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驻伊使馆武警生活实录:枪声中入眠 炮声惊醒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02日09:52 中国新闻网 |
中新网8月2日电在战乱中的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有一群中国武警,为中国驻伊使馆复馆小组外交人员提供安全可靠的保障。解放军报今天介绍了他们在巴格达5个多月的生活:在枪声中入眠,在爆炸声中惊醒。但无论多么艰苦和危险,他们都牢记着对五星红旗发出的庄严誓言:坚决完成任务,不怕牺牲自己的生命! 这群中国武警,是新中国有史以来首次出国执行警卫任务的中国驻伊拉克大使馆保卫小组的6名武警官兵:席栓柱、李亚光、苏军、丁秀国、武好和王志刚。 睡觉都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2004年2月16日,中国驻伊拉克大使馆复馆小组警卫队长席栓柱和他的5名战友第一次踏上了伊拉克的土地。进入巴格达之后,以前在电视上看到的战争留下的破烂景象一下子出现在他们眼前。出门到处都有美军军车,各大楼前都有一群人拿着枪,语言不通,情况不明,偌大的巴格达危机四伏。 千头万绪的工作,他们从一点一滴做起,不能有半点马虎。对临时栖身的曼苏尔饭店的内部环境和周围环境,以及楼层、电梯和各个房间,他们都要认真地观察和了解。对来往的每一个人,他们既要相信人家,也要保持足够的警惕。同时,随着出行的增加和对局势的了解,哪条道路安全,哪个地方比较危险,他们心里都有了底。 席栓柱说,每次出门的时候,一换上军装,枪拿到手里,心里压力就特别大,一要确保中国外交人员的安全,二要确保自身安全,“可以说,他们的生命都在我肩头。” 席栓柱一直记得他们第一次外出执行任务的情景,那是他和苏军第一次护卫中国驻伊大使馆代办孙必干前往拜会伊临时政府外交部长。一路上,他们都在紧张地观察外面的情况,一个特别突出的感觉就是“眼睛不够用”。碰到堵车,或者有穿着长袍的乞丐靠近汽车,他们都很紧张———谁知道哪辆车上装着汽车炸弹?谁知道长袍子下有没有藏着武器? 武好也记得值勤的第一个晚上,他和另外一个战友一直处于高压状态。外面时常传来枪声。每次枪响后,哨兵都会把灯熄灭,然后趴在窗口往外观察,用电台互相沟通。哪怕白天值勤,他们心里一刻也没有放松过。 武好第一次外出执行任务是到巴格达后的第三天,陪一名外交官到临管会送照会。他把手枪保险打开,坐在副驾驶位置上,通过后视镜观察左右两边。在执行任务的两个多小时里,他的枪一直在手里紧紧地握着。有人劝他放松一下,他说:谁都可以放松,我们警卫一刻也不行。 李亚光说,他们从来不敢睡死,一有情况就跳起来拿枪。席栓柱形容他们警卫人员“睡觉时都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生活在枪林弹雨中 在巴格达执行警卫任务,危险经常近在咫尺,但中国武警从不退缩,至今在工作中没有出现过任何差错,没有造成哪怕一点点伤害。 有一次,席栓柱和战友护送孙必干代办外出,在巴格达大学附近遭遇枪战。现场距孙代办的车只有30来米。席栓柱冷静地观察局势,迅速做出了让司机加速通过的决定。汽车飞驰而过,枪声越来越远,所有人都惊出了一身冷汗。 6月17日,巴格达一个新兵征募站发生自杀式爆炸。当孙必干代办所乘的汽车通过那里时,爆炸发生才几分钟,伊拉克警察和美军还没有控制现场。为了安全,席栓柱建议车队绕行附近的一座立交桥。从桥上望去,爆炸现场血肉模糊。“当兵这么多年,没有见过这种血腥场景”,席栓柱回忆说。但是,为了让家里人放心,这些事情他从来没有在电话中提过。 宣布伊拉克临时政府组成人员名单的那天是6月1日。孙必干代办应邀出席仪式,李亚光和苏军两人护卫孙必干代办进去,武好在外边的汽车上留守。那天中午12点20分左右,忽然间汽车右侧大约一百米外的地方发生了爆炸,整个汽车和外交部大楼都摇晃起来。在一片混乱中,李亚光和苏军立即把孙必干代办围在中间,而等在外面的武好也立即掩护另一名复馆小组工作人员隐蔽起来。 这次爆炸当场炸死15人。事件发生后,两架美军直升机在低空盘旋,交通完全瘫痪,本来几分钟的路,他们走了半个多小时才回到临时驻地。 还有一次,李亚光护卫孙代办去临管会办事。他们刚到临管会大楼门外的第二个检查站,从他们刚刚经过的第一个检查站就传来巨大的爆炸声。后来,他们得知,有两名美军士兵在那次汽车炸弹袭击中死亡。他们当时距离爆炸现场只有大约100米。(据解放军报,李国荣、聂晓阳、尹长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