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高等教育的“短缺时代”(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12日01:46 人民网-华南新闻 | ||
罗卓群 “短缺”依然存在 与部分高校“无人问津”形成强烈对比的是,那些长期受考生追捧的“热门”名牌院校的报名则十分火暴。“今年考生志愿填报‘两极分化’现象非常严重,往经济发达地区名牌院校‘扎堆’的现象十分明显,考生的‘珠三角情结’显露无遗。”广东省招办有关负责人表示。 广东省今年高考第二批院校A、B线录取结束后,报考其中72所来粤招生院校第一志愿的全部录满。同时,由于填报志愿不合理,未被录取而有资格参加第二批B线以上补报志愿的有19592人,但能提供的学位仅5600个,录取比例几乎达4:1,“补报竞争也非常激烈。” 另一情况,在我国部分地区高考录取比例接近80%的同时,全国高考录取比例为60%左右。这表明,我国广大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考录取比例则还是维持在40%左右的低水平。不同地区之间教育资源的分配仍不均衡。因此,局部地区高等教育的供需平衡,也不能说明全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走出“短缺时代”。 还有,与其他国家进行同类指标的比较也可以发现,我国的高等教育还处于较低水平。如美国的高等教育普及率约占同龄人口总数的55%,欧洲、日本、乃至韩国,大学生也占到同龄人口的35-50%,而2003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才达到17%,这还是近年来飙升的结果。 此外,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孩子只有通过接受高等教育才能摆脱贫困的现实和我国“学而优则仕”思想的深入人心,使无数家庭即使“倾家荡产”也要将孩子送进高校的观念十分强烈,高等教育在我国有着巨大市场需求。 综上所述,高等教育“短缺”,依然存在。 破解“短缺”瓶颈 面对高等教育供需矛盾,不少专家学者表示,各相关方要通力协作,逐步破解高等教育供不应求的瓶颈。 广东某高校主管招生的副校长分析:“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具有明显的国家垄断特征,大部分高校为国家所有。因此,由国家加大对教育,尤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自在情理之中。但是,我国对教育的财政性投入长期处于低水平,经过几年的大幅度增长后,2003年其占GDP的比重也仅为3.41%,处于世界各国中下水平。就是近两年来对教育投入不惜‘血本’的广东省,其投入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相差甚远,即使在发展中国家中也不算高。” 在近几年高校大规模扩招的情况下,“大部分公办大学的潜力已经充分发挥,容量已接近饱和,部分高校甚至早已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所以,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乃当务之急。”一位专家说。 目前我国民间资金比较充裕,允许民间资本进入高等教育市场,应该是解决政府囊中羞涩的好办法。不过,从高等教育市场准入制度看,民间资本要进入高等教育市场并非易事;另外,从投资体制看,政府的投资仍然是对国有高校实行定额定项目投资,社会力量主办的高校发展步履艰难。其实,“近年来由社会力量投入全额资本的民办大学也为社会提供了越来越多的高等教育机会。在政府加强管理的前提下,大力发展民办高校不失为一条破解高等教育供需不平衡格局的好办法。”一位在教育管理部门工作了多年的官员向笔者介绍。 别忽略困难生 在有足够学位的情况下,学生是否有经济能力抓住这个机会同样令人关注。专家指出:不要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成为高等教育的“短缺”的牺牲品。 但现实情况是,随着教育资源进一步实行区域化分配和高校收费制度的改革,不少学生因为经济能力不足而无法接受或完成高等教育。湖南某高校一主管后勤的副校长向笔者算起了一笔帐:我国目前一般本科大学生自己负担的年学费约4000元,住宿费约1000元,生活费等开支3000元左右,每年总共7000以上,4年共计约3万多元。对广大农民和城镇下岗工人家庭来说,这绝对是一笔不菲的数目,往往超出他们的经济承受能力。他告诉笔者:“我们学校学生欠费情况十分普遍,目前学生欠费达1000万元,人均1000多元。” 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表明,今年上半年农民现金收入在比去年同比增长16.8%的前提下也仅为人均1345元。农民收入还存在惊人的不均,1998年收入最高的10%农户比最低收入的10%农户的收入之比高达14.7%。城镇下岗工人目前每月也只有300-500元的收入。如果由于费用过高而使相当部分学生失去接受大学教育的机会,这不仅仅是他们个人的遗憾,更是社会的遗憾,国家的遗憾!因此,在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时,从学费标准上一定也要照顾到贫困生的支付能力。 《华南新闻》 (2004年08月12日 第七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