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莫让“明珠”隐于市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07日10:25 广州日报大洋网

  “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如。果然造世界,胜读十年书!”这是1959年郭沫若先生考察陈家祠时即席所作的赞诗。对陈家祠的由衷赞叹,见多识广的郭老如此,今天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更是如此。但在“陈家祠太好了”的赞叹之声发自肺腑之余,“陈家祠太小了”的未尽之兴大概也会冲口而出———作为广东四大文化景点之一,作为广州“文化名片”中最靓丽的一个,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昨日,从荔湾区传出消息,有关部门已做出规划,将搬迁32中以扩大陈家祠(其实是恢复当年建祠时的面积)。有着110年历史的岭南艺术瑰宝,将走出淹没其间的民居,九成文物将不再“不见天日”。这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

  广州,这座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曾几何时却被外地人误解为“文化沙漠”———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大概便和老广们“只会生孩子,不会起名字”、不善于“包装”大有干系。在“大都市以文化论输赢”的今天,如何在中华文化之林中独树一帜,面向世界文明打起“广州”的旗号,如今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这首先便要开发自己的文化资源、挖掘自己的文化精髓、擦亮自己的“文化名片”。

  和北方例如北京、西安相比,广州在目前文化名牌的数量和历史悠远程度方面占不了优势,但她有着自己的独特魅力,这便是“四地”:岭南文化中心地、古代海上丝路发祥地、近现代民主革命策源地和当代改革开放前沿地。这“四地”集中反映了广州2200多年的历史积累,是广州文化最有特色、最具竞争力的优势资源。广彩的绮丽、骨雕的精致、南海神庙的古朴、陈家祠的玲珑……这种种令专家流连忘返、令游客大饱眼福的文化精品,很长时间以来却没有得到恰如其分的整合、包装和推出。陈家祠、黄埔军校、南海神庙等这些广州的标志性景点,往往由于或规模偏小、或单薄简陋而无法匹配其应有的文化地位。

  近年来,广东提出建设文化大省,广州提出建设文化强市,在这种难得的机遇之下,像陈家祠之类“岭南艺术的明珠”,走出埋没其间的民居,焕发独特诱人的魅力,走向中华文化的高地,恰逢不待之时。(来源:广州日报)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球迷关注亚洲杯决赛
雅典奥运FLASH演示
赵薇邹雪纠纷
广州新白云机场图片集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话题-上海与城市榜样
可爱淘《狼的诱惑》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