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郭重庆:中国绕不开工业化的历史进程,绕不开工业化的载体——中国家用轿车工业的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10日11:19 人民网

  同济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郭重庆

  女士们、先生们,早上好,我演讲的题目是“中国绕不开工业化的历史进程,绕不开工业化的载体——中国家用轿车工业的发展”。

  一个改变世界的发明,1886年德国人卡尔·本茨发明了汽车。历史进程证明:这个发明对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和鉴定人类现代文明所起的作用,人类历史上还没有其他任何一个发明所能替代。

  从已完成工业化进程的工业发达国家的历史表明:汽车把各国驮向富裕和现代文明之路。汽车工业,特别是私用轿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发动机,是实现工业化的载体,还没有其他任何一个产品能够到如此巨大的作用。

  汽车已经是美、日、德、法、意各国最大的产业,对各国GNP贡献率最大的产业,如日本汽车工业产值占日本GNP的9—10%,美国占5—6%。世界500强中汽车行业的年营业收入超过1万亿美元,约占世界500强营业收入额的10%,没有任何一个产品能有如此巨大的市场营业额,汽车正在深深地影响着人类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汽车产业的魅力令无数国家、厂家为之竞折腰。中国的民族汽车梦是中国汽车业界几代人追求的梦想。汽车和任何事物一样,既有利的一面,也有弊的一面,恰似一柄双刃剑,所以说汽车是世界上最怪异的一个产品,既令无数人追求,也令无数人非议,尽管他也在享受着汽车所带给他的方便。

  汽车的罪过也很昭著:大量消耗不可再生的石油能源;日益严重的汽车尾气的环境污染;城市交通拥堵的罪魁祸首。如何在利和弊之间找到一个平衡,正是对我们汽车业界智慧的一个考验。

  围绕着汽车演绎了不少影响世界经济进程和人类发展的传奇故事,培育了如此众多的世界级顶尖企业和世界级企业领袖。

  一场改变人类生产方式的产业革命——福特故事。1886年德国人卡尔·本茨制造了世界第一辆汽车,事过了30多年后,直到上世纪二十年代,美国人亨利、福特按照亚当·斯密劳动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理论,采用大规模流水生产,大大地降低了成本,制造出了售价只有260美元,日产量达9100辆的大众化汽车,汽车才真正进入家庭,并激发了人类生产史上一场产业革命。

  现代管理之父彼得·德鲁克这样高度评价福特的大规模流水生产:“这一革命对社会基础带来的变革,其发展速度、普通性和影响力都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

  一个“改变世界的机器”——丰田的故事。上世纪50年代日本丰田汽车毫无名气,年产量还不到福特一天的产量,但丰田的创始人丰田英二及大野耐一在参观福特公司之后,留下了让后人永远记着了一句话:“这里还有进一步改进的余地。”20年后日本汽车工业真的崛起了,一举颠覆了美国世界制造业霸主的地位,美国人痛定思痛,麻省理功学院的一批学者到丰田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写下了脍炙人口的一本名著:《改变世界的机器》,提出了一个影响深远的精益生产制造模式(LP),总结凝练了丰田精益生产的核心理念:“贴近客户,善待员工”、低成本,零缺陷。”这四句话已经变成了世界制造业企业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

  一个中国汽车工业崛起的愿景,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步履蹒跚,经过旷日持久的争论、迟疑和举棋不定,决策层最终在1994年发布了汽车产业政策,明确了汽车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地位,允诺轿车可以进入家庭,但在实际运作中,由于消费政策环境并未松动,舆论的消极认同,厂家产品开发的公务用车导向以及营销服务网络的滞后,确定的政策并未能达到预期的目标。但是在人们预测中国汽车工业将会受到WTO的冲击而毁于一旦时,和人们的预测的向悖,近年来中国汽车工业得到了年均增长率超过30%的高速发展。

  但中国汽车工业又陷入了一场激烈的争论,在汽车发展战略和技术路径选择上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和价值取向:观点一:“中国汽车工业陷入了‘以市场换技术的合资陷阱’,‘拉美化陷阱’,‘依赖陷阱’”。观点二:“汽车工业已经是一个非常成熟、开方的产业,中国汽车工业的进步也正得益于此,利用别人的资源(技术和品牌)发展自己是跨越式发展的捷径。”观点三:“中国企业的现代经营理念缺失,创新的动力与压力不足,以及企业家政治化的现实下,急功近利未必能打造出一个含金量高的品牌。”

  中国汽车工业在巨大的私用轿车市场的支撑下,肯定会有一个巨大的发展,既就是在市场增长15%的条件下,2010年也会有一个1000万辆的市场预期,并且这个市场预期是乐观的。

  问题在于这个巨大的市场规模中,谁将主导中国汽车市场?自主品牌汽车能占多少份额?选择什么路径?靠自行开发?靠并购取得技术?靠委托独立研发商开发?靠打造一个自主的、规模的汽车零部件产业,依靠低价位零部件的突破,克隆一个中国摩托车工业崛起的范例。靠与狼共舞,联合开发一个“走出去”的品牌?但如何平衡合资厂商的市场利益冲突?2006年WTO大限即至,外国合资厂商热中于在中国市场卖自己的车?还是安心合资造车?谁控制了服务市场,谁就能最后赢得市场。中国汽车业销售服务的软肋能否经得主跨国公司的攻击?谁将最终主导中国汽车市场?

  以上这些问题都充满不确定因素,的确是一个迷。祝愿本土汽车厂商主导中国汽车市场的愿景能够实现。谢谢大家!

  (人民网上海嘉定8月10日)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球迷关注亚洲杯决赛
雅典奥运FLASH演示
赵薇邹雪纠纷
广州新白云机场图片集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话题-上海与城市榜样
可爱淘《狼的诱惑》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