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这位老人伟大而亲切—邓小平故居陈列馆开馆侧记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15日00:31 新华网

  新华网成都8月14日电(记者刘思扬、冯昌勇)14日上午9时左右,邓小平故居陈列馆一开放,早已等在门外的数百名游客争着进入陈列馆,面积不大的陈列馆顿时显得拥挤起来。至下午5时,约有1.5万名来自海内外的游客参观了陈列馆。

  邓小平故居陈列馆位于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协兴镇牌坊村邓小平故里邓小平故居旁,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以纪念小平同志为专题的博物馆。陈列馆共收集了有关小平同志的408幅图片、170件文物、200多件档案文献资料,通过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小平同志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懈奋斗的光辉一生,其中许多见证重要历史时刻的文物多是第一次公开发表和展出。

  陈列馆一字排开,三个青瓦坡形屋面,三叠三起,一起比一起高,最后耸立起一座丰碑,蕴寓着邓小平“三落三起”的传奇人生和丰功伟绩。陈列馆由序厅、三个陈列展厅、电影放映厅、珍藏陈列厅组成,其中三个陈列展厅分“走出广安”“戎马生涯”“艰辛探索”“非常岁月”“开创伟业”“您好!小平”等6个部分。同时,为了使观众更多地了解小平同志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在竖板和横柜间还有一条色带,反映同时期的国内外大事。每一单元板上,都精选了小平同志自己的一段话,来概括这一时期他的非凡经历。

  负责邓小平故居陈列馆布展工作的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研究员姜淑平说:“众多的参观者让我们有点措手不及,没想到群众观看展览的热情这么高。许多人在看完后都抢着留言,早上我们准备了不少留言卡,因为要留言的人实在太多,又不得不增加了大量的留言卡。还有相当多的人购买了邓小平故居陈列馆简介,许多人一次买了五六本,说是要带回去给没来的亲朋好友。”

  “这位老人家伟大而又亲切!”第一张留言卡这样写道。作者是来自重庆市沙坪坝区的胡宗华,他13日下午就带着5岁的女儿来到广安以便14日能早些参观。上午参观完展览后,胡宗华感触很深,第一个抢先去拿留言卡。

  “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说不完,我最受震动的是‘文革’期间身陷困境的他因关心子女而给汪东兴写的信。那份慈爱之情、那份同为天下父母的关切之心跃然纸上,他是位伟人,同时又是一位慈祥的好父亲。”胡宗华由衷地说。

  陈列馆首次向公众展出了小平同志1970年10月17日、1971年2月3日致汪东兴的两封信。一封是他请求将被迫害致残的儿子邓朴方留在医院继续治疗,一封是他请求将邓朴方接到江西护理。许多人在这里都停留了很久,默默地读着小平同志的信,感受着小平同志的亲情。

  两封信的旁边,是小平生前用过的一件毛衣和一块手表,都是1949年上海解放后,中共中央上海分局书记刘晓送给小平同志的。小平同志一直用到20世纪80年代。

  参观的人很多。“手表一看就是用了很多年,毛衣也很普通嘛,掉了一个扣子,两个袖口还有织补的痕迹,看来邓老确实很节约,穿那么多年,坏了后补上还在穿。”一位参观者如是评价说。

  陈列馆里的小平“生活情趣”区,展出了小平同志生前的许多生活照片和他用过的文具。看着这些普通而又不平凡的文具,领略着小平恬静的退休生活,专程归国来广安凭吊小平同志的华侨陈梦国说:“想象中这位世界伟人的生活应是豪华富贵的,如同西方的上流社会生活;而邓公的退休生活却充满平民味,简单朴实,这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真实再现。他的大家庭也令人感动,充满了温馨和亲情,中国古人说的‘齐家才能治国’很有道理。”

  四川巴中农民蒋世明在看到《双猫图》时说:“这让人感到很亲切,小平同志的‘猫论’源于我们四川农村的一句俗语,他了解我们老百姓的生活,跟老百姓打成一片,我们平平常常的一句俗话,他都派上了大用场。”

  1962年7月7日,小平同志接见出席中国共产党青年团三届七中全会代表,讲到调整农村生产关系时,引用四川俗语“黄猫、白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形象地提出,哪种形式能够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就采用哪种形式。1984年,被誉为“江南猫王”的著名画家陈莲涛,精心构图,画了一幅《双猫图》赠给小平同志,小平曾将它长期挂在自已的办公室里。

  在小平同志20世纪90年代坐过的轮椅前,香港市民洪德民哽咽着说:“老人家多次表示过,‘我要活到1997年,在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时去看一看,哪怕坐着轮椅也要到这块土地上走一走。’这是他老人家最大的愿望,遗憾的是他老人家却离开了我们。我来这里只想对他老人家说说自已的心里话:感谢邓公的伟大构想,香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更加繁荣,我们市民的日子过得很好。”

  小平同志的胞弟、93岁的邓垦13日参观完陈列馆后,14日一大早,又携夫人丁华女士来到陈列馆。在如潮的人流中,邓垦仔细地看了每一件文物。最后,他停留在1931年5月2日出版的《时事新报》前,长久伫立着,《时事新报》上有一则“寻找邓希贤”的启事,那是邓垦第一次离开家乡到上海去寻找已投身革命的哥哥邓小平(希贤)时刊登的。

  “在那个白色恐怖年代,这则危险而令人后怕的启事帮我找到了小平,由此,我也投身到革命中来了。”良久,邓垦对广安市委副书记、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研究员高屹说,“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纪念馆,尽管面积不大,但内容很丰富,看了很受感动。感谢你们做了这么一个了不起的工作。陈列馆不仅让我们几个小平亲属倍感亲切,相信许多经历过小平时代的人参观后都会有心灵上的震撼。”

  在“小平同志用过的最后一块手表”展柜前,参观的人群不约而同地安静下来。1997年2月19日,敬爱的小平同志与世长辞。这块手表永远地停在了21时零8分。在肃穆的人群中,记者想访问一位参观者,他严肃地摆了摆手,没有说话,只在记者的采访本上写下了一句“小平,我们会永远怀念您!”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球迷关注亚洲杯决赛
雅典奥运FLASH演示
赵薇邹雪纠纷
广州新白云机场图片集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话题-上海与城市榜样
可爱淘《狼的诱惑》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