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魔鞋助跨栏王子再发飙 刘翔要比约翰逊快0.01秒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03日09:14 四川新闻网

    13秒06!

13秒06!13秒06!“跨栏王子”刘翔在奥运会前夕,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再次震惊了世界体坛。

据悉,在前天结束的全国田径大奖系列赛天津站110米栏决赛中,刘翔宛如离弦之箭,最终以13秒06的成绩逼平了由他保持的亚洲最好成绩。该成绩与美国选手约翰逊刚刚创造的13秒05仅相差0.01秒,这无疑让国人依稀看到了中国选手改写世界田径历史的时刻即将到来。与此同时,关于刘翔奥运必夺金的呼声也迅速空前地高涨起来……

跨栏王子再度“发飙”

当了寂静高手多年的约翰逊万万没有料到,就在他即将用功得圆满的方式全身而退的时候,突然从古老的东方冒出了一个少年英雄———刘翔。初生牛犊的刘翔,在今年与约翰逊的两场交锋中,先后取得了一胜一负的不错成绩。由此可见,雅典110米栏金牌很有可能从这一老一少中产生。所以,刘翔和约翰逊便展开了一场盛况空前的你追我赶争相创佳绩的拉锯战。

据了解,现年33岁的约翰逊不但经验丰富,而且成绩也非常稳定,在今年世界前10个最好成绩中属于他的有7个,而刘翔则仅占其中的两个。另外,约翰逊在今年6月~7月分别跑出了13秒05和13秒07的好成绩,他的最好成绩目前比刘翔仅快0.01秒。种种迹象表明,他俩当中有谁能跑出13秒05以里的成绩,便可将奥运冠军揽入自己的怀中。对于如此严峻的形势,约翰逊已经表示,自己已有突破13秒05的绝对把握。与此同时,刘翔不仅针锋相对地回敬“老对手”,更信誓旦旦地说:“我要争取在雅典突破13秒04!”他俩之间的竞争已日趋白热化。

可能是受到自己连创佳绩的影响,第一次出征奥运会的刘翔,其自信心随着奥运的日益临近而越来越强,对来势汹汹的约翰逊似乎并不放在眼里,“在罗马站与约翰逊的比赛中,第一起跑我犯了规,因此第二次起跑必须保证不能再犯规,我怕被罚会失去这次比赛的机会,因此起跑慢了一些,前三栏处于落后的位置,从第五栏我才调整过来,并保持节奏发挥了自己的能力追了上去,通过这次与约翰逊的较量我更有信心了。”刘翔在奥运会继续战胜约翰逊并非不可能,但要想突破13秒04的极限,他有多大的把握呢?刘翔称:“约翰逊在黄金联赛中跑出了13秒05,这对我没有什么压力。我一直认为他的水平比我高,而且最近状态不错。不能说约翰逊年龄大了,他的成绩就会下降,他跑得这么好只能激励我更加努力。”

据国家田径队某教练透露:“刘翔之所以在天津能跑出13秒06,正是受到了约翰逊13秒05的刺激。一旦到了他俩同场竞技的时候,刘翔还真没准超常发挥,并且他在平时训练中也有过突破13秒04的记录。”

得力武器“红色魔鞋”帮助刘翔

刘翔虽然还达不到世界级巨星,但耐克公司已经看好这位潜力极大的21岁新秀,专门为刘翔设计了一款耐克最轻的钉鞋“红色魔鞋”。

据悉,被称为“红色魔鞋”的这种钉鞋采用了当今最先进的高端技术,鞋帮采用特殊的穿孔设计,足尖处运用了“锁定”系统,弹性的底板上有6个可换位的鞋钉,通红的色彩极其显眼,重量比当年日本一家公司给卡尔·刘易斯设计的那双29克的跑鞋还要轻。据国家体育总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的人员介绍,这双跑鞋是耐克公司在实验室中反复测定刘翔跑步的相关数据,并针对刘翔跑步的特点制订而成的。

教练声音13秒10就OK

“决赛你给我跑13秒10左右就可以了。”刘翔的恩师孙海平不止一次地对他说,因为跑到13秒10不仅可以完成任务,更有希望染指银牌。

从近几届奥运会田径110米栏金、银、铜牌的成绩中可以看出,只有两届奥运会金牌成绩在13秒以内,有一届成绩为13秒,另有三届的金牌成绩均多于13秒10;只有第25届奥运会110米栏的银牌成绩在13秒10以内,其余成绩都多于13秒15;而铜牌的成绩没有一届高于13秒15的。很显然,这个目标是建立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



相关报道
来源: 时代商报                                   【编辑:王敏】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
饶颖状告赵忠祥案开庭
影片《十面埋伏》热映
范堡罗航展 北京楼市
手机游戏终极大全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谁是刀郎》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