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缅怀经济学大师的道德文章——“董辅礽同志追思会”侧记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12日17:38 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8月12日讯记者张怡恬报道:为缅怀董辅礽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所作出的理论贡献,8月11日下午,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发起举行了“董辅礽同志追思会”,三十余位经济理论界的专家学者到会,追思董辅礽先生的理论贡献和生平事迹。

  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会长保育钧在发言中说,董辅礽同志的不幸去世,是我国经济理论界和教育界的一大损失。作为一名经济学家,他一生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做出了许多理论贡献;作为一名教授,他培育了许多学生,其中博士生就有50多名。在改革开放以前,他主要研究社会主义再生产理论和国民收入问题。在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时间里,在我国一些重大的现实经济问题上,他都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在改革方面,1979年提出改革所有制,建议“政企分离”和“政社分离”;1980年,提出改革应该包括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即“所有制改革”和“运行机制改革”,同时还提出改革“分灶吃饭”的财政包干制,实行分税制的建议;1985年,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多种所有制的混合经济;90年代初,又提出从国有企业的功能出发分别不同类型改革国有企业的观点;1993年,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社会公平和市场效率的结合;等等。在发展方面,1980年,作为发起人之一,组织了我国最早的经济发展战略研究;1986年,积极捍卫“温州模式”,把农村非公有制的非农产业的发展看成是改革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有效途径;1986年,主张超越“梯度转移”的理论,提出向西开放,加快西部发展;1994年,指出期货市场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2000年,提醒在西部大开发中要高度重视利益关系问题;等等。

  与会者认为,董辅礽的品德与他的理论贡献相比毫不逊色。董辅礽为人率真、谦逊,不唯上,不唯书。他一生对祖国、人民、事业都怀着深厚的爱。他的几位学生回忆道,董老师的很多观点在提出的时候都是很超前的,因而是有压力的。但董老师怀着对祖国、对人民、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敢于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正是这种责任感支撑着他,即使是在美国治病期间,也一直关注着国内的改革发展和经济形势,笔耕不辍。董老师不仅自己做学问严谨,而且十分关心学生的成长。

  与会者指出,董辅礽的许多见解,是富有启发性、带有超前性的。无论是他的著述本身,还是他对待学术的严谨态度,都值得后人好好学习。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球迷关注亚洲杯决赛
雅典奥运FLASH演示
赵薇邹雪纠纷
广州新白云机场图片集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话题-上海与城市榜样
可爱淘《狼的诱惑》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