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委会负责人接受本报专访细说文化周 凝聚华人青年力量的文化盛宴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07日09:26 南方日报 |
引子 “青春中华”的灵魂在于她力求使用“青春”这一充满诱惑力的概念融合整个极度渴望青春的民族。青年对国家民族的责任在哪里?怎样的人才可以真正在无数的青春岁月中留下轨迹,称得上我们的“青春偶像”? 青春的魔力几乎超过你的想象。香港的青年用20天就报满了3000个参会名额,71岁的阿婆希望在活动中找回青春,澳门青年商会总会2004会长林燕妮告诉记者,青春的大陆对澳门青年已经有越来越大的吸引力。在这几天里,1万名华人青年,将在深圳这块热土为青春、为民族、为国家而狂欢。 惠特曼称林肯为“船长,哦,我的船长”,在青春的中华里,属于我们的船已经扬起了巨帆。 【文化缘起】 这是一次荟萃中华传统文化艺术,展示华人青年青春才华,促进全球华人青年文化交流,增进感情,进而凝聚中华青年,弘扬民族精神的文化盛会 记者:文化周活动的“内核”最受关注,首届“青春中华”——中国青年文化周活动”灵魂”是什么? 负责人:“青春中华”——中国青年文化周活动的主题是:弘扬民族精神,致力振兴中华,这也是本次文化盛宴的灵魂所在。通过举办文化周活动,一是为荟萃中华各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向全世界展示中华各民族的习俗风情,展现各民族文化精品和各地青年文化建设成果搭建一个崭新平台,同时,为当代华人青年展示青春才华,展示他们乐于奉献、奋发向上精神风貌提供了良好机会。二是把文化周办成中国大陆各族各界青年与全球华人交流感情,增进中华民族大团结的一次青春盛会。通过这样一个活动,增强全球华人青少年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了解,在活动中培养华人青少年的民族精神,增强中华青年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青春看点】 搭建广大华人青年展现英姿才华的激情舞台,文化盛宴七大看点让人目不暇接 记者:“青春中华”文化周活动有怎样的特色?这个活动与一般的联欢晚会有什么不同? 负责人:“青春中华”中国青年文化周有三个大的特点,一是文化周是中国大陆各族各界青年与全球华人欢聚一堂,交流感情的青春盛会,二是继承、发扬和推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民族文化的一次巡礼;三是通过组织“我心目中的中华青春偶像”评选、青年民族歌舞大赛、“泛珠三角青年创业与发展论坛”等一系列迎合时代发展要求,迎合当代青年需要的大型活动,搭建广大华人青年展现英姿才华的激情舞台。 “青春中华”中国青年文化周,将举办一系列广大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活动。这次活动区别于一般的纪念活动或文娱活动,我们希望通过一种互动的方式把海内外的华人青年朋友们凝聚起来、团结起来,让大家产生一种共鸣——为青春而自豪,为中华而骄傲。 记者:作为一项面向全球华人青年的盛会,“青春中华”文化周活动大约有多少人参加? 负责人:这次文化周活动,覆盖面很广,直接或间接参与的华人青年将有很多。其中在开幕式的中华青年欢乐大汇聚活动中,估计有过万名海内外青少年参加“万人同书爱我中华”、“民族美食节”、“泼水节狂欢”、“民族村寨主题表演”、“新中华百艺盛会”等内容的活动。广东各地青少年组织了丰富的“青春中华”主题,参加全部活动的海内外华人青少年人数将达到200多万人次。 民族歌舞邀请赛凸显传统艺术魅力,“中华复兴与青年使命”系列论坛引发民族复兴再思考 记者:其中“青春中华”民族歌舞邀请赛有什么吸引人的亮点?开设“中华复兴与青年使命”系列论坛活动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负责人:民族歌舞邀请赛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省份、自治区、直辖市青联组织精心挑选、严格选拔产生的,十分具有民族文化、艺术代表性。我们为活动设立了奖项,目的是为了鼓励大家多创作、多创新、多出文化精品,为丰富我们的民族文化和艺术做贡献。 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民族因青年而振兴,国家因青年而强盛。我们认为,广大华人青年都要牢记历史赋予自己的使命,民族的复兴不在他人,而在我们一代青年人。组织“中华复兴与青年使命”系列论坛活动,是为了引起海内外华人青年的再思考,促进青年一代对国家、对民族的关心和承担,进一步感召、激励中华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 【偶像出炉】 评选出来的青春偶像身上都具有可贵的中华民族精神,能够为广大华人青年树立榜样的作用,能够为他们建立衡量“偶像”的标准,从而对他们的价值观、民族观产生深刻的影响 记者:“我心目中的中华青春偶像”评选是不是首次评选?以后多长时间评选一次?青春偶像是如何评选出来的? 负责人:本次“我心目中的中华青春偶像”评选活动是首次评选,本次青春偶像通过互联网,由全球华人从内地、港、澳、台以及海外的杰出华人青年中投票评选出来。 记者:“青春偶像”评选与一般的杰出青年评选有什么不同? 负责人:组委会从活动一开始就认为,这一活动的最主要意义不在于最终的结果,而在于通过这样的评选活动,提供一个平台,让海内外华裔青少年参与进来,对“青春偶像”标准进行深入讨论,让广大青少年畅所欲言,最终达到重新认识、定位、评价自己所崇拜的偶像,树立起正确的、有益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偶像观的目的。 评选出来的青春偶像身上都具有可贵的中华民族精神,能够为广大华人青年树立榜样的作用,能够为他们建立衡量“偶像”的标准,从而对他们的价值观、民族观产生深刻的影响。 【活动效果】 广东人敢为人先、开放、兼容、革新求变、务实、爱国的精神内核的岭南文化,以强烈的穿透力改变着人们的传统观念,发挥着其特殊的文化价值,为后人提供了可贵的精神财富 记者:这项活动是在什么背景下策划出台的?广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的文化大省建设,是否也是一个重要的支撑? 负责人:举办这项活动有三个契机。 第一个契机是:近年来中央非常重视文化育人的作用,包括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包括人才工作会议,都对文化的重要作用做了很好的诠释。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长期以来致力于青年文化发展,对青年文化建设长抓不懈,全国青年文化事业生机勃勃,需要一个展示青年文化、进一步促进青年文化发展的平台。 第二个契机是:2003年,广东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建设文化大省的战略目标,并对进一步加强青年文化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和有力支持。 从广东文化角度看,岭南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具有鲜明的开放、包容、中西并蓄和革新求变的特质。广东人敢为人先、开放、兼容、革新求变、务实、爱国的精神内核的岭南文化,以强烈的穿透力改变着人们的传统观念,发挥着其特殊的文化价值,为后人提供了可贵的精神财富。 当前,广东全省上下积极投身文化大省建设,在全省各地掀起了人人关注、参与文化大省建设的热潮。特别是全省广大青年充满热情,以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优势积极投身到文化大省建设。透过广东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所取得的成果,我们看到了青春中华腾飞的辉煌历史。 因此,在广东举办“青春中华”——首届中国青年文化周活动,不仅可以让全国人民透过这一活动更好地了解世界、接触世界,而且还可以让海外华人和世界各族人民更好地了解中国,了解中国青少年奋发向上、拼搏进取的青春风采和精神状态。 第三个契机是:今年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他倡导的改革开放正在古老的中华大地焕发勃勃生机。由他提出的“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正在港澳地区顺利实施。在广东深圳举办首届中国青年文化周,将会充分发挥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加强海内外华人青年的文化交流。 回响 点燃绿叶对根的眷恋 香江热涌“青春中华” “青春中华”首届中国青年文化周火爆香江。从6月底开始,全港53个青年团体踊跃报名。短短20天,3000个名额已经爆满。这是历年来香港与内地青年交流最大型的活动。 一呼百应3000名额20天爆满 “香港青年的热情,实在出乎我们的预料,令人振奋!”香港代表团总团副团长兼秘书长、粤港青年交流促进会主席龙子明兴奋得直搓手,连称“想不到”。 他坦言,从组委会获悉“青春中华”首届中国青年文化周活动时,已是6月25日,交流促进会刚刚成立。当时香港学校都已经放暑假了,要再通知学生来报名,难度很大。 时间紧,任务重,他们决定“另辟蹊径”,找青年社团!龙子明马不停蹄,奔走于各个青年社团之间,呼吁青年人踊跃报名,从12岁到30多岁都可报名参加。 没想到,反响异常热烈!从海事青年团、童军总会等制服团体,到青年协进会、杰出学生协会等青年组织,再到武术联会、福利会等各界团体,全港53家青年社团都积极响应,代表性更广泛。 “报名电话成了热线,工作人员都接到手软啦。”龙子明自豪地说,才短短20天,3000个名额就已经爆满!很多迟些来报名的,都“挤”不进去。“要是不限名额,安排6000人来都没问题。” 【插曲一】 香港中文大学的刘洲鸿同学,一得知消息就跑过来,愿意当义工。他还在学校网站上发布活动消息,结果2天内就有40位同学找他报名,刚好组成一个小团。后来连同学的同学,也跑来找他,还有50几个大学生想参加,可惜一早就已满员了。 【插曲二】 一位71岁的阿婆也顶着酷暑,赶来报名,坚持要参加活动。工作人员开始有点哭笑不得,跟老人家解释说,年龄不符。不料她怎么说也不肯放弃,还说活动这么有意义,自己一把年纪了,更应该去见识一下。后来工作人员都被老人的热情感动了,只能再三解释:活动时间长,气氛又热烈,怕老年人身体撑不住。阿婆最后才释然,回家叫了16岁的孙女来报名,“替祖上阵”。 2小时内“搬运”3000青年到深圳 人都齐了,但要在7日下午两小时内,将这3000青年井然有序“搬运”到深圳,是个更大的难题。 首先面临的是找车难。按照特区政府新规定,今年7月1日后,旅游巴士每天只能往返香港与内地一次。所以要把这么多人集中送抵深圳,“运力”真的很吃紧。香港有关组织单位曾考虑过联系铁路局,坐专列到罗湖,再转乘旅游巴士到会场,但又担心“二转手”容易出现混乱。只能到处联系,托朋友再托朋友,终于找齐69辆旅游大巴。“一听说是青春中华要用车,司机大都很支持,拍着胸脯说没问题。”龙子明非常振奋。 人马俱齐,只待启程。目前主办人员丝毫不敢松懈,加班加点拿出了周密的安排。总团副团长、香港青年联会主席容永祺透露,到时每40人将组成一个小团,从当日下午1点15分到45分,分别在香港岛和九龙的3个集合点分批上车。 每辆旅游大巴上都有两三名义工,他们将负责维持秩序,在集中、过皇岗关、到凤凰广场、晚会散场、抵港解散这5个时间都各报告一次团员情况,确保无一人掉队,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就及时汇报。 纵深 香港大学生热衷 背起行囊探访内地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特区政府第一任民政事务局局长蓝鸿震感慨地说:“我们需要更多的这类活动。”他说,加深香港青年对祖国的了解,除了教育,更靠活动,让青年人来到内地,看一看,让青年人之间相互沟通。活动要不拘一格,严谨的学术活动要,活泼的体育、娱乐活动也要。 接受采访时,蓝鸿震正准备随“爱我中华”两岸四地青年大聚会活动团前往湖南,他本来可以搭飞机去的,但他坚持和年轻人一起坐火车前往,年过花甲的他打趣地说:“我还没有老,我要了解现在的年轻人是怎么看世界,怎么看我们的国家。” 龙子明告诉记者,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香港青年选择在假期背起行囊,深入内地探访,触摸真实的乡土中国,为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而欢欣鼓舞。“与其整天跟年轻人说祖国有多好多好,倒不如让他自己来看一看,和内地的年轻人交流交流,效果更好。”龙子明说,他14岁的儿子这次也争着要来,以前叫他随团过来,总不肯,说内地这不好那不好,后来想个办法拽着他到北京转了一圈,结果小家伙一回家就急着问:“下次什么时候再去?”还“怂恿”在美国读书的姐姐暑假一定也要回来看看。 澳门同样如此。澳门青年商会总会2004会长林燕妮对记者说,澳门回归后,年轻人对祖国大陆的了解渐渐多了起来,到内地读大学成为澳门青年比较热衷的选择,甚至有正在国外读书的学生打算转回内地大学就读。 林燕妮分析,内地经济的蓬勃发展是吸引澳门青年的主要原因。“就工作来说,至少在10年内,在内地发展的前景是很好的。这种心态在当前澳门青年中比较普遍,加上母语的亲切感等原因,有的人甚至觉得在培养个人视野目光方面,国外没有内地好。” “华人青年交流势不可挡,正在深化拓展中。”龙子明深有感触地说,粤港青年交流促进会成立才月余,他就安排了十几个团到内地交流,这个暑假已经排满了两千多人的档期,非常热闹。其中,青年北上创业发展也日渐成为潮流。他印象深刻的是,去年带了120名大学生到东莞、韶关调查创业机会,结果就有人留在东莞的造纸厂当高级主管,找到人生的第一个饭碗。这次暑假顺路去探他,小伙子现在工作出色,老板器重,月薪一万五,干劲可大着哩。 亮点 全球逾万华人青年 今日欢乐大汇聚 今天下午,海内外1万多名华人青少年,将欢聚在深圳锦绣中华民俗文化村,参加民族特色浓郁、充满青春激情的“中华青年欢乐大汇聚活动”。九大活动,别出心裁,让青少年“一步迈进历史,一天游遍中国”。 看 “版纳的春天”展云南风情 大象施绝技、与美女共舞、展六国风情等精彩的篇章,展现云南西双版纳原始而迷人的风貌,揭开一江六国的美丽面纱。 大型马战实景演绎《一代天骄》 数十匹骏马和近百名武士共同演绎的大型马战实景表演,将把观众带到炮声隆隆、狼烟滚滚、金戈铁马的征战岁月。 民族歌舞大汇聚魅力四射 热情洋溢、绚丽多姿的朝鲜族、维吾尔族、藏族、蒙古族、傣族、佤族和黎族等少数民族舞蹈,令人目不暇接,观众还可与表演者一起载歌载舞。 玩 玩水夺标考验团队精神 组织两队参与者用不同的中国各少数民族运水方式,开展玩水夺标竞技。如独轮车运水、蒙眼运水、背水罐、过独木桥、走板鞋运水、顶碗运水等,最考团队精神。 龙舟邀请赛青年奋争先 组织6支队伍,每队16人,分两组进行预赛,成绩前三位的进入决赛,决出前三名。获冠军的队伍将获得“青年龙舟突击队”的称号,并颁发锦旗。 民族竞技展示体验中华文化 在这里,可以欣赏到由高山族和黎族表演的飞陀螺、余度平表演的口技、基诺族表演的高空跑簸箕等精彩绝伦的竞技表演。 游 游民族村寨识各地民俗 在佤寨、傣寨、藏寨,“木鼓甩发舞”、象脚鼓、孔雀舞和神秘的西藏风情,让人流连忘返。喝一杯酒来品一口茶,一起唱歌一起跳舞。 游锦绣中华踏名人足迹 一步迈进历史,一日走遍中国,尽情感受中华大地的博大与壮美。 写 万人同书“爱我中华” 挑战吉尼斯 万名中华青少年共同书写“爱我中华”,共同抒发中华儿女对祖国的热爱和深情,写出中华儿女弘扬民族精神,致力振兴中华的共同心声。这项活动将成为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万人参与主题活动。完成的签字巨幅将献给博物馆珍藏,作为永久的纪念。 撰文:胡键 麦尚文 陈枫 杨智昌 摄影:严亮 林旭嘉 图: 设在深圳民俗村的“青春中华”文化周晚会现场灯笼高挂,一派喜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