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调控的实质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05日05:14 人民网-人民日报 |
本报评论员 全面正确地积极理解和贯彻中央宏观调控决策,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深刻认识到,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实质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化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逐步消除导致经济大起大落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以充分利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 应当看到,我国经济在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稳定、不健康的因素,暴露出了长期以来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经济效益低、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体制不完善等问题。这些问题不抓紧解决,经济增长不仅难以为继,还可能导致经济大起大落。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着眼经济全局和长远发展,及时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调控措施。目前各项宏观调控措施逐步落实并取得了明显成效,我国经济总体上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正朝着宏观调控预期的方向发展。这一切都说明,中央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重大决策,充分反映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完全必要、非常及时、积极有效的。 遏制投资过快增长,就是要纠正一些地方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倾向,把宝贵的资源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实现投资与消费的协调增长。应当看到,增长是发展的基础,但发展决不简单地等同于增长。就经济发展来说,要坚持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要考虑资源环境的承受能力,要注重以人为本和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单纯追求数量扩大,追求速度增长,这样的经济发展是片面的,也是不可持续的。中央在宏观调控中紧紧抓住投资膨胀这个突出矛盾,严把信贷、土地两个闸门,体现了我们要发展,更要科学发展的思想。 这次宏观调控不搞“急刹车”、“一刀切”,而是区别对待,有压有保。既控制部分行业的过度投资,又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使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在宏观调控中,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这一薄弱环节得到了大力的扶持和切实加强,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农民收入增长是近年来最好的。 这一轮投资扩张,耗费了大量的土地、资金等资源,污染了环境。在宏观调控中,一方面限制不符合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条件企业的能耗;另一方面,加强经济运行调节,努力增加供给,促进煤电油运和重要原材料的供需衔接,大力提倡资源节约。这些调控举措,有利于实现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相协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也说明我们在体制、机制上还存在缺陷。在加强宏观调控的同时,我们不失时机地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为从根本上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提供了体制保障。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尤为可贵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各地区各部门不断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积极调整发展思路,进一步增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自觉性。同时我们应当看到,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比,当前宏观调控取得的成效还是初步的、阶段性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落实宏观调控的各项措施,指导改革和发展的实践,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人民日报》 (2004年08月05日 第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