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水要科学(健身之道)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05日05:26 人民网-人民日报 |
天气炎热时,能量消耗大,大量排汗不仅会丧失水分,而且还丧失大量钠、钾、镁等无机盐。水和无机盐的丧失,不仅危害心血管、泌尿系统,也会降低机体的运动能力,同时破坏机体内环境,进而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的障碍,所以必须补水。马拉松比赛规定,每5公里要设一个饮水站,就是这个道理。 水量。在高温天气下,补水的量和次数都要相应增加,天气寒冷时,可适当减少。过多的补水会使胃部过度充盈,也会影响体力。一般运动前15—20分钟补充400—700毫升水。在运动中,也可采取少量多次的方式饮水,如每15分钟左右喝一次水,每次喝250毫升。 水温。上山途中大汗淋漓,补水时最好不要骤然停下喝水,要稍事休息后再喝。特别是不能马上停下来吃冷饮,因为剧烈运动时体温比正常时上升2—3摄氏度,如果此时喝冰水,突然的冷刺激,会使肠胃强烈收缩,引起腹痛、腹泻。一般喝8—12摄氏度的水,既能够较快地渗透到粘膜组织,消除渴感,又能使高温的机体降温,消除暑热,并且不会对胃、肠、咽喉造成突然的刺激。 内含物质。除了补水以外,体能消耗过多时,最好喝含有葡萄糖、钠、钾等微量元素的饮料。 最后,再谈一下回家的问题。“回去时谁开车?”这经常是一路下山的几个朋友的话题。但大家都累了,都巴不得立刻到车里坐下来休息,谁也不想当司机。爬山是个体力活儿,有车的朋友最好先计划一下,下山后要休息一段时间,再开车回家。 《人民日报》 (2004年08月05日 第十二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