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洪水:是猛兽,更是资源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12日02:04 人民网-华东新闻

  本报记者 邓建胜

  记者:正是一年的主汛期,往年的现在,太湖流域应当是众志成城防汛排涝的时候。如今华东各地却是繁忙的抗旱景象,以致要大规模从长江引水。

  孙继昌:主汛期忙抗旱,是气候反常所致。太湖流域每年汛期易出现洪涝灾害,但进入21世纪后,连续高温干旱,江南水乡出现少有的“要雨没雨,要水没水”的局面。

  由于2004年太湖流域降雨偏少,太湖水位持续下降,致使太湖周边地区用水困难,局部地区水环境恶化。比如作为上海市主要饮用水水源地的黄浦江松浦大桥取水口,水质恶化,直接危及上海供水安全。5月9日起,太湖流域管理局逐步加大太浦河向黄浦江供水量。7月份以来,面对愈演愈烈的旱情,我们紧急启动“引江济太”工程,利用望虞河从长江向太湖引水,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流域内特别是沿湖地区的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

  记者:与内地山区和平原地区干旱不同的是,作为传统的水乡,太湖流域的干旱,更多的是表现在“污水身边泛,饮水万般难”上。

  孙继昌:太湖流域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水量和水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水资源总量的分析看,近年来太湖流域的供水其实已经处于比较严重的“入不敷出”、“供不应求”状态。因为水污染治理的滞后,又加剧了供水矛盾。

  据调查研究,太湖流域每年可利用的水资源只有177亿立方米,而实际用水量已经达到316亿立方米。这么大的供需缺口如何弥补?只有开源节流。其中,作为开源的“引江济太”工程,每年要从长江调入20亿立方米。另一方面,由于水污染滞后致使水资源污染严重,调水不能取代治污。

  记者:因为近年来持续干旱少雨,人们重新审视汛期内的雨水、洪水,比如,超标准的洪水是否要一放了之。

  孙继昌:洪水被先人视为“猛兽”。但是,洪水更是宝贵的、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其实,现有的水资源总量中,大部分是由洪水转化而来的。为此,水利工作必须实现三个转变,即从重工程建设向加强工程建设和加强资源管理并重转变;从洪水控制向洪水管理转变;从以农村水利为主向统筹城乡水利转变,由过去主要解决防洪、排涝、灌溉的传统水利向统筹解决城乡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的现代水利转变。

  具体到太湖的治水,要从过去“蓄泄兼筹,以泄为主”,调整为“蓄泄兼筹,引排结合”。这一句之差,在流域调度上有很大的不同。以前面对洪水,“以泄为主”目的为安全。现在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必须承受适度防洪风险,最大限度地利用雨、洪资源。

  记者:经过10多年来的治理建设,太湖治理十项骨干工程已经完工,特别是环湖大堤防汛能力大大加强,湖西大堤高达7米。而现在太湖的汛限水位仍定在3.00米。每年都要把高于此标准的水白白排入大海。能否适当提高太湖汛期的水位,增加可利用的水资源?

  孙继昌:3.00米的控制水位是在目前工程的基础上,经科学分析计算得出的。防洪不能盲目冒险,不能侥幸。目前,苏州、无锡等大中城市防洪标准仅为50年一遇。太湖流域既淹不得,也淹不起。因为总体而言,与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太湖流域水利工作还存在明显的不协调、不适应,防洪减灾能力低、水资源调控能力低、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低。虽然治太骨干工程建设已基本完成,但是,太湖流域综合治理仍然任重道远。

  因此,要真正把洪水从猛兽转变为资源,还必须构建完善的防洪减灾和水资源调控工程体系,构建现代化的管理与调配体系,实现“引得进,蓄得住,排得出,可调控”,其中的关键是“可调控”。这也是实现流域水利现代化,为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防洪安全和水资源供给安全保障的基础。

  《华东新闻》 (2004年08月12日 第三版)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球迷关注亚洲杯决赛
雅典奥运FLASH演示
赵薇邹雪纠纷
广州新白云机场图片集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话题-上海与城市榜样
可爱淘《狼的诱惑》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