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莫让农村小卖部成为假冒伪劣商品的集散地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16日19:16 新华网

  新华网石家庄8月16日电(记者李俊义)记者日前在河北省部分农村采访时发现,随着城市居民打假意识的提高和有关部门打假力度的加大,假冒伪劣产品逐渐成了过街老鼠,在城市无遁身之处,但却以“城市包围农村”的势态,大举向农村进攻,农村小卖店正在成为假冒伪劣产品的集散地。

  在威县章台镇郝家屯村一家小卖店中,记者看到了不少价廉但物不美的东西在销售。一种本县产的瓶装饮料,其包装设计和可口可乐包装极其相似,连名字都一模一样,但其价格却低得惊人,一瓶只卖5角钱。店主说,这种饮料批发只卖3角钱,他本人是不喝的。店主说,这些饮料就是在水里兑点色素什么的就行了。

  南宫市北户办事处孔家庄村一位李姓村民也开着一家小卖店,在他的店里,酱油是瓶装的,一瓶共3斤,仅卖1元钱。他说,他这里的醋、酱油还是好的,别的村里酱油、醋都是散装的,掺着水卖,生了白毛也不管。在柜台上,摆着一些小袋装的儿童食品,连出厂日期都没有,价格十分便宜。店主说,村里人不怎么关心卫生,越便宜越好。

  在农村泛滥的假冒伪劣产品囊括了吃、穿、用等各个方面。在涿鹿县保岱镇的一家小卖店里,销售各种名牌洗发水,价格只有几元钱。店主很明白地告诉记者,这里的洗发水都是假的,冒人家牌子的。在这个镇的集上,更是假货横行,记者看到,这里的“名牌”上衣只要几十元,一盘磁带只要2元钱,露天的各种食品更是便宜。

  事实上,假冒伪劣产品盛行农村并不是个别现象。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一季度对全省农村市场销售的6种食品进行了监督抽查,结果显示,商品抽样合格率仅为51.4%,是近年来农村市场监督抽查的最低点。

  假冒伪劣产品在农村盛行,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大部分农民购买力不强,产品质量意识差,价格高低往往是决定是否购买这件物品的第一条件,因此给了假冒伪劣产品可乘之机。二是农村监管力度不够,与城市打假相比,农村打假几乎是一个真空地带。有关专家说,对农村打假必须对症下药,不要让假货在不知不觉中伤害农民的健康。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球迷关注亚洲杯决赛
雅典奥运FLASH演示
赵薇邹雪纠纷
广州新白云机场图片集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话题-上海与城市榜样
可爱淘《狼的诱惑》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