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游泳谨防“游泳病”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05日09:02 新京报 |
专家提醒,选择水质清澈的泳池并注意自身体质的检测 炎炎夏日,去泳池游泳已成为京城老百姓消暑的时尚。7月26日,北京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公布了对本市323家游泳场馆抽检的结果,六家游泳场馆因卫生不达标而遭到行政处罚。 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公共场所科的高文新副科长提醒大家,游泳时要选择正规的泳池,并且要注意泳池的水质状况,游泳前要先对泳池和自身体质状况进行检查。 选择水质清澈的游泳池 此次抽检游泳池水样591件,细菌总数检测合格率为97.1%,大肠菌群监测合格率为99.2%.高副科长介绍说,普通老百姓对浊度、尿素、大肠菌群等微生物的指标的精确鉴别确有困难,但也可以通过池水是否清澈,有无漂浮物、沉淀物来鉴定水质是否卫生。 高副科长告诉记者,合格的池水应该清澈见底并有淡淡的氯气味道。 据悉,现在北京市大多数游泳池通常在保障每天有新水量不少于1/3时,对池水采用循环处理。每24小时必须循环三次以上。池水在循环时经过过滤、消毒等工序,再次放回泳池。 据了解,海淀区卫生局规定,从7月底开始,区内各家游泳场馆要统一实行每日自查制度,并将水温、混浊程度及余氯数向市民公示。 游泳前后要先淋浴 夏天,到泳池游泳的人次骤增,常常出现“煮饺子”的场面,游泳池为疾病传播提供了途径。所以,市民在注意泳池水质的同时,也要注意自身的清洁卫生。 专家提醒大家在游泳前最好要淋浴一下,冲洗掉身上的汗液,以免汗液中大量的尿素污染池水;游泳时,不要在泳池中吐痰或小便;游泳后用清水彻底清洗全身,以减轻池水中的含氯消毒剂对头发和皮肤的不良刺激,也可冲洗掉皮肤上可能被污染的致病微生物。 传染病、心脏病患者不适合去泳池 高副科长最后指出,出于对自身安全和公共卫生的考虑,一部分人是不适宜去游泳池的。 首先,有冠心病、心绞痛、发生过心肌梗塞的人与平时轻度活动后出现心悸、气促等心力衰竭症状的各种心脏病病人等。 这部分人群若从事游泳这类的高强度运动,很容易有生命危险。一旦在水中发生意外,抢救难度也很大。患有如传染性肝炎、传染性皮肤病、性病、红眼病、脚癣等传染病的人也不宜游泳。这部分人群如果在治愈之前下水,很容易把自身的疾病传染给他人,危害公共卫生。 当然,如患有慢性肾炎、支气管哮喘的病人也应少下水游泳。这些人抵抗力低,游泳时容易受凉,使原来的病情加重。 有急、慢性中耳炎、鼓膜穿孔病的人游泳时容易使水进入中耳,而使炎症加重。 文/实习生李坤晟 健康小贴士 “游泳病”防治小招 红眼病 被水刺激后,双眼会出现发红现象,这是正常的,一般l~2小时就会消失。但如果第二天不仅不消失,反而增加了红肿、疼痛、畏光等症状,就是患了急性传染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 防治小招:游泳时最好戴防水眼镜,不用公用毛巾。若游泳后感觉眼睛不适,可用氯霉素眼药水点眼睛进行预防,注意勿用手揉眼或用不清洁毛巾擦眼睛。 癣通过水的接触,癣的传播比较常见。足癣传播主要是由公用拖鞋上的大量丝状真菌寄生引起的,或在泳池边赤脚走路时,脚底的真菌通过潮湿的地面传染引起。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一些并发症,如甲癣、体癣、丹毒等。 防治小招:最好不要将贴身衣物直接放在公用衣柜里,不要用公用的用具,应自备毛巾、拖鞋、浴巾等用品。游完后及时沐浴,洗掉身上残留的细菌,以避免传染。 游泳耳 游泳时,耳朵里会注满水,如果不及时清除,会引起外耳炎症。外耳发炎通常不会引起耳聋,但红肿堵住耳道时会产生轻度传导性耳聋。 防治小招:游泳之前可以用特制的橡皮塞或干净的棉球堵塞外耳道,如果不慎污水流进外耳道,游泳后要及时去除耳道内的积水(可站在地面,头偏向一侧,单腿用力跳几下),切忌用力在耳道内盲目乱挖。 尿道炎 尿道炎经水传染引起发病的并不少见。因为在性病中常见的衣原体感染,经游泳池水同样传播。病人进入游泳池后,会污染池水,可引起其他游泳者患衣原体尿道炎。 防治小招:消费者最好去一些池水循环、消毒较好的游泳馆,不要使用公用毛巾等用具。 最重要的是,带菌的人群要自觉避免去公共场所游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