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外大学校长论坛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06日05:37 人民网-人民日报

  编者按:盛夏的北京,钓鱼台国宾馆芳菲苑尽展芳菲。130余位中外知名大学校长在这里碰撞思想,激发灵感,启迪领导智慧,憧憬大学未来,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头脑风暴。从4日至10日,校长们围绕“大学发展战略规划”和“大学科研与科研成果转化”这两个论坛主题共同探讨高等教育在21世纪的发展战略。以下是本报记者来自“中外大学校长论坛”的报道。

  “大规模”不是大学的目标

  本报记者 施芳

  理查德·莱温自1993年至今任耶鲁大学校长,是目前美国常青藤学校中任职时间最长的校长。每一次到中国,莱温都惊叹于中国大学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原先被分割细致的专门大学开始合并,并在规模上不断扩大”。

  尽管世界上大部分具有竞争力的大学都是综合性大学,但是否所有中国大学都要办成综合性大学,莱温认为值得探讨。他说,中国大学的合并在某种程度上是必须的,因为只有具备一定规模才能更好发展。但他同时指出,“大规模”不应成为大学追求的目标。如果以规模论,耶鲁是个小学校——它只有11000名学生。实际上,世界上许多一流大学都是“袖珍家庭”:剑桥大学仅有15000名学生,但研究生就占1/5。对中国大学近年的扩招,莱温认为虽然此举可以让更多中国人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学校规模过大削弱了大学的“社区”感,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联系减少,并使大学管理的效率降低。因此,他建议:中国大学在不断合并发展的同时,要建立符合中国国情和学校自身特色的管理模式。

  无独有偶,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对此也有自己的思考。他认为,国家的教育生态系统需要多种多样的高校,每个学校都有特长,大家优势互补。如果高校都追求“综合型”,都搞“大而全”,就会出现大量的低水平重复,既造成浪费,又都难以拔尖。同几年前各地大建开发区的现象如出一辙,如今大学城的建设风起云涌。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建和在建的大学城有50多个,争先恐后做“大”文章。清华老校长梅贻琦有句名言:“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朱清时说:“高校发展既不能盲目膨胀,也不能千篇一律,关键在于内涵的优化,办出个性特色,才能共同营造出良性发展的高等教育‘生态圈’。以创办一流大学为己任的名校,不应该为这种‘圈地热’推波助澜。”

  名声不是排行榜“排”出来的

  本报记者 丁伟

  在昨天下午的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英国剑桥大学校长艾莉森·F·理查德教授的演讲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位世界为数不多的女大学校长的演讲题目为《著名大学是如何产生和保持的》,她的开场白谈到了中国的科举制度,结尾则引用了徐志摩的诗《再别康桥》。

  针对我国目前流行的“中国大学排行榜”,理查德教授鲜明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一所大学的名声不是用排行榜‘排’出来的。就我个人而言,我对给不同大学排名的方式非常反对。”

  理查德严肃地说,不同大学之间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每一所大学也都有其发展的轨迹,无法将其粗略地进行对比。“每一所大学都有它主攻的目标和基本的学术要求。不同国家大学发展所走过的路不尽相同,因此也自然会形成不同的理念。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大学都希望能够追求卓越,希望把研究和教学更好地结合在一起,但每个大学都有自己的特色,这是在大学发展的几十年到几百年间形成的,每一所学校的特色都无法复制到另一所学校”。

  理查德认为,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最重要的是应该保持不同高校间的多元性。“这样我们才能保持大学各自的特点,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为社会提供多元化人才。在美国和英国,我们并不希望也不需要所有大学都变成世界一流大学。比如在英国,既有一流的学府,也有适合于整个大学战略规划的各类大学,不同大学承担不同的社会职能,有各自的定位,即使不是最好的,它们的作用也非常重要”。

  “特色”是大学发展的关键

  本报记者 董洪亮

  目前,我国许多大学的发展战略和定位是“一流”,要么世界一流,要么国内一流,而且追求“研究型”。其实,大学的发展忌讳盲目攀比,鲜明的特色和准确的定位才是高校发展的关键。正在北京举行的中外大学校长论坛8月5日下午举行了专题讨论,讨论的主题是,不同类型的大学如何选择发展战略、为实现战略目标应采取哪些行动。这个专题讨论对我国大学的发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校长伯林格教授说,尽管近年来美国知名大学出现了趋同化,但是,除了社区学院和两年制的学院外,知名大学还是分为3类,即公立大学、小型文科学院和研究型私立大学。它们的特色和定位都不一样,公立大学主要为所在州的公众服务;文科学院重点在教学,研究不多;研究型私立大学都集中力量对问题进行深刻的学术研究,不太在意对当时公众所面临的问题的解决。

  据伦敦经济学院院长戴维斯教授在讨论中介绍,该学院在校学生8000多名,是个小的大学,他借用“特殊的市场定位”这个商业名词来说明学院的发展战略。他说,学院的战略是国际化,学院40%的教职员工不是英国人,过去4任院长也来自不同国家。

  法国巴黎第十一大学原校长夏皮萨教授说,该校在科研方面力量巨大,有217个著名实验室,而且集中在生物、数学、化学、信息、公共卫生等学科,因此,学校的目标是吸引更多的优秀理科学生,同时,尽快地将科研成果商品化、产业化,作为公立大学,在这方面与国家、与巴黎市政府有合同。

  莫斯科大学校长萨多夫尼奇、斯坦福大学教授卡诺依都认为,大学是专业化还是综合化,要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结合社会的发展变化和需求来制定。

  中国农业大学校长陈章良说,我国有约60所农、林院校,普遍存在招生难、学生就业难、研究与现实脱节等现象。他认为在保持学校传统强势学科的优势外,要多学科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的负责人认为,制定学校发展战略是大学校长的主要职责,发展战略一定要考虑学校自身的优势、弱点,依据整个社会科技、经济、文化发展的变化和学校所在地区的发展变化。

  《人民日报》 (2004年08月06日 第十一版)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
饶颖状告赵忠祥案开庭
赵薇邹雪纠纷
范堡罗航展 北京楼市
手机游戏终极大全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谁是刀郎》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