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规办校,降价竞争,质量难保 “无牌”民校狂打招生战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16日08:57 南方日报 |
引子 暑假即将结束,新学期又将开始。珠三角地区外来人员子女读书的问题又浮出水面。一些地区取缔以招收外来人员子女为主的“无牌”民办学校的新闻时见报端。近日,记者接到一封措词激烈的读者来信,反映惠州市惠阳区淡水镇民办小学、特别是无牌民办小学针对外来人员子女就读狂打价格战、招揽生源的情况。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发现在“招生战”的背后,潜藏着一个外来人员子女读书市场的利益博弈困局。 【现状】 3000多学生就读“无牌”小学 读者来信反映,淡水城区总人口10万多,有公办小学12间、民办小学22间。民间办学的密度很大,分布也不合理。最近又有一家无名民办小学正在没有任何许可的情况下进行抢建,以便赶在9月招生。以办学密度最大的排坊片为例,方圆几百米内,办起了5间民办小学。一些未经批准的民校,都是租用民宅或烂尾楼办学。民办学校过多,带来的是很多学校降价招生,恶性竞争。一些正规民办学校因此而招不足学生,有的高负债几乎无法办下去。 8月12日,记者来到淡水镇采访。在开城大道边上的金叶大酒店后侧不远处,有一栋四层高的旧楼,透过破烂的围墙,记者看到里面有工人正在粉刷墙壁。据附近的知情人介绍,这栋旧楼曾是税务局的办公室,已闲置好几年了。从7月起,这里面就一直有工人在忙碌,据说此处是要办一所小学。 据介绍,惠阳区教育局有规定,一律不准租房办学,只准购地建楼办学。而这所正在装修的无名小学校,未经批准,又是租房办学,属于违规操作。这所小学和新希望、开城三间民办小学相隔都不太远,都是沿着开城大道设立的,设点分布太密。该小学从7月20日起抓紧装修,意图造成既定事实,达到强行办学的目的。 据了解,有不少民办小学就是像这样在没有任何批准的情况下强行建校招生。根据区教育局提供的数据,区内27所民办小学当中,还有9所小学至今仍没有领到办学证,属于“无牌”小学。这些小学有学生3000多人。 【调查】 牺牲教学质量狂打价格战 大部分“无牌”学校租用房屋、场地条件差,租金便宜,因此可以降价竞争,与家长讨价还价。有的甚至1000元招收三兄妹全包(包括一天4次接送费)。这对一些“有牌”民校的招生造成了很大压力。有些学校即使不降阶,也被迫采取送保险、送书包、送文具之类的方式,来吸引学生。 据区教育局估算,一间小学在正常办学条件下,要拥有500名学生,每人收费500元,才能保持学校的收支平衡。民办学校老板为了得到投资回报,只能在控制成本和扩大生源上做文章。 一位民办小学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有的“无牌”小学为了降低成本,以低工资聘请幼师的毕业生或是高中毕业生当小学老师;有的学校为了让一个班级容纳更多人,把两间教室中间的墙拆掉,连成一间教室;有的学校租用的房屋条件很差,光线不足,楼梯狭窄,安全隐患多;有的学校为了省钱,利用报废车接送学生。因此,价格战不但带来了市场竞争的无序,而且以牺牲教学质量、降低公共教育服务水平为代价。 有些办学质量上不去的民办小学担心教育质量影响招生,就在成绩上做手脚,像谎报成绩、往成绩中“注水”、考试前泄露题目之类的事在民办小学中时有发生。有家长反映:他的孩子在民校读书时成绩优秀,可转入公办小学后,每次考试都不及格,原来是每次考试老师都让学生背考题答案。 “价格战”之所以能成为争抢生源的利器,和很多外来工家长只关心学费,根本不管学校办学条件有关。外来工的收入不高,因此,只要某个学校少收一两百元,他们就会让孩子转学。很多外来人员子女的就读很不稳定。一位民办小学的校长告诉记者,他的学校共有500多人,每个学期都有100多人流进转出。这种经常性的流动对孩子们学习的影响可想而知。“我们只要孩子平平安安,能多识点字就可以,再说现在读书多了也没什么用”。这种读书无用论也间接地助长了价格战。 【困境】 取缔无牌民校 学生将无书读 外来人员子女读书和民办小学办学条件的问题已经引起惠阳区的关注。区人大二届二次会议就确定了关于“加强民办学校、幼儿园的规范管理,坚决取缔不具办学条件的中小学校和幼儿园”的议案。区政府也于今年组织力量进行了调查摸底,了解到淡水城区目前不符合办学条件的民办小学有6所、幼儿园10所。区教育局已拟定一个取缔部分无牌或不符合办学条件小学、幼儿园的方案。 但是,问题也不是喊一声取缔就能解决那么简单。 区教育局的负责人说,现在淡水镇外来务工人员很多,和户籍人口的比例差不多达到了1:1。公办学校现在还很难解决外来民工子女的读书问题,民办小学作为公办小学的补充就必不可少。因此,尽管有民办小学因不符合办学要求而被取缔,但是受商业利润的驱使,还是会有不少人来创办民办小学。今年在民办小学就读的外来人员子女近1.2万人,其中在无牌民校读书的学生有3000多人,如果立即把不符合办学条件的学校一并取缔,这些学生将无校可读。学生的分流问题很难解决。 按照我省有关规定,现在对民间办学的审批条件还是要求较高,如果以办学条件达不到为由来取缔这些学校的话,那么该区几乎所有的民办小学都要遭到取缔。光“一个学校要拥有200米跑道”、“人均占有面积不得低于10平方米”这两个要求,就足可以让绝大多数民办学校关门。 民办学校的审批权在惠州市教育局,区教育局只有管理权。而且现行法规并没有对那些无牌民校如何取缔、处罚的相关具体规定,这些都给惠阳区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带来了困难。有一次,区教育局请公安部门协助执法,公安部门要求了解执法的法规依据,教育部门却无法提供直接有力的法规。 【出路】 兴办经济型标准化学校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中的规定,要求各级政府加强对以接收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为主的社会力量所办学校的扶持和管理。各地要将这类学校纳入民办教育管理范畴,尽快制订审批办法和设置标准,设立条件可酌情放宽,但师资、安全、卫生等方面的要求不得降低。对于教育行政部门来说,增强对民办小学教育质量,特别是师资、安全、卫生等方面的管理,刻不容缓。 教育界有关人士指出,当前对民办小学的规范不能只是停留在对办学硬件的要求上,一定要对民办学校的教学进行规范。引导民校树立以教育质量为立校之本,以办学效应为最大竞争资本的观念,重视对硬件和师资的投入,多在教学质量上下功夫,这才能从根本上杜绝恶性的“价格战”、“招生战”,民间办学才能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他还认为:“不能总是让那些违规民办学校先建起来了,然后再来规范,这样工作就会很被动,也不利于外来工子女的教育。我们应该着眼于未来,要有前瞻意识,做好一个民间办学规划。” 据惠阳区教育局提供的统计材料,区内共有民办小学27所,学生近1.2万人,平均起来每个学校不到500人,这说明现阶段民办小学的市场已接近饱和。但是,当前惠州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据有关部门预计,未来三年,惠州市外来工的需求量将以每年5万人的速度递增。因此,外来人员子女读书的需求将日益扩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必须未雨绸缪。 据了解,我国许多城市已经允许兴办经济型、标准化的外来人员子女就读的学校,如深圳就有这方面的规划。教育系统的一位资深人士认为,像惠阳区这样的外来工比较密集的地区也应走这样的路子,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举办外来工子女就读的公益性学校。政府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在执行国家有关政策的前提下,可根据惠州的实际,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外来工人口的界定和统计办法,完善教育成本分担机制,更好地推进民办学校的建设。 本报记者 李长虹 见习记者 凤飞伟 图: 位于淡水镇的一所民办小学,由于周围的小学设点过密,加上开办时间较晚,招生严重不足。图为该校门口的招生广告。李长虹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