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凭吊小平桥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15日05:55 山西日报

  (本报记者段伟华 杨天闻)绵延数百里的漳河从黎城县横穿而过,直下太行山。在漳河两岸的柏峪乡、上遥镇境内有一段传世佳话。在这段佳话中,传颂最为广泛的就是小平桥。它已成为我党政军民团结的象征载入史册。

  1942年,太行区遭受严重旱灾,加之日寇封锁,根据地出现了暂时的困难。边区政府和太行区党委,先后拨款148万元、小米13.2万公斤,组织军民破土开渠。边区政府主席杨秀峰、129师师长刘伯承、政委邓小平等都挥汗上阵,与军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为了记住这段历史,水渠建成后,人们将这4座渡槽桥分别以党(小平)政(秀峰)军(伯承)民(省贤)的代表名字命名,并将他们的名字镌刻在桥孔的上方以示后人。

  86岁的李士俊老人当年参与了渠道的修建。回忆起那段历史,老人兴奋不已。那时,129师正在这儿驻扎。在小平同志的亲自带领下,全军将士一同参战。在边区政府的组织下,全村的男女老少都出动了,挖渠、抬土、砌石头,大家抢着干,劲头可足了。军民苦战4个多月,修成了长达47华里的漳北、漳南两条水渠,4000余亩乱河滩地变成了水浇地。

  “那年旱得厉害,百姓都说年成比光绪三年还坏,光绪三年是没人管百姓的死活,只有子弟兵和边区政府才救得了这里的百姓。”第二年春天水渠通水时,数以万计的群众赶来祝贺。几百年引漳河水浇地的梦想在战火纷飞的条件下变为现实,乡亲们热泪盈眶,奔走相告。

  1958年,漳北渠改道,小平桥不再承担渡槽的作用。为了纪念老一辈革命家和八路军与黎城人民共度灾荒,小平桥被完好地保存下来。现在小平桥更多地寄托着老区人民对一代伟人的崇敬之情。当年小平同志去世后,人们自发地来到这里,默默地为老人送行。

  如今,贯穿全县的漳北、勇进两大灌区,已成为黎城县农业生产的命脉,全县灌溉面积已经达到16万亩。小平桥所在的柏峪村,700多亩耕地也都成为水浇地。

  站在小平桥前,看着那从村外凌空而过的铁路和高速公路,以及村村通达的油路和水泥路,我们感受到的是老区日新月异的变化。它犹如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展现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绘就的美好蓝图。

  网络编辑 郭丽湘

  (山西日报)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球迷关注亚洲杯决赛
雅典奥运FLASH演示
赵薇邹雪纠纷
广州新白云机场图片集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话题-上海与城市榜样
可爱淘《狼的诱惑》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