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拉官腔与说官话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16日22:07 人民网

  网友:山海夫

  官腔与官话,存在于领导干部当中,是典型的官风表现。人们通常把官腔叫“拉官腔”和“打官腔”。“拉”就是拖着长音,矜持尊贵的样子,懒洋洋爱理不理,敷衍搪塞,全无诚心。有些官员就是这样对待群众的。“打”表现得更干脆,或心不在焉,或自以为是,拒人于千里之外。

  官腔表现的是干部作风。这种官腔只对下,对上是绝对不用的。对下,也就是对群众,这说明他和群众之间有一个距离。“拉”官腔拉的就是这个距离,表现在领导干部和普通群众的不同,地位不同,自然人的尊卑也就不同了。官腔表明官对群众是个什么态度,在他的心目中群众是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他的官腔越成熟越到位,就越说明他离普通人越来越远,官风也就越来越差,也就越想不到为群众办事为民服务。对群众来说,官腔是很难接受的,不知是一个软钉子还是一个硬钉子,它表现的是一个很强硬的等级和距离,无法沟通,无法接近,它除了表现官尊之外,就是让人走开,少罗嗦。

  官话与官腔是一理。官腔惟妙惟肖表现的是官态,也足以表现出是一个怎样的官。官话则更到位地表现了官风。不论是在什么样的场合,都不妨说官话。如果让我们在真话、人话、假话、鬼话中来辨别官话,就比较好认识了。官话最直接地可以用“假大空”三个字来概括。认识官话,还可以把台上讲的和台下做的两相对照。那些慷慨激昂的大道理,那些冠冕堂皇的表白,那些语重心长的训导,那些不着边际的呓语,听来如雾里云里。台上讲,台下嗤之以鼻。要证明官话和真话,不难,比如领导对下级对群众讲真话都是诚心诚意的,切实的,而官话就不同,那都是些空乏的大道理。上级对下级对群众还有一个典型的官话表现叫上“政治课”,用大道理来搪塞你,根本不解决实际问题。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球迷关注亚洲杯决赛
雅典奥运FLASH演示
赵薇邹雪纠纷
广州新白云机场图片集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话题-上海与城市榜样
可爱淘《狼的诱惑》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