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改革“不走回头路”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17日08:48 南方日报

  纪念邓小平百年诞辰系列报道

  1984年对于中国的改革开放,是至关重要的一年。虽然滚滚的改革春雷将特区带入一个崭新的天地,但还是无法阻挡指向特区甚至改革的质疑与批评。特区的发展,在“内外交困”中负重前行,特区的同志们迫切需要支持。关键时刻,小平来了,一句“不走回头路”,掷地有声。两次题词,更给了特区人信心。

  足迹

  小平两次题词 给特区打高分

  “广东不出三个月就得垮台”预言不攻自破

  20年前,小平在中山温泉宾馆后面的罗三妹山散步说出了“不走回头路”的名言。时至今日,人们只要一到罗三妹山就会想起小平的名言,就会感念小平给予的及时支持和关怀。

  争议沸沸扬扬,特区渴盼小平

  谈起小平首次特区之行的背景,时任珠海市市长的梁广大感慨万千。他说,当时特区内违法乱纪时有发生。特别是深圳和沿海一带有人和境外走私团伙勾结,走私猖獗。有人说,“深圳除了挂五星红旗外,其它与资本主义地区差不多。”还有人说:“广东这样发展下去,不出三个月就得垮台”。

  梁广大说,当时特区的同志缩手缩脚,出外省还被迫另走一条道;有的甚至不敢和外商握手,更谈不上接待外商。他也不得不以市长的权威强行派单,与外商谈合作。

  初尝改革甜头的特区,就这样被匪夷所思的批评和自身的无力困扰着。改革究竟该不该继续,未来该往哪个方向走?广东陷入了困惑。

  就在此时,“小平终于来了!”梁广大发出这样的感慨。“创办特区是我提出的、中央决定的,办得行不行,我这次来看看,现在不讲。”小平当时如是说。

  “他老人家不是没看到珠海

  ‘一穷二白’,但还是要说我们好”

  从北京南下广州,小平沿着开放的轨迹,走过深圳,途经珠海。到珠海时,当时的市委书记吴健民和市长梁广大都不好意思向小平汇报工作,你推来,我推去。最后还是吴健民作为书记,“命令”梁广大汇报。

  事隔多年,梁广大笑着对记者说,真的没有什么好汇报的。当时的珠海特区只有几平方公里,基础条件十分落后,用“渔民小镇”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整个珠海的年产值不到1亿元人民币,甚至不如南海的一个公社。国家给的开办费才2700万元,而珠海财政只有1000万元不到,干部工资都没有保障,有的干部甚至上山砍柴来贴补家用。不得已,梁广大从中国人民银行行长陈慕华那儿贷了10多个亿的款,并把这些钱用在供水、供电、通信、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上。而深圳的状况比之珠海也好不了太多。

  梁广大只好硬着头皮汇报,成绩没讲多少,牢骚发了一堆。小平一言不发,从头至尾面含微笑耐心倾听。

  参观结束,在吃晚饭时,珠海“蓄谋已久”的行动开始了,抱着试一试的心理,请小平题词鼓励。没想到,小平非常爽快地答应,来到桌子旁边想了好久,挥毫写出“珠海经济特区好”。

  看着这七个大字,梁广大胆战心惊:“我不知道我们好在哪里。”看着这七个大字,梁广大热泪盈眶:“他老人家不是没看到珠海‘一穷二白’,但还是要说我们好,实在是莫大的支持,是对特区呵护有加。”

  焦灼等待中,深圳盼来伟人题词

  听说小平给珠海题字了,深圳的同志怎么都不敢相信:不是说好不题词了吗?难道是因为深圳出了什么问题?”

  小平这次特区之行是先到深圳的,他在深圳只看少说,让大家心里发毛。提出题词的要求没有实现,就以为小平都不题词了。没想到他“厚彼薄此”。大家不甘心,赶紧追到广州,希望小平能给深圳打个“分”,看看及格不及格。

  当时已是腊月二十九,深圳人还在焦灼地等待。时任深圳市接待处副处长张荣回忆,第二天,他找到邓楠求救,迟迟不肯回去。邓楠“同情心起”,想了想说:“那我们将他一军,把纸墨准备好,他一回来我就同他说。”

  小平散步回来,看到桌上的纸墨,便问:“啥子事?”

  邓楠说:“老爷子,你到深圳参观几天都没有给题字,人家哪有心思过年?”

  小平听后笑了笑说:“这么严重?”

  小平走向办公台,拿起了笔,才写了几个字,粘住了。原来当时珠岛宾馆接待科副科长李天增提前将毛笔沾上了墨,蘸在毛笔上的墨粘结了。李天增重新添水研墨,换了张纸,小平一挥而就:“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落款日期是小平同志离开深圳的日子——1月26日。

  “不是收,而是放”

  看着小平的题字,深圳沸腾了,特区沸腾了。特区人5年来的努力没有白费也没有走错,这位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用自己的远见卓识给了特区人信心。

  事隔多年,所有的当事人与记者谈起来,都认为1月26日的落款日期充分说明,小平在深圳参观时已经给予深圳充分的肯定,也是对改革开放的肯定。

  广东省原省长梁灵光认为,小平同志首次特区行,也是“拯救”了改革开放。因为小平同志经过亲自“看一看”,深思熟虑高瞻远瞩,才提出了“不是收,而是放”的指导思想,掀起了沿海改革开放的新高潮。“不走回头路”,这是小平的决心,也是小平的气魄。

  经典

  “我从来不走回头路”

  “我从来不走回头路!”这句话已经成为小平第一次南方视察的经典,用中山市原市委书记谢明仁的话说,它代表了小平的坚毅与决断,也带给我们无限的希望和信心。

  1984年1月26日的罗三妹山,清晨散步的小平一路爬到了山顶,早春的南方,到处都是郁郁葱葱。谢明仁向记者介绍,小平登山过程中,有时环视四周,有时驻足远眺、若有所思。走到山顶时,当时的温泉宾馆总经理李晃叠说,再往前走,既要多花时间,山路又不大好走,是不是回去?

  小平听了,沉默了一下,然后一改平日的寡言少语,说了一句:“我从来不走回头路。”谢明仁向我们谈了他的理解:“小平同志不仅是说生活中的走路,更多的是说政治方向,是说中国改革开放的方向。他老人家创办经济特区,策划改革开放,深得人心,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没有理由走回头路。纵使前进道路上有什么困难,也不能动摇他老人家的决心。那些姓‘社’、姓‘资’,是是非非的鼓噪是不得人心的。事实证明,顺应民意的改革开放潮流是任何力量也阻挡不住的。”

  对那些受“左”的思想影响,担心政策有变,怕走回头路的人来说,听了“我从来不走回头路”这句话就像吃了定心丸。不久,这句话从中山传了开去,各地干部和群众无不欢欣鼓舞,坚定了改革开放的决心和信心,出现了加快发展的势头。

  变迁

  小平在蛇口参观时大喊了一声“好”

  从“试管婴儿”到140亿巨人

  1979年7月8日,蛇口。在这区区2.1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打响的第一声开山炮,拉开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序幕。

  1984年,蛇口迎来了小平的视察。时任蛇口工业区管理委员会第一副主任的王今贵感慨不已,“蛇口是一个小小的试管婴儿,是在小平的支持与鼓励下才走到了今天。蛇口人永远不会忘记小平。”

  蛇口“与全国潮流对着干”

  在早期的发展中,蛇口经历了太多的指责与质疑,“新租界、资本主义”的质疑接连不断。当时的工业区领导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王今贵举了一个例子:“上世纪80年代初,我们去参加交通部的一个会议。我就讲蛇口的招投标、讲实行定额超额奖励、自荐发奖等内容,结果下面哄堂大笑。原来大家把我当成了乡巴佬。当时全国正在批判奖金挂帅,而我还在提发奖金,分明与全国潮流对着干!蛇口也在那时被某些人称为‘资本主义’。”

  蛇口明天会怎样,特区的政策会怎样变化?谁都无法给出一个肯定的答案。“我们最怕的就是上边变了,只要中央不变,那我们就不会变。”

  而蛇口又是那么幸运,是小平的高瞻远瞩给了蛇口辉煌的今天。“听说小平这次来是不题字的,但他却首先给我们蛇口题下‘海洋世界’四个大字,乍一看没什么内容,但在当时的情况下却意义深远。”王今贵说。

  “一点权力”造就蛇口资产百亿

  小平曾经指出:“蛇口快的原因是给了他们一点权力。”

  蛇口的权力到底有多大?王今贵介绍,当时的蛇口工业区敢于精简机构,不搞上下对口;实行严格的经理负责制,企业定岗位、定成本、定利润;废除干部职务终身制,各级干部每年接受一次群众信任投票,票数不够者自然淘汰;允许员工和人才合理流动,……这些对当时的中国来说是不可思议的,这就是蛇口的权力。对这些“权力”,小平在蛇口参观时大喊了一声“好”!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央赋予了蛇口一个县级政权的权力。经济管理方面,蛇口管委会又分出一个管理局,实际上与管委会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小平在视察结束后,将蛇口工业区的经验推广到全国。“蛇口模式”也由此而盛。

  2003年,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有限公司的资产总额达到139.62亿,工业区业务内容涉及房地产、物流、高新技术等诸多方面,经营范围遍及全国,已经成为改革开放名副其实的小巨人。

  怀念

  小平来到深圳渔民村

  三次微笑三句话

  小平专列抵达广州后,稍事休息即前往深圳。由于来之前,小平明确提出了“不喝酒、不表态、不题字”的三不原则,因此本次特区行小平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显得弥足珍贵。

  全国第一个万元村——深圳渔民村前村长邓志标向记者回忆了小平参观渔民村时的三次微笑和三句话。

  邓志标说:“那时,我根本不知道小平要来,1月25日那天中午,当看到小平从中巴车中走出来时,我才知道原来是邓伯伯来了。他走出车门时,我喊了一声‘邓伯伯来了’,立刻迎了上去。”

  邓志标怎么也不会想到小平深圳之行的第一次微笑竟然是因为自己。时任附城公社党委书记的汤锦森向小平介绍:“这是渔民村的村长邓志标。”小平的女儿走上前来拍拍我的肩膀说道:“哈,原来我们500年前是一家。”小平立刻笑了起来。此为一笑。

  在参观渔民村和听取汇报的过程中,小平一直没有说话,但却用微笑对渔民村表示肯定,此为二笑。当汇报结束后,渔民村委书记吴伯森问“邓伯伯”中央的政策会不会变,这时,小平又笑了起来:“肯定会变,但只能越变越好。”此为小平在渔民村的第三笑。“越变越好”这句话也成为小平第一句表示肯定的话语。

  随后,小平感慨地说道:“如果全国农村都像渔民村这样,应该还要100年的时间。即使政策对路,起码也要70年。”这是小平所说的第二句话。临走前,小平同志说了最后一句话:“从今天的情况来看,证明我们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是正确的。”邓国标说:“这是小平对我们的肯定,也给了我们更大的信心,通过小平的微笑和话语,我们相信改革开放一定会坚持下去。我们也会坚持下去。”

  采访札记

  小平之“酷”

  伟人的魅力有很多方面,处变而不惊,决断而不专断,不一而足。在追寻春天故事的采访中,记者感受到一种不同寻常的伟人魅力。用现在流行点的词来形容,就是一个“酷”。在首次南方视察过程中,小平话不多,绝不轻易表态。不语和微笑,构成小平与众不同的“伟人之酷”。

  小平沉默但不冷漠。这是1984年负责小平住处服务工作的中山温泉宾馆服务员谢丽君对小平的评价。一个难得的机会将这个普通的服务员与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拉到了一起。“小平有时会问我一些比较琐碎的问题,聊聊家常,比如我多大了,在这里怎么样等等。这让我觉得很亲切,根本没觉得小平遥不可及。”

  诚然,对谢丽君来说,小平只不过是个稍微特殊点的酒店客人,至于别的她无需考虑太多。然而,对于特区的工作者们来说,小平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他们敏感的神经。

  小平的不语让特区人的心情分外压抑。“是我们做得不够好?特区的路子错了吗?小平对特区到底是怎么评价的?”当时的广东省省长梁灵光就曾发出过这样的疑问。

  小平说:“改革开放5年了,特区发展得怎么样,我就是要来看一看。”是的,在这位总设计师的心中,改革的信念是坚定的,但改革也一定会遇到困难,所以小平要过来看一看。困难坚决克服,经验应当推广,这是小平的选择。

  小平的不语又让特区人充满了崇敬,似乎一个伟人的泱泱风范,就应该如此表现。休息时小平话语不多,若有所思;听汇报时小平不作评断,表情示意;参观时小平健步向前,严谨不漏。这一切的一切,让特区人在倍感压力的同时,又充满了对未知的渴望。用原蛇口工业区管委会副主任王今贵的话说,这是一种无声的表达,也许当时还不觉得小平有多么伟大,但今天想起来却无比崇敬。小平的不语不仅不是否定,相反,是最大的肯定。

  真正让这些改革开放前沿的搏浪者们心潮澎湃的,还是小平的微笑。“小平不说话,但小平的微笑却让我们充满信心。”深圳渔民村村长邓志标始终忘不了小平对渔民村发出的三笑。中山原市委书记谢明仁也对小平在中山仅有的几次微笑念念不忘:“小平的沉默让我们感受到他的坚韧与压力,而小平的微笑则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干劲十足。”

  作为20出头的年轻人,笔者也许无法充分体会那些经历了多个时代的古稀老人对小平的感激与爱戴。但在采访中,这些当年小平首次特区行的亲历者,用无数的史料和激动的言语告诉笔者:高瞻远瞩、负重前行的伟人就是这样一步步走过来的。

  不语并不意味着沉默,微笑将动力带给改革。正像原蛇口工业区管委会主任袁庚在回忆往昔的一篇文章中写到的那样:“最初那盏古拙的灯泡,它纤弱的灯丝何时烧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真真确确留给了人们对不足的思索和对未来的希望。”

  本报撰文 本报记者 徐林 李静睿

  实习生 李颖 姚瑶

  摄影 梁伯权

  图:

  1984年2月,邓小平登上中山市罗三妹山。下山时,工作人员请他走原路,比较好走。邓小平说:“我从来不走回头路。”

  1984年1月,邓小平和杨尚昆、王震在南下广东的专列上听取林若等汇报广东情况。

  邓小平深入到深圳特区渔民新村,了解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情况。

  邓小平为深圳经济特区题词。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球迷关注亚洲杯决赛
雅典奥运FLASH演示
赵薇邹雪纠纷
广州新白云机场图片集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话题-上海与城市榜样
可爱淘《狼的诱惑》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