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以行政监察实践推进《行政许可法》的实施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12日09:39 贵州日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于今年7月1日正式施行,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将对政府的行政理念、工作作风与管理模式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提供了新的环境与更大的动力。同时,对依法从源头上治理腐败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对我们进一步搞好行政监察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和支持。当前,我们以行政监察实践推进《行政许可法》的实施,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每月免费发450条短信 通用网址,E通天下
大型休闲游戏燃烧战车 七夕钻石男女靓丽比拼

  一是规范行政许可的设定,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行政许可通常表现为行政审批。长期以来,我们的行政审批环节多、手续繁琐、时间过长,一些部门该审批的不审批、不该审批的又滥审批现象突出。从某种意义上讲,行政审批过程成为资源再分配的过程,而行政审批权又掌握在少数个人手中,客观上为滋生腐败提供了条件。同时过多过滥的行政审批也限制了正常的市场竞争,增加了生产经营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和转变政府职能的体制性障碍,已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作为源头治理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着重对超权限、超范围、超条件设定的不合理的审批事项进行了清理。近两年来,国务院分三批共取消和调整了1795项审批项目,占国务院部门审批项目总数的48.9%。我省在对55个有行政许可职能的省直部门和单位上报的行政审批事项进行清理后,分两批共取消了175项审批项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审批项目过多过滥的状况明显改变。

  如果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对过多过滥的审批项目进行清理,《行政许可法》就是限制过多过滥许可事项的产生。从行政许可设定的权限上,《行政许可法》规定,法律可以设定行政许可。尚未制定法律的,行政法规可以设定行政许可。必要时,国务院可以采用发布决定的方式设定行政许可。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的,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行政许可。依法享有规章制定权的地方人民政府不得随意设定行政许可;从行政许可设定的条件上,《行政许可法》规定,办理行政审批、许可的条件,只能是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条件,行政机关不得在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条件以外增加任何条件;从行政许可的设定范围上,《行政许可法》明确规定六类事项可以设定许可,不在规定范围的事项不得设定许可。从行政许可设定的权限、条件、范围上规范行政许可权,防止了自我授权,为本部门、本系统、本地区设定和扩大权力,从而谋取小团体或者个人利益。《行政许可法》的这些规定,可有效地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发生。

  二是规范行政许可的实施程序,促进政府机关依法行政、高效施政。《行政监察法》赋予了行政监察机关对政府机关履行职责的质量和效率开展行政效能监察的职能。几年来,全省各级监察机构紧紧围绕转变政府职能,以提高办事效率、提高服务质量为目标开展行政效能监察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一些地方不断深化行政效能监察工作,建立了以“效能建设”为载体,“效能监察”为手段的工作机制,明确提出了行政机关实行考勤考核制、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政务公开制、窗口办事制、同岗替代制、否定报备制、限时办事制等多项制度,有力地转变了机关的工作作风,增强了政府的服务职能,群众的满意度有了较大的提高。

  《行政许可法》要求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施行许可的过程中,必须遵循告知原则、时效原则、听证原则、便民原则、公开原则。明确规定“申请事项依法不需要取得行政许可的,应当及时告知申请人不受理;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五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除可以当场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外,行政机关应当自受理行政许可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对需要若干个部门办理的行政许可,采取统一办理或者联合办理、集中办理方式……”、“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实施行政许可应听证的事项,或者行政机关认为需要听证的其他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行政许可事项,行政机关应当向社会公告,并举行听证……”、“有关行政许可的规定应当公布;未经公布的,不得作为实施行政许可的依据。行政许可的实施和结果,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外,应当公开”。这些规定,都是围绕转变政府职能,以提高办事效率、提高服务质量为目标的,用法律的手段进一步规范了行政效能监察工作。

  三是加强对行政许可实施的监督,进一步强化执法监察工作。长期以来,行政许可实施机关只许可、不监管或者重许可、轻监管现象十分突出,因监管不力导致的重大事故时有发生,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重大损失,严重影响了政府的形象和社会的稳定。就拿城镇拆迁中损害居民利益的现象来说,拆迁管理部门在发放拆迁许可证后因监管机制的缺乏和主观能动性不足等原因,对房开企业没有实施有效的监督,被拆迁群众长期得不到妥善安置情况频频发生,群众集体上访事件接连不断;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其中一部分也是由于行政许可实施中,没有对企业及施工单位的约束机制和农民工工资发放的保障机制而发生的。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和国务院第二次廉政工作会议明确把“严格规范拆迁管理行为,坚决纠正城镇拆迁中损害居民利益的问题”、“加快清还企业工资拖欠,强化企业工资支付监控,坚决纠正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作为“切实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大力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的重要内容。另外,从“劣质奶粉”、“有毒米粉”、“污染牛奶”等事件均充分暴露出一些地方的行政机关在履行监督职责上的严重乏力。可以说,这种“乏力”直接或间接影响了当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应当成为执法监察的重点。《行政许可法》紧紧抓住这一重点,将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的监督检查及其承担的责任写进法律,明确“行政机关应当建立健全监督制度,通过核查反映被许可人从事行政许可事项活动情况的有关材料,履行监督职责……”,同时明确“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监督职责或者监督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其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这些规定,为行政监察机关督促政府职能部门全面、正确履行职责,维护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四是规范行政许可的收费,促进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廉洁从政。一些地区、部门之所以超权限、超范围设定行政许可;国家对一些违法设立的行政许可的清理之所以是清了又设,屡禁不止,其要害就是一门心思搞“收费”。收费与许可总是相生相随的,收费成为了一些行政机关设定行政许可、实施行政行为的内在动因。在治理教育乱收费问题上,仅去年,全省组织对落实“一费制”、执行“三限政策”和学校收费情况开展大检查,共检查教育部门和各类教学机构11171个,清理取消和废止收费项目125个,涉及金额971.13万元;降低标准收费项目39项,涉及金额1243.89万元;制止强行征订教辅资料和降低教材价格,减轻学生经济负担1537.84万元;在国家扶贫开发工作50个重点县的农村中小学实行“一费制”,减轻学生经济负担3499.84万元;查处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乱收费案件531件,涉及金额6646.19万元,清退3783.82万元,没收违规所得330.19万元,共有74人受党政纪处分,通报批评58所学校。此外,像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公路三乱等损害群众利益的现象虽经多年治理,仍难根治,皆因利益驱动,无不与乱收费有关。乱收费问题涉及面广、社会影响大,群众深恶痛绝,治理乱收费势在必行。

  《行政许可法》抓住了“收费”这一要害,从不准乱收费和乱收费之后给予什么处罚两方面做出了明确而严格的规定。即非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行政机关实施和监督检查行政许可事项,不得收取任何费用;依照法律法规收费的,应当按照公布的法定项目和标准收费;所收费用必须全部上缴国库等等。擅自收费或者不按照法定项目和标准收费的,由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退还非法收取的费用,对有关责任人依法给予行政处分。这些规定规范了收费行为,切断了许可与经济利益之间的联系,从根本上消除了设定行政许可的经济动因,为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提供了法律保障。

  从上述四个方面可以看出,行政监察实践为《行政许可法》的颁布提供了经验,奠定了基础;《行政许可法》又为行政监察工作创造了良好环境、规范了工作程序、拓展了工作范围、赋予了更深内涵。保障《行政许可法》的贯彻实施,监察机关负着重要职责。要确保《行政许可法》的贯彻实施,关键在于领导重视、抓好落实。各级监察机关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制政府的高度,要从“优化投资环境,实现富民兴黔”目标的高度,充分认识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要结合行政监察工作的实际,针对行政许可的关键环节,深入开展行政监察工作。为确保《行政许可法》的贯彻实施,推动反腐倡廉工作再上台阶切实履行好自身职责。

  (作者系省纪委常务副书记、省监察厅厅长)

  作者:沈中 来源:贵州日报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球迷关注亚洲杯决赛
雅典奥运FLASH演示
赵薇邹雪纠纷
广州新白云机场图片集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话题-上海与城市榜样
可爱淘《狼的诱惑》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