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王彬:北京胡同的保卫者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10日11:53 大华网-特区青年报

  王彬和妻子年近五十,至今没要孩子。从1992年起的十多年间,两人跑遍了北京的每一个角落,把北京有特色的胡同、宅门甚至各个细部都拍了照片并进行研究。

  他曾对我说,一次在梦里,他确确实实梦见了北京城。

  在一片清辉之下,那旧时的城墙、宫阙仍在,天安门广场宏伟壮阔。旧时王榭和寻常百姓的宅院大多完整,包容在宏伟的城墙怀里。而城墙壁上野草瑟瑟,城堞箭楼成了孩子们捉迷藏的好去处。站在城墙上,遥遥可见西边或北边的现代化摩天大厦,更远处则是蜿蜒如脉的万里长城……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首都,悠悠的气韵说不尽也理不清,丝毫不逊于巴黎、罗马、伦敦、君士坦丁堡、圣彼得堡等世界名城……整个北京城宛如一座巨大的博物馆。

  他的这个梦也曾经是很多北京人的梦。

  可当梦醒来,却是一片怅然。轰鸣的机器正以飞快的速度把古老的传统逐一铲除。王彬说,他从不掉眼泪,只是在走访那些曾经美丽而现在破败的建筑时有一种深深的伤感。看着那曾经辉煌而现在斑驳的门楣、雀替和廊柱,想象当初住在里面的是什么样的殷实人家,有何等的功业,而现在却成了熙熙攘攘的引车卖浆者立足的大杂院,即便这些人,也将要马上流散了,因为此地即将片瓦不存。

  我在采访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双年展总策划人罗丽时,她曾说:“这次圣彼得堡建城300周年,敢把世界上40多个国家的领袖请到圣彼得堡,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它有敢与巴黎媲美的自信。它帝俄时代的面貌基本没变,涅瓦河畔,古建成群,属于18世纪的著名建筑群就有十几处,再加上五十多座在古建筑基础上形成的博物馆,形成了圣彼得堡古朴、雄伟、稳重、宽广的特征。许多中国人到了这里都说,想象不到的漂亮!中国艺术家到了这里每每会有一种朝圣般的感叹,到底是欧洲啊!”“与之相比,我们能给世界展示什么?”王彬说,“疯狂的拆迁,一片片古建被毁,剩下的全是类似东方广场和西客站那样的东西!一个伟大的古老城市,需要血肉骨骼整体地保存下来,不能仅剩一个个孤零零的院落和建筑,它需要氛围,需要环境,需要自己的天际线。”王彬管这叫“城市肌理”的有机保存,即街道、胡同和四合院的完整保存。但他知道,北京城的“肌理”已失,他现在惟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多地把残存的一点旧城描摹绘制下来,供后人凭吊。

  王彬是鲁迅文学院的教授,他的主业是研究小说叙述学。但他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对北京的城市文化地理着了迷。他最早的研究是北京胡同名的变迁。这时,对北京城文化肌理的最大破坏已经开始。王彬认为,北京古城遭遇过两次劫难,第一次是改革开放前因为各种政治因素进行的破坏,第二次就是正在发生的、已经持续了20年的因为各种经济因素进行的破坏。王彬的情感在一点点变化,从最初纯粹对传统文物建筑的喜好,慢慢发展到一种抢救的焦急。为了弄清楚北京城的过往和各种古建宅院的结构细节,他研究了所有能找到的北京志书和古代笔记,还尽可能地求教学者方家,并和人品学识皆高的单士元老先生成为忘年交。所谓“溥仪出宫,单士元进宫,从此73年未出宫”,这位前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在紫禁城内搞研究73年,不仅传授给王彬许多古建知识,还传染给他一种对古文物保护的焦虑。王彬曾亲眼目睹了年过九旬的单先生,怎么与大权在握的行政部门“修缮人员”进行辩争,也亲耳听到了这位故宫学第一大家那“有关部门应广开言路,察纳雅言,咨诹善道,以减少失误,向人民向历史交上一张满意的答卷”的诤言。

  王彬就是这样背负着大师们的遗情,一条胡同一条胡同地走,一个院落一个院落地查。他的课堂,他的实验室就是北京的大街小巷。“工匠们干活时,我们去看,这些东西你看书是看不到的。另外还向专家学习,跟单先生学,弄通了,我和妻子就骑自行车去找典型。”我问他,在走访中遇到过什么难忘的事情。他说,没有,只是每次猛然看到尘封中的有价值的门宅时就会有眼睛一亮的感觉。

  还有些时候,一些保存完好、被某些单位占用的四合院总是阻止他进行拍摄。有一次,一个卫兵差点要动手。王彬百般解释说,你大门朝街,什么人都从这过,况且这是在搞文化研究。可终究还是不行。但更多的人对他是赞许的,人们似乎都理解他是对老北京做最后的一拜。一次在新帘子胡同,也是在一个要人的宅前,王彬看门前没人,一阵高兴。正拍着,突然里面出来一位军人,待军人问清楚情况后,不仅让他拍,还帮着清理杂物。还有一次在秦老胡同,他正拍着,一回头,看见一位军官站在背后,原来他挡住了门口,军官却一直耐心地等着他拍完……

  其实这种历史的沧桑感是中国人普遍存在的。王彬夫妇在实地考察拍照的路上,不止一次遇到过一些百姓自发地拿起相机,为即将不复存在的街巷留影。

  王彬是一个苦做者,他走街访巷十余年,做出一本《胡同与门楼》,附图百幅,和一本《北京老宅门》,附图近三百幅。正在着手做的《北京老城门》也是厚积多年。他一向这样执拗和较真,几年前他写《红楼梦叙事》就用了三年。“没人这么写书,17万字写了三年!”他自己感叹!

  他已经很累了,但种种莫名的冲动时时鼓动着他又打起精神来,骑着车子风里雨里地走出去。“在寒风中,我拿相机的手冻得直哆嗦,但我想我应该这样,一个北京的孩子,也不枉在北京出生一场,好像《茶馆》里说的,我们一起来祭奠这个老北京。”

  几年来,在他和其他“胡同保护者”的呼吁下,北京市有关部门修改了关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的计划,增为40片。

  “可40片也太少了,你想想,这40片里包括故宫、颐和园、北海,以及恭王府等众多王府,这样,北京的3600多条胡同又能包含进去多少?”把整个北京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申报,但这已是不可能了,王彬提出了一个大胆设想:将整个南锣鼓巷地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如果成功,这将是一个活着的胡同博物馆,将打破北京“世界文化遗产”都是皇宫陵园的局面,端出北京民居的典型,也将遏止贪婪的开发商对这一片的野心。他认为申请很有可能成功,因为这里的民居保存了元代甚至唐代坊的形式,这里是人文荟萃之地,洪承畴、僧格林沁、荣禄、婉容、冯国璋、茅盾等人的故居都在此,而且基本保存完好。建国以后,这里的四合院由于等级高,大部分被首长与国家机关宿舍占用,时有修缮,保存得较为完好。他同时在进行的工作是,呼吁“40片要连成一片”,就是说40片历史文化保护区要自身膨胀,互相衔接起来,而不是各自龟缩,被分割成支离破碎的东西。这时传来一个好消息:砖塔胡同附近区域的危改计划要改变,景观和历史被提到重要位置。但王彬的心情依旧是悲凉的。

  “它们都已不存在了!”王彬摩挲着他的图册《胡同与门楼》念叨着:东颂年、西颂年、扁担胡同、蒋家胡同、牛街、南横东街东段……(任羽)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球迷关注亚洲杯决赛
雅典奥运FLASH演示
赵薇邹雪纠纷
广州新白云机场图片集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话题-上海与城市榜样
可爱淘《狼的诱惑》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