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特别策划:中国首遇民工荒的反思与警示(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11日13:31 人民网
  策划、编辑:杨文全

  一向被认为廉价劳动力接近于“无限供给”的中国,却在今年令人意外地大范围出现“民工荒”。事先没有预兆,来得如此突兀,几乎让人措手不及。在“民工荒”频频见诸报端的同时,有观察文章警告说,民工大量返乡,恐爆“争地潮”。“民工荒”真的来了吗?“民工荒”骤然袭来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份报告指出,在广东6000多间制鞋企业中,缺工人数超过10万人。被称为“民工城市”的东莞,从去年9月至今,缺工人数已经超过20万,尤以技术工人居多。正在沿海蔓延的“民工荒”中,许多企业为招不到工人一筹莫展。东南沿海地区从前几年的“民工潮”骤然转入“民工荒”现象,其背后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值得引起关注。“民工荒”惊扰“珠三角”

  珠三角今年缺工200万!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企业都发现,工人不像以往那样好招了。东莞是珠三角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代表,这次缺工潮在东莞也表现得最为激烈,有人估算:“珠三角200万工人缺口,东莞占一半”。

  缺工从春节后显现。今年2月,东莞缺工引起媒体关注,媒体纷纷以“节后东莞遭遇用工荒”、“东莞爆发生产工荒”等标题,报道了东莞的工人短缺状况。到三四月份,工人却仍然没有“回流”。工人持续短缺引起了政府部门的关注。

  一位在劳动部门工作过20多年的老干部深有感触地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只要春节一过,公路上到处是拿着行李的外来民工。可是2001年以后,来的人越来越少。”详细阅读

  “民工荒”VS“争地潮”

  中央一号文等一系列惠农政策相继出台回乡农民享受无门 承包大户怕被踢开

  中央关于减轻农民负担的一号文等一系列政策出台后,农村税费大幅下降,粮食价格也翻了一番多,部分原来出外打工的农民纷纷回乡种田。但许多返乡农民发现,他们已经无田可种。他们耽心:“中央的政策再好,我们没有田种,还是享受不到。”承包大户也大倒苦水:“土地抛荒严重时,政府给我们做工作,鼓励我们承包,现在刚刚开始赚钱,难道他们要把我们这些种植大户一脚踢开?”。媒体呼吁:“目前,村民之间、村民和村委会之间因农田问题引起的纠纷事件不断发生。这个苗头要引起足够重视。”详细阅读众说纷纭“民工荒”

  以民工短缺为特征的“民工荒”在不同地区表现程度不一。媒体对“民工荒”成因的分析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主要观点有:

  好汉不挣六月钱,持续高温使得部分民工不堪忍受工作环境,纷纷选择了回乡;

  感的“电力神经”悄然引领着外来民工的流向,原本就用工饥渴的中小企业将面临更大“民工荒”;

  所谓的“民工荒”实为“技工荒”,是劳动力市场对技术工人的大量需求与外来务工人员与本地下岗人员素质不高之间的结构性矛盾;

  虽然《劳动法》颁布已有10年时间,但《劳动法》规定的劳动者各项保障权益在一些中小企业中还是无法得到实现;

  在一些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由于资方不尊重民工,使得劳资关系紧张,民工最终选择退出;

  “民工荒”说明党的农村富民政策开始显效。农村人日子好过了,农民依靠种植业、养殖业可以致富,不一定非得丢下妻儿老小进城打工……反思:“民工荒”真的来了吗?

  近来,“招工难”、“民工短缺”甚至“民工荒”等字眼高频率地出现在各类媒体上,成为社会上的一大热门话题。而实际上,我国劳动力市场出现了一边是有人没工做,一边是有工没人干的尴尬局面。有学者认为,“民工荒”并不是真的荒。这一社会生态变化的背后,潜藏着什么深层的原因?其实质是什么?提示了我们什么?

  “民工荒”真的来了吗?

  “民工荒”并不是真的荒,更不能因此认为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局面已经得到了根本改观。这是因为:

  2003年我国进城务工的农民超过1亿人。即使是最保守的估计,目前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已经达到1.5亿人,更何况我国至少还有1/3的农村劳动力或多或少存在就业不足的问题。

  在工资福利待遇上,虽然这些年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的成本不断上升,但民工的工资待遇却是10年基本没有大的变动。在珠三角地区,农民工的工资增长幅度12年来只有68元人民币。

  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基本供求格局是总量过剩与结构性不足并存,这种格局当前并未发生改变。专家分析,从劳动力供给来看,中国整体上还不会出现“民工荒”问题。

  “民工荒”与“蝴蝶效应”

  缺工现象是不可能在各地骤然出现的。由于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以及劳动中介机构的高度不完善性,劳动供求信息在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个人之间交流不畅,任何市场信息都极有可能因“蝴蝶效应”导致民工的无序流动,从而扰乱劳动力市场的正常运行。过度渲染“民工荒”实际上是向劳动力市场提供错误信息,并有可能误导劳动力的正常流动。详细阅读

  从“民工荒”看经济发展战略转变

  从发展经济学的经典模型来看,我国不可能产生“民工荒”。阻滞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因很复杂:

  一,农民工工资增长缓慢。在一个较长的时期,我们实际上把农民工的低工资,看作我国经济参与国际分工的一种比较优势。但是,需要考虑的是,中国企业依靠低工资获得的竞争优势能长久吗?

  二,中国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制等许多方面的改革力度不大。计划经济体制延续下来的一些社会管理制度使农民外出打工的成本相当昂贵。“民工荒”实际上涉及到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问题。详细阅读“民工荒”的警示

  “民工荒”令中国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神话彻底破灭了。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劳资格局,使工人们获得了一定的话语权。农民工已经作为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在中国崛起,它拥有2.1亿人,被命名为“新工人阶层”。同时,“民工荒”也反映了中国经济目前深刻的结构性问题。

  劳动力无限供给神话破灭

  由观点认为中国劳动力数量庞大,是“无限供给”,过剩与短缺的平衡点还远远没有到来。易宏举说,我的一些台湾、香港朋友十年前就预计大陆五年后会出现工人紧缺的情况。我说他们的判断都错了。中国的劳动力并不是“无限供给”,但因为剩余劳动力太多,过剩与短缺平衡点的出现,比大家预计的早,又比台湾、香港企业家预计的晚,其实正是现在出现了。从此以后短缺将成为主要趋势。详细阅读

  “民工荒”重塑劳资格局

  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变化,使工人们获得了一定的话语权。有一种观点认为,眼下的缺工是“社会进步的象征,表明劳资关系进入新阶段”。“劳动力总量上不会短缺,但是劳动力过剩程度降低,将会是一个趋势,如果我国没有大的政策变化的话,最终会走向劳动力与资本的相对平衡。”曹和平说。详细阅读

  “新工人阶层”正在崛起

  中国社科院出版的《当代中国社会流动》一书指出:“20多年来,中国职业结构渐趋高级化,相当多的人实现了向上流动,很多人发现,只要自己肯努力争取,就有向上流动改善地位的机会。”该书主编陆学艺说,“农民可以成为农民工,农民工也可以成为小商业者,小商业者可以成为私营企业主。人们有不断进入更高社会阶层的希望”。中国《新闻周刊》报道说,农民工已经作为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在中国崛起,它拥有2.1亿人,被学者命名为“新工人阶层”。详细阅读

  经济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

  “民工荒”的出现,决不意味着中国劳动力的总量已经不能满足需求。这种现象是经济结构变化的结果,具体地说,是资源价格和市场结构变化的结果。中国的改革还是未能在结构改革方面下大功夫,宏观形势稍一紧张,结构改革的环境就不好了,只顾得上调整总量关系,结构改革不能全面展开;而宏观形势稍一宽松,结构改革方面的问题又似乎压力不大了,也就不去管它了……详细阅读

  7月中旬,国家发改委会同财政部、公安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卫生部、教育部、国务院纠风办、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清理和取消针对农民跨地区就业和进城务工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收费的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进一步清理和取消针对农民跨地区就业和进城务工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收费。“民工荒”在经过一段时期的政策调控和市场调整之后,必将最终得以缓解。

  声明:人民网“特别策划”稿件,未经特许,任何网站(含已经获得常规新闻转载授权的网站)请勿转载。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球迷关注亚洲杯决赛
雅典奥运FLASH演示
赵薇邹雪纠纷
广州新白云机场图片集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话题-上海与城市榜样
可爱淘《狼的诱惑》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