也比国外早1000余年。

  此外,在机械制造、美学、文学方面也有成就。

  总策划 杨兴锋 李钟声

  撰文 本报记者 李长虹 见习记者 凤飞伟

  通讯员 邓东方 林宝齐 黄观礼 邬榕添

  摄影 本报记者 李长虹

  图:

  酥醪观里供奉的葛洪像。

  上图:葛洪修持之地南庵冲虚观如今已成罗浮山的著名景点。

  右上图:葛洪炼丹遗址上的“稚川丹灶”。

  右下图:传说葛洪采洗草药的洗药池。

  邓庆忠接受记者采访。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
饶颖状告赵忠祥案开庭
影片《十面埋伏》热映
范堡罗航展 北京楼市
手机游戏终极大全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谁是刀郎》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