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清胜地流光溢彩 梨园子弟欢聚一堂(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14日05:51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 ||
唐玄宗时有北禁苑、华清宫(今华清池)、长安太常寺、洛阳太常寺四大“梨园”,现存于华清池的唐“梨园”遗址及“梨园”博物馆是中国目前唯一一处保存完好的“梨园”文化展示地。据《新唐书·礼乐志》记载,当年随唐玄宗到华清宫演练的“梨园”弟子有数百人之多。在这里,唐玄宗还和杨贵妃联手创作了《霓裳羽衣曲》、《得宝子》、《凌波曲》等千古佳曲。“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正是对当时情景的真实写照。 唐开元年间,唐玄宗李隆基提出把“梨园”作为音乐、舞蹈和戏剧的活动中心,并以教习和演出法曲为重点,从而确立了“梨园”作为最高皇家音乐舞蹈学府的地位。在继承了汉代“百戏”表演艺术的基础上,李隆基带领“八百”梨园子弟将中国的戏剧艺术推上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峰,他们以歌舞来扮演有情节的故事,在优美的音乐伴奏下以华丽的舞蹈表达着大唐盛世的荣耀。 作为主要舞台的华清池也见证了这千年的风采,那浓厚的唐风古韵深深地融入了华清池的身躯里。今天,你依然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原汁原味的唐代梨园歌舞。也许,《霓裳羽衣曲》离你并不遥远,同样有着梨园血液的三秦子弟在古老的华清池迎来了中国戏曲界的又一盛事。 本月初,陕西“梨园”学会在华清池召开了成立大会。会议通过了学会章程,产生了学会的组织机构,提名西安易俗社社长、著名艺术家冀福记任陕西省梨园学会会长。学会常务副会长、华清池旅游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靳军良提出了学会的目标:每年举办一次“梨园”艺术节,结合华人的传统观念,将艺术节定为每年农历七月初七举办。“梨园”学术研讨会每年召开一次,并创办《梨园》学刊。 一个历史悠久的世界级名胜景点,一个伟大民族文化的重要学科,浓郁的文化色彩和律动的现实意义的结合具有更深层次的文化意韵。华清池与“梨园”学的结合,将会成为这个文化百花园里的一朵奇葩。 为了让梨园艺术源远流长,由陕西省旅游局、陕西旅游集团公司和央视《艺苑风景线》共同主办的中国·陕西·首届华清池国际梨园艺术节,将于8月下旬在华清池举行。以“梦回大唐,霓裳长安”为主题的梨园艺术节将是一次梨园界交流和成果展示的盛会,也是凝聚海内外梨园弟子情感的节日。届时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到大唐皇家梨园文化的魅力。为期3天的艺术节将举办歌舞戏曲晚会、梨园文化论坛、梨园艺术陈列馆开馆等一系列活动,以及当代杨贵妃形象评选,梨园弟子共祭祖师唐明皇也在筹办当中。届时,海内外梨园弟子将齐聚华清池共行文化寻根之旅,共探中华梨园艺术之源,中央电视台《艺苑风景线》栏目将会播出梨园艺术节开幕式的盛况。 (吴迪 雷万钧)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4年08月14日 第五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