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苏通大桥已在水深流急的长江口扎下了深根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06日07:53 扬子晚报

  这是苏通大桥建设闯过的第一道世界级重大技术难关:7月31日深夜,苏通大桥主桥8个墩410根百米长桩全部浇注完毕,大桥在江中牢牢扎下了根。在这个世界最大的桥梁桩基工程背后,有许多创新的做法和鲜为人知的故事,记者特从中撷取几则,以飨读者。

  江底栽下“巨树”

  桩基属于水下工程,肉眼看不到,也难以被大众理解。苏通大桥建设现场总指挥游庆仲作了一个很通俗的比喻。他说,栽树时要挖好一个坑,把树放进去,再把土填好。钻孔灌注桩跟它有点像,要先钻好孔,再把树、就是钢筋笼放进去,然后填好混凝土,这根桩就完成了。但说说容易做起来难。苏通大桥的每个主塔墩多达131根桩,每根桩直径在2.5米-2.8米、长达114米-117米。要周而复始打下这么多根桩,做到不偏、不倚、不断、不出任何事故,这谈何容易!

  然而,苏通大桥的建设者们做到了。苏通主桥的每根桩都是一次成功,未经修补,没有缺陷。经超声波检测,每根都是一类桩,桩的垂直度比设计要求的1/200更好。与国内桥梁桩3%%-5%%的缺陷率、国际上2%%的缺陷率相比,苏通大桥的桩基施工堪称创造了奇迹。

  泥浆就像血液

  孔挖得深了,四壁的泥土在重力作用下会向中间挤压,造成缩孔,甚至坍塌。这在桥梁界被称为“塌孔”。要预防塌孔,必须在钻孔的同时,注入一种特制的泥浆,保持孔壁内外压力平衡,把孔壁保护好。桥梁专家上官兴告诉记者,“现在,钻孔桩的核心技术就是泥浆。泥浆像血液,不仅护住孔壁,还通过泥浆循环,把钻孔时产生的泥渣带出孔外。”通过专家们的技术攻关,成功配制出了“苏通大桥专用泥浆”,不仅保证了410根长桩无一塌孔,而且钻孔的速度提高了一倍,桩底的沉渣厚度从规范要求的20公分降到5公分以下,甚至做到了零沉渣。

  现在,苏通大桥全桥近3000根桩的施工中,全部采用了苏通大桥专用泥浆。这种泥浆还被推广到了杭州湾大桥项目中。上官兴笑着说,“这叫谁掌握了先进科技,谁就能赢。”

  节省6000吨钢材

  在江上施工,第一步是要搭设水上施工平台。按照传统方法,施工单位要先在江中打下支撑平台的钢管桩,搭好平台再打钢护筒,在钢护筒里进行钻孔灌注桩施工。但苏通大桥所处的长江口水深流急,在试桩时,工人们第一天打下去6根直径1.4米的钢管桩,一夜过去,就被急速的水流摇断冲垮。这给各参建单位以强烈震撼。

  激烈地争论。科学地求证。有关方面最后果断决定,变更方案,放弃打设钢管桩,直接打下原本直径2.8米的钢护筒,通过把钢护筒逐根逐排连接,铺设水上平台。这一新工艺既解决了平台搭设的问题,更大大提高了工程效率,降低了用钢量。苏通大桥建设指挥部工程处丁峰处长说,就这一项,苏通大桥2座主墩大约节省用钢6000吨,节约的资金相当可观。

  为江底铺一层铠甲

  模型试验显示,在水流的作用下,大桥主塔墩周围的河床会受到严重冲刷,形成的冲刷坑最深将达28米,这对大桥基础和整个结构的安全都会形成威胁。经过研究,从去年7月到今年5月间,苏通大桥实施了冲刷防护工程。在南、北两座主塔墩周围的河床上,抛投袋装砂、碎石和块石约100万方,为江底铺上了一层结实的铠甲。这一做法在国内桥梁界前所未有,为确保大桥基础稳定、确保桥梁安全万无一失,添上了重重的筹码。本报记者刘玉琴本报通讯员李振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
饶颖状告赵忠祥案开庭
赵薇邹雪纠纷
范堡罗航展 北京楼市
手机游戏终极大全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谁是刀郎》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