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系列报道)8.8万家民营企业活跃汕头经济舞台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17日11:17 大华网

  1980年,全省第一家私营企业———汕头市民生集团有限公司在汕头破土而出。我市民营经济得改革开放之先,历经20多年市场经济的洗礼,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挂靠生存到独树一帜,从传统型到科技型,迅猛发展,如今已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社会上有地位,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有实惠”,民营企业的老板们对邓小平倡导的改革开放政策无不存心感激。就拿汕头西陇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黄伟鹏来说,1983年,他们兄弟三人凭着一股创业拼搏精神,白手起家创办起“西陇化工”。21年的发展,“西陇化工”已从当初厂房仅2000平方米、年产值10万元飞跃到现在的生产用地8万平方米,年产值超3亿元的企业规模。他感慨地说:“没有改革开放政策,也不可能有‘西陇化工’的面世与发展。”

  目前,我市民营经济已初步形成电子信息、纺织服装、工艺玩具、化工塑料、食品医药、机械装备、包装印刷、音像材料八大支柱产业。至2003年,全市民营企业达到8.8万家,比2002年增加1.96万家;其中民营工业企业总产值725亿元,同比增长11.6%,占全市工业总产值78.5%,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在商贸、建筑、交通运输、农业等方面的民营企业也占了较大的比重。

  随着我市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民营企业的整体素质也相应提高,主要表现在:民营经济规模化经营步伐加快。现在,我市相当部分民营企业已经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正进入整体提升阶段,加快向规模化、集团化、生产经营现代化方向迈进。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更加重视技术创新,科研投入和科技创新。我市民营企业逐步重视开发名牌拳头产品,质量意识和名牌意识不断增强,全市商标申请量和拥有量在全省名列前茅,一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市场竞争力强的名、优、新、特产品蜚声海内外。近年来,各地民营企业逐步树立网络意识,加速信息化进程,进而实现网上经营。改革开放以来,汕头市民营企业充分发挥地处沿海,毗邻港、澳、台,海外华侨众多和特区辐射的独特优势,选择“三来一补”为突破口,从“三来一补”起步,通过补偿贸易、中外合资、自营进出口,逐步走上了发展外向型经济道路,如今更成为我市出口创汇的主力。目前,汕头具有进出口经营资格的民营企业已经达到了714家,2003年全市民营企业出口创汇12.50亿美元,占全市出口额的66%,尤其在纺织服装、工艺玩具和机电产品方面,出口比重较大。民营经济已成为我市外源型经济的重要支撑。1999年以来,民营企业吸纳社会就业20万人以上,安置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4936人,城镇待业人员6万多人。在扩大就业和再就业、维护社会稳定方面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我市许多民营企业家致富不忘报效社会、热心公益事业,在扶贫济困、捐资助学、修桥筑路、村镇建设等方面慷慨解囊。据不完全统计,1998年以来我市民营企业投入“光彩事业”的资金达3.25亿元,到贫困地区投资的有20多项,解决贫困地区1200多人就业,帮助150多户家庭摆脱贫困。目前我市已有640多位民营经济代表人士被选为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还有的进入各级工商联(商会)领导班子,在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报记者杨文兴(来源:《汕头日报》)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千张即时奥运图片报道
北航招生丑闻
机动车负全责遭质疑
奥运场馆瘦身风波
北京地铁美食全攻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购房租房经历征文
话题-上海与城市榜样
余秋雨绝唱:借我一生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