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理财重“保财”基金成最爱(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07日09:54 广州日报大洋网
李泳仪

  李泳仪:一个年仅29岁,资深的时尚服饰行业品牌顾问。曾经在莱尔斯丹、G2000、U2等知名品牌从事市场研究方面的工作。现任成龙男装品牌的市场经理。理财方式在自己创业之后有了很大的改变,从最初的无财可理到重在保财,认为理财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如何使手头的钱保值是理财的根本。

  有人说看到我的理财资产分配表,似乎也就一眼看出了我的性格,买房买车是为了自用,至于其余的投资如:基金、保险等等基本上都是些风险较小的投资,因此,说是理财,倒不如说是保财。很多人说,这与我的年龄和职业似乎不相符。我却不这么认为,我信奉的是传统的中庸之道:有的人理财是想用钱再生钱,有的理财就是花钱,为了纯粹的享受。我可能刚好处于中间地带,理财其实就是为了更好地保财,只要手头的钱不贬值就可以了。

  虽然年龄不大,但我工作已经有9年了,基本上都是在一些品牌服装行业工作,这一路走来很多人都认为我比较顺。可能也是这种顺和年轻,前几年压根就没有理财的意识。那个时候基本上是拿了工资就去购买一些喜爱的衣物、饰品等等。一方面我想大多数的年轻女孩都有这个习惯,我也不例外;另外一方面也是职业原因所致,本身就是做时尚消费的嘛。回想起来那个时候几乎是有多少钱花多少钱,目标是只要不透支就可以了,所以不理财也是因为没有财可理。

  别人一句话触动理财神经

  三四年前,自己开始创业的时候,我才第一次有了财务的概念,毕竟这是拿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钱去投资,当然会更小心。

  记得当时有一次听一位老师演说,谈到了中国人的一种“积谷防饥”的观念,这位老师的本意是说这种过于追求平稳的方式太过保守。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一下子触动了我理财的神经。我的想法和老师有些不同,认为追求平稳保险没有什么不对,尤其是女人创业不易,这一点就更加重要了。或许就是这句话奠定了我理财思路的基础。求安稳当然就要买保险了,五年前我买了两份寿险和医疗保险,之后自己曾经生过一场大病,这两份保险几乎帮我负担了所有的医疗费用,那一次的意外更坚定了我对自己理财思路的信心。

  投资基金感觉不错

  近年银行利率一直不高,眼看着身边的不少朋友去投资股票什么的,我仍然不为心动,太专业、风险也太大了,不适合我。我有自己的想法,除了保险、存款,我看上的是近年比较火的基金,风险不大收益又比存款可观,我买了一些保本基金,效果还不错,完全没有任何风险,相信今后这方面的投入比例将会越来越大。图/文胡巧娟

  理财版编辑:

  你好!我是广州某村的农民,月入大约6000元左右,每月支出约2500元。打算用25万元买下村中集资楼后,用剩余的30万元做投资。我想买房或者供房来出租做投资,但是不知道买一手房好,还是二手房好,也不知道应该买多大的。我该怎样理财?

  一忠实读者理财顾问:魏凌

  财务分析:

  一、资产分析:家庭总资产55万元,固定资产25万元。流动资产占比较大的份额,资产结构合理性一般;无负债,无其他投资活动。属保守、富裕型家庭。

  二、现金流量分析:家庭稳定收入6000元/月,日常开支2500元/月。资金沉淀水平约3500元/月。

  三、理财目标:从目前及长远来看,资金可分配在以下方面:1.扩大基础资金储备;2.增加多种低风险、稳定性投资;3.为全家购买意外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

  理财建议:

  1.如果将30万元用于购买一手房或面积较大的,并采用按揭方式,从该家庭月收入来看,每月供房压力较大。因此建议将30万元一次性购买二手房,在二手房的选择上主要考虑:位置佳、朝向好、面积适中(80平方米左右),便于今后出租,每月预计月租收入1500元左右。

  2.由于职业关系,建议给全家购买意外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每年用于保险支出3000元/年。

  3.将每年净收入存入银行,2年后储备资金13万元左右。在银行存款占比不高的前提下,建议按1∶1的比率投资于国债(或基金)和银行存款。

  4.四年后可考虑购买10万元小轿车一辆,每月养车费用800~1000元。
(来源:广州日报)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球迷关注亚洲杯决赛
雅典奥运FLASH演示
赵薇邹雪纠纷
广州新白云机场图片集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话题-上海与城市榜样
可爱淘《狼的诱惑》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