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老刘家吃老北京家常菜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17日11:13 新京报 |
老刘和夫人一个下厨做菜、一个迎客送客,夫妻二人一唱一和,把一个餐馆操持得井井有条。 搜食关键词 搜食目标:刘家大院 餐馆地址:美术馆旁蒋家大院胡同内 餐馆特色:老北京风味家常菜 餐馆名称解读:刘———刘江云与杨玉萍的第6(刘的谐音)家餐馆 家———处处透着家的味道,做的也是老北京家常菜 大院———四合院里的美食,门口没有招牌店堂是纯粹的老北京风格。 店堂是纯粹的老北京风格。 挂中国结的那扇门 刘家大院在三联书店西边,一条名叫“蒋家大院”的小胡同里。 采访那天下着倾盆大雨,一番周折之后找到了一条小胡同,但并没有路牌。还好有个人蹲在屋檐下躲雨,打听之下得知这便是寻觅之中的“蒋家大院”。 越往里进,越是泥潭,可不得已,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不深的胡同进去100米便是一个90度的转角,向一个路人询问“刘家大院”的位置,顺着指示的方向,终于看到了一扇挂着中国结的大门。 “刘家大院”其实并不算大,严格说来,只能算“小院”。 入得大门,正对面是一扇小门,顶上的葡萄藤是塑料的,但营造出的盎然绿意还是让人备感舒爽。红灯笼与葡萄藤相映成趣,耳畔还传来蝈蝈儿的叫声。 把餐馆开在家里 院子被主人整理得紧凑有序———外间错落地摆了3张桌子,两个里间整齐地码着些桌椅,墙上挂着的都是文人墨客专为刘家大院题的字画。当中一幅是著名漫画家丁聪题的“家乡风味妙不可言”,门上挂的是装帧大师张守义题的“装帧之家”。 院门口还栽种着绿盈盈的新鲜紫苏,“用来裹肉吃,味道绝好”,主人告诉记者。 刘家大院的男主人刘江云与女主人杨玉萍自1998年起便开始搞餐饮了。至刘家大院为止,正好是他们开的第6家餐馆,不知道这个谐音的“6”是不是可以算他们的幸运数字。 其实刘江云和杨玉萍开的每一家餐馆生意都很好,之所以不停搬迁,是因为家里有老有小,“老人要照顾好,孩子要教育好”,所以把店一次次地往家的方向挪,三环、二环、美术馆东街,最终将店开到家里。 他们之前在美术馆开的餐馆,是一家名为“来易来”的面馆。因为面的味道好,装修又别致,所以“来易来”赢得了在三联上班的文人们的喜爱,并称之为“老刘家的面馆”。 后来“老刘家的面馆”生意太好,干脆移师院内,这就有了“刘家大院”。 美味秘诀 家里做菜的美味奥秘 令刘家大院声名远扬的是这里地道的北京家常味。 翻开菜单,豆酱、芥末墩、烙馇盒、嘟鲜茄、白水羊头、炒豆嘴、炒麻豆腐……都是让老北京人眼前发亮的菜名。这些都是老北京人家里吃的菜,绝对的“家常菜”。 “老太太炒的菜” 在北京做家常菜的饭馆不少,这“刘家大院”怎么就能这么火呢? 据杨玉萍介绍,这里的家常菜之所以味道醇正,全因了有个“馋嘴的爸爸”,以及“因此做得一手好菜的妈妈”。 杨老太太手把手地教会了杨玉萍烹制这些菜肴,偶尔还从顺义过来看看女儿,还会一时兴起亲手炒几个菜。但这一时的兴起就会导致老食客们日后时不时地问:“老太太在吗?” “老太太炒的菜”,已经成为刘家大院的经典菜肴,成为“传说中”的美味。 菜里加了核桃油? 老刘基本可算是个不太擅言辞的人,所以大多情况是由刘夫人介绍的。现在刘夫人负责外联和大堂,老刘则是厨师,负责炒菜。 两口子闲下来便会研究菜的口味,怎么才能做到最好。比如有道菜叫“三分钟鲩鱼”,上火只能蒸3分钟。 大菜的细致就不提了,关键是调料和油也是秘制的,令所有的菜都有一种特殊的香味。记者回味了半天,大致猜出油里面有核桃油,但刘夫人笑而不答,只说没有那么复杂。 大院菜谱 鲜嫩:三分钟鲩鱼 15元 做好这道菜需要几个条件:1、必须是活鱼;2、鱼的重量必须是1斤3两;3、只蒸3分钟,时间长就老了,时间短鱼则不熟,这是经过反复摸索得出的经验。 由于普通的清蒸鱼上锅蒸的时间都在十几二十分钟之间,因此这道三分钟鲩鱼和普通清蒸鱼相比的确很鲜嫩。 清爽:熏干香椿苗 7元 这道菜刚端上桌时没有放调料,夹了一筷子就往嘴里送,吃起来淡淡的,香椿独特的香味在口中散开,很是惬意。当浇上刘家秘制的调料和油以后,调料的香味一下子把香椿的味道压了下去,但咽下之后那股香味又浮上来。 浓香:刘家茄子卷 22元 刘家茄子卷是刘家的自创菜。把瘦肉腌制之后,将茄子切得极薄,与入味的瘦肉卷在一起,再裹上鸡蛋下锅炸,炸完以后再浇上味道鲜美的浓汁,端上桌时这道菜还在“滋滋”响着。 这道菜要趁热吃,那时外面的鸡蛋脆皮糊很脆,里面的肉却很鲜嫩,还带着一点茄子的清香。这道菜分量比较大,每盘有10个茄子卷,人多的时候吃比较划算。 本版采写 本报记者廖若琳付娟 本版摄影/实习记者王建伟[ 责任编辑:李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