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张继中回忆小平同志福州行(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03日09:35 东南快报
张继中老市长在家中接受记者采访

  1961年,小平同志来福州时,时任福州市市长的张继中正值壮年,如今,他已是年逾八十的老人了。1989年离休后,张老一直过着平淡的生活。近日,记者来到张老的家中采访了他。小平同志突然想去郊区看看菜农生活状况让他沉默不语

  1961年2月2日,正是我国遇到暂时困难时期,朱德和小平等同志一起来到了福州。尽管他们只是小住一天,还是决定到基层单位看看,了解一下福州的具体情况。

  当天上午,朱德和小平同志一起去了福州传统工艺生产基地——福州石雕厂等地了解情况,中午时分,朱德和小平同志等回到西湖宾馆。当时的安排是,午饭后稍作休息就起程离开福州,可是饭后,省政府外事办交际处突然通知张继中,领导同志还想到福州的郊区看看。

  “这个消息太意外了,事先没有任何准备。”张继中回忆说。当时,他心里确实有点慌,不知道该向领导同志汇报些什么,还没细想清楚,就连忙赶到西湖宾馆门口等候。

  当时,交际处安排了两辆车,小平同志坐在前面一辆车上,坐在前排的秘书招呼张继中坐在小平同志的身边,并向小平同志介绍:“这是福州市市长张继中同志。”小平同志“哦”地应了声,对他微微笑了笑。他亲切地问候和和蔼的笑容一下子缓解了张继中不安的心情。

  车子沿着工业路绕着福州郊区缓缓地行驶。此时,正是春节前夕,农村正在忙着年终分配,张继中赶忙向小平同志汇报福州郊区前一年的生产情况和农民的生活状况。小平同志没有说话,也没有任何表态,始终平静地望着窗外的一切。

  当车子行至黎明人民公社一片菜地,听说这是福州市区群众的蔬菜种植基地时,车速减慢下来,小平同志直起身子,认真地四处张望。那时候,菜地里只零星地种些蔬菜,只有几个老农民在劳作。小平同志回头向张继中详细了解蔬菜的生产情况、社员的年终分配金额和生活情况。听了汇报后,小平同志更加地沉默了。

  就这样,在福州郊区看了一圈后,小平同志就径直赶往车站离开了福州。

  张继中回忆说,1958年实行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经济政策后,加上自然灾害的影响,农业减产,粮食和农副产品大量减少,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产品也随之减少,这些都给国民经济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小平同志早在1961年,可能就已看出了这些不好的苗头。小平同志当时沉默不语,也许就是在思考中国农业的发展道路吧。”张继中颇为感慨地说。昔日菜地已经荡然无存电脑城、超市取而代之

  昨日下午,根据张老的指点,记者踏上寻找当年小平同志曾走过的那片菜园。然而,原先的菜地如今已建成了“黎明电脑城”“永辉(黎明货仓)超市”、工厂和楼房。“是找错地方了吗?”从1979年至1989年担任黎明大队生产队队长的王发炎告诉记者:“这里就是当年的黎明公社,但这早就没有菜地了。”

  村里人告诉记者,1961年时的黎明村人虽然整日辛苦劳作,可总吃不饱饭,那年头,一个成年劳动力一个月只分配20斤粮食,全村人都得了水肿病,走路总是摇摇晃晃的。后来逐渐地恢复了集体制,菜农们生活才一天天好起来。改革开放后,村里办起了企业,还组建了黎明企业集团公司,从开办一些工业企业到现在的教育、商贸、餐饮、房地产、科技工业企业五业并举,现在黎明村人均年收入近万元,全村的离退休老人每月每人可以领到310元的退休金。这几年,黎明村还先后被评为“省十佳亿元村”“全国村镇建设文明村庄”。今年7月1日,城中村改制,黎明村已被撤掉了。

  记者离开时,已是华灯初上。这个曾经的“黎明公社”灯火通明,眼前的道路也在霓虹灯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宽阔、明亮。邓小平年谱昨发行许多资料首次公开

  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一百周年之际,经中共中央批准,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邓小平年谱(1975━1997)》,从昨日起在全国发行。

  这部年谱分上下两册,102万字,3500多条,记述了邓小平同志从1975年至1997年间的主要活动,反映了他一生中最辉煌的这一段历史。

  这部年谱的历史资料十分丰富,大部分是首次公开发表。其中包括: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和政治局常委会议上的讲话、插话,在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和解放军召开的重要会议上的讲话、插话,与中央、地方领导同志的内部谈话,会见外宾的谈话,在国内视察时的讲话、谈话,出国访问时的讲话、谈话,以及各类文章、信函、指示、批示、题词、题字等。中新小平为十一届六中全会《历史决议》定基调

  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历史决议》),是在邓小平主持下起草的一个历史性文献。他在《历史决议》形成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提供理论准备

  起草《历史决议》的中央决策是如何作出的?目前尚未见到直接的档案材料,因此一般论著的叙述都比较笼统。但从当时背景看,作出这一重大决策主要是邓小平的贡献。

  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拨乱反正进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遇到几个重大原则问题:如何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如何评价“文化大革命”?如何评价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其中最关键的,是如何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当时的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提出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严重地阻碍了拨乱反正的进行,因而遭到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内许多同志的反对。

  1977年4月10日,尚未复出的邓小平就在给中央的信中郑重提出:“我们必须世世代代地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这句话包含着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则:必须坚持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同时必须是准确和完整的,不是错误和片面的。这实际上已经提出了以后起草《历史决议》所遵循的评价毛泽东、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准则。

  经过邓小平纠正两种错误思潮的阐述,全党全国初步完成了正确认识历史的理论准备,具有了总结历史的初步条件。贡献无可替代

  邓小平在中央作出起草《历史决议》决策中的贡献是无可替代的。

  首先,他从复出前就提出并且以后继续强化了评价毛泽东、毛泽东思想地位的重要准则:一是要肯定和坚持,二是反对“两个凡是”,从而使解决这一关系到党和国家大局的重要问题有了可靠的保障,使《历史决议》的起草一开始就有了正确的指导思想。其次,他审时度势,把握了提出这一决策的最好时机。

  当解放思想的浪潮冲破种种禁区滚滚而来之时,他并没有同意对复杂问题作出逞一时之快的论断,而是冷静地指出需要做认真的研究工作,经过更长一点的时间再来说明这一段历史。当他既要批判“左”又要批判右的讲话在全党全国成为比较统一的共识之后,他又指导起草国庆讲话,不失时机地推动中央常委作出起草《历史决议》的重大决策。

  当时,有不少人主张不急于做这个决议,留待十二大甚至更后去解决。邓小平指出:“从国内来说,党内党外都在等,你不拿出一个东西来,重大的问题就没有一个统一的看法。国际上也在等。人们看中国,怀疑我们安定团结的局面,其中也包括这个文件拿得出来拿不出来,早拿出来晚拿出来。所以,不能再晚了,晚了不利。”因此,这个《历史决议》由邓小平来主持起草,是当之无愧的,也是责无旁贷的。

  邓小平抓住了《历史决议》“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最核心”的问题,“博采众议”又“力排众议”,确立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历史决议》的起草历时20个月,较大的修改共9稿。在主持过程中,从确定总原则、设计结构到判断是非、修改文字,邓小平都倾注了极大的精力,共专门作了13次重要谈话和讲话,其他涉及到的更多。据北京日报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
饶颖状告赵忠祥案开庭
影片《十面埋伏》热映
范堡罗航展 北京楼市
手机游戏终极大全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谁是刀郎》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