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北航丑闻揭开高校招生腐败的盖子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17日08:26 沈阳晚报

  日前,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林惠青就“北航高招丑闻”表态:对于招生乱收费,教育部的态度是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违规的行政严厉处罚,违法的依法严厉制裁。不难发现,教育部和舆论关注的焦点再次指向高招违规收费。但笔者认为,高招过程中比违规收费更可怕的是:招生人员权力过大。

  招生人员在录取过程中自主权过大,是不争的事实。去年8月,媒体曝光海南大学艺术学院2002级美术系考生的头两名竟然几乎不会画画……该院美术系一位学生释疑:招生老师收了钱。在自主权可以蔑视程序的情况下,高招不出黑幕反是怪事。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招生老师”一手遮天的故事,北航高招丑闻当事人之一庞宏冰,能够“突破”程序规定,从北航拿到6名定向生的录取通知书,就是故事之一。

  在刚刚落幕的“第二届中外校长论坛”上,国外名校校长对中国的高考制度“垂涎不已”,原因就是全国统一高考客观、公平。统考对于高校而言,可以轻松获取录取依据;对于考生而言,可以获得一次公平竞争的机会。但这些校长们恐怕要失望了———在客观的高考背后,藏着主观性很强的高招。而对于考生而言,高考只是开始,高招却是结局。笔者很难理解:我们既然选择全国统考这种完全客观的筛选方式,何以在最后一环———高招过程中,又授予招生人员如此大的自主权?北航在公开招生事件进展时提到,已给相关考生寄去通知书。“相关考生”包括谁?报道说包括“李姓考生”。可是,“李姓考生”是否真正具备录取资格呢?北航当初确定招收“李姓考生”时,事件当事人之一高峰并未向北航提供“李先生”所在单位的推荐信,没有提供考生在某些方面如何优秀、值得增录的依据。也就是说,成绩低于录取线的“李姓考生”当初“获得”录取资格,从程序上并不合理。北航校长李未也承认:“这就是我们工作的失当”。但是,北航在“善后”时不问程序是否合理,而是默认了“既往决定”,不仅显得仓促,而且无法体现录取的公平、公正。通过这个看似很正常的“善后”,我们不难发现高招工作中“主观色彩”植根之深。不时曝出的作弊黑幕,并不能动摇公众对高考公平、公正的印象———因为高考是目前惟一可行的客观的评价方式。但是,一两次招生黑幕,可能就会让高招和高校长期背上“黑锅”———因为高招不客观、不透明。

  (据《燕赵都市报》)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球迷关注亚洲杯决赛
雅典奥运FLASH演示
赵薇邹雪纠纷
广州新白云机场图片集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话题-上海与城市榜样
可爱淘《狼的诱惑》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