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经典中国:人人都说天堂美,怎比我洪湖鱼米乡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02日10:49 新华网

  新华网武汉8月2日电(记者袁志国、皮曙初)初到洪湖,很多人会“误读”洪湖市市标,将象征扬帆出海之义的三叶白帆错认为是三把铮亮的大刀。其实,这两种理解都与洪湖历史有莫大的渊源。说帆,洪湖是水乡泽国,版图面积中有40%左右的水面,长江有135公里从这里穿境而过;说刀,这里曾是湘鄂西苏区的中心,并独树一帜,开创了利用河湖港汊发展游击战争的先河。如今的洪湖人已禀承革命先烈的传统,打就出一股同舟共济、百折不挠的顽强精神。他们在频频遭遇到的困难、灾难面前永不屈服,不断地推动洪湖向小康社会前进

  一个外国友人眼中的“洪湖精神”

  新西兰作家路易·艾黎曾先后5次来到洪湖,他写的《湖北纪行》详细记录了湖北解放前后的重大变化。在这本书中,他以“洪湖精神”一诗开篇,又以“洪湖精神”一章结尾。他说:“人民的老战士离开人世,但他们创立的精神仍活在后人身上。每当人们向天大的困难进军,并取得胜利,大家就又看到洪湖精神。”

  路易·艾黎第一次到洪湖是1932年2月。他以国际联盟救灾组织全权代表的身份,带着3艘满载粮食、布匹、药品等救灾物资的驳船来到洪湖。半年多前,洪湖地区连降暴雨,江湖水位猛涨,一场历史上罕见的洪水袭击这里,洪湖苏区成了一片汪洋。

  当艾黎在洪湖新堤镇上岸后,看到苏区红军带领农村男女老少,正在被冲毁的大堤上拼命劳动,忍饥挨饿抢修大堤、保卫家园。那种齐心合力、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使他深感震撼。他看到红军英勇斗争在人们心里埋下的革命种子,化成了他们战天斗地的无穷力量,他说这就是“洪湖精神”。

  1954年,长江洪水又一次涌向洪湖,为确保大武汉不受淹,洪湖人民勇敢承担了分洪带来的巨大损失。1963年,路易·艾黎第二次来到洪湖,他惊异地发现,这里已看不到水灾的痕迹,十万群众成功修起了新的东荆河堤,长时间侵扰当地百姓的“瘟神”血吸虫也销声匿迹了。

  直至1988年去世前,路易·艾黎又先后3次来到洪湖。他看到,尽管一次又一次的洪水来犯,但灾区生气勃勃,人民以百折不挠的意志和行动证明,洪水可以一次次夺去他们的一切,但他们也可以一次次把家园重建起来。“洪湖精神培养了真正的人去攻克难关,使新生的土地尽管遭到天灾人祸,但依旧蒸蒸日上。”“它超越卑微琐事,万众的幸福才是它不懈奋斗目标。”

  在曲折中前进,在困难中发展

  1998年,长江再次遭遇特大洪水,长游中游堤防险象环生,而洪湖135公里的沙基大堤更是岌岌可危。这是洪湖人肩挑背扛修建起来的江堤,标准低、基础差,管涌、散浸、漫堤等险情不断发生。在抗洪的关键时刻,时任党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同志在洪湖发起抗洪总动员令。那一幅军民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经典画面,至今令全国人民记忆犹新,“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这掷地有声的号召,仍不时在耳边响起。熬过几十个日日夜夜,洪湖长江干堤守住了,暴烈的洪水驯服地从军民脚下流过,向东颓然而去。

  经历抗洪战斗,“洪湖精神”再次彰显光芒,深植万民心田。

  1984年,当张建振从学校分配到洪湖工作时,他没有想到这个赫赫有名的湘鄂西苏区如此落后,他感受最深的是境内没有一条像样的公路,自己回一趟邻县老家,150公里的路程却要耗一天的时间去“享受”颠簸的旅程。

  十年九水,使洪湖注定是个多灾多难的地方。汛期一到,不但要守长江干堤,以御外洪,而且300多平方公里的洪湖也是“水袋子”,荆州四湖地区的水都要流经洪湖外排长江,加上纵横交错的人工河、灌溉渠,内涝防不胜防。洪湖境内没有一条交通主干线经过,最近的是有近60公里之遥的318国道,而且南有长江天险阻隔;在能源方面是供电网络的末端,质量差、成本高;没有经过大工业的洗礼,洪湖人才资源、技术资源严重不足。面对反复无常的水患和困难,洪湖人迎难奋起,走出修堤、防汛、抗灾、修堤的命运循环,另辟蹊径。上世纪80年代后期,洪湖的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几年间成为湖北省乡镇企业发展的一面旗帜。

  经历了1996年到1998年连续3年特大洪涝灾害考验后,洪湖市域经济在曲折中前进、在困难中发展,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良好势头。几年间,借着国家治理大江大河的东风,洪湖拿到了19亿元的国家投资修筑起牢固的洪湖长江干堤。如今的干堤巍巍而立,堤面是宽敞的公路直通武汉,使洪湖到武汉的距离从150公里缩短到80多公里,这是一直肩挑背驮修堤的洪湖人想都没想到的治水巨变。张建振说,这可是洪湖财政10年不吃不喝才能完成的啊!国家这一巨资注入,为洪湖打造出一个极好的发展新平台。

  2000年,洪湖市国企改制遇上一块“硬骨头”:拥有1200多名职工、4万锭纺织规模、濒临破产的“国老大”市棉纺织总厂纺部工场久久找不到“婆家”。毅然选择艰难与挑战的,竟是被誉为全省农村改革开放“一杆旗”的洪林村。新成立的兴洪纺织有限公司通过加大投入、大力整合,一年后就走出了资不抵债的困境。随后,洪林村整体收购了洪湖市棉纺织总厂,洪林村村办企业也实现了由“小而全”向“大而强”的跨越。如今,张建振已是洪湖市招商局局长。他感慨说:“现在交通发达了,回家只要1个半小时。”据他介绍,在洪湖精神的指引下,洪湖人民顽强不屈抓改革开放、抓工业化发展、抓招商引资,吸引外来和民间资金,近两年取得进步。到目前,全市引进利用外资比1998年增长67.8%,外贸出口持续增长。

  人人都说天堂美,怎比我洪湖鱼米乡

  洪湖因水而灾,洪湖也因水而荣。一曲《洪湖水浪打浪》唱响大江南北,电影《洪湖赤卫队》中打游击的英雄韩英用她动人的歌声憧憬着家乡美好的未来:“人人都说天堂美,怎比我洪湖鱼米乡。”

  如今,洪湖开始变水害为水利,大做水文章,从解放前倚水抗争谱写游击战歌,转向建设以水富民的现代“鱼米之乡”,大兴生态旅游、水产养殖和水产加工。在万全镇永红公路旁,矗立着一排造型别致、古朴典雅的农家楼房,凡路过此地的人都会发出啧啧赞叹,这就是洪湖市的双文明村南昌村。

  其实南昌村地势低洼,素有“水袋子”之称。为此,村里召开党员群众大会,研究治水策略,决定靠水吃水,全力发展水产业。早在1993年,村党支部带领干部群众起早摸黑、风餐露宿,不辞劳苦开挖鱼池,投工1.2万多个,耗资5万多元。干部群众齐心协力,一鼓作气,400亩精养鱼池全部挖成,成为村民们殷实的“钱袋子”。

  洪湖市有102个湖泊,其中洪湖是全国七大淡水湖之一,全市水面100多万亩,其中可养殖水面达60万亩,水产品种类多、质量也高,多年来,洪湖水产总量一直在全国名列第二。

  近几年来,洪湖重点发展以水产、水稻、水禽为主导的“三水”特色农业,坚持水产富民的方针。去年,实现产值20多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近96%,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特别是水产特色进一步呈现,全市新开挖水产养殖面积10万亩,水产养殖面积达到了60万亩,比上年增长15%,水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60%。其中,以河蟹、黄鳝、虾、甲鱼为主导的名优水产品产值实现8.5亿元,占水产业产值的73%。水产品为农民提供的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的65%以上,比1998年提高近20个百分点。

  同时,根据现有产业,正进一步做长、做精水产业链条,目前已招商引进了近10家水产加工企业。德炎、洪湖浪等11个产品获全国绿色食品标志。

  在困难中不断拼博和发展的洪湖,如今正成为一个新兴的工业城市,工业初具规模,开放度高,拥有骨干企业100多家、骨干产品80多种,工业出口值、人均创汇率连续10年居湖北省前列。

  洪湖人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洪湖会成为一个赋有全新意义、全新内涵的小康鱼米乡。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
饶颖状告赵忠祥案开庭
影片《十面埋伏》热映
范堡罗航展 北京楼市
手机游戏终极大全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谁是刀郎》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