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头管理成体制之痛 大连寻求网吧治理新突破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17日11:33 人民网 |
网吧作为近年来出现的新产业,象雨后春笋发展起来,在它带来便捷沟通和快速信息传递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社会问题,特别是对痴迷于上网的未成年人,长时间地上网、浏览不良信息特别是色情信息,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网吧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全社会之忧:网吧还在接纳未成年人上网 前不久,本网对大连市部分网吧进行了暗访,发现一些网吧仍存在着接收未成年人上网问题,且不少网吧都有不良文化信息的现象;而刚刚结束的政协委员对大连市网吧无陪同视察总结会上,又有部分委员发现某些网吧仍在不法经营。 一个14岁女学生的家长对记者说:“孩子迷恋上网,把多年积攒下来的零用钱花光,就开始想出各种各样的理由骗钱上网,后来竟发展到离家出走,网吧真是害人呀。”一位中学教师告诉记者,她教的学生当中就有迷恋上网的,常常几天不上课,到网吧去找,网吧业主还帮着学生躲避老师。 网吧存在的种种问题,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构成了极大的危害。 网吧数量之忧:恶性竞争导致网吧之乱 据统计,大连市现有在册网吧1456家,这个数字竟然比沈阳还多250家!大连在册的网吧数量,相对于人口平均数已经超饱和了;同时还存着一些违法经营的“黑网吧”。 在网吧数量供大于求的现实面前,网吧之间必然要开始恶性竞争。在利益的驱动下,出现违规现象并不奇怪,特别是接纳未成年人问题,因为未成年人群是网络消费的主要群体;有些网吧甚至通过传播色情信息来招徕顾客,已经成为社会公害。 面对社会各方的谴责,网吧业主和从业人员也有自己的“无奈”。某网吧网管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有些人来上网就指定要浏览一些‘带色’的网站;未成年人想方设法要上网,老板要求经济效益,我夹在中间也很难办。而且现在的上网卡是通过身份证办理的,而有些孩子16岁就能拿到身份证,再加上现在的孩子长得成熟,16岁和18岁很难分清。” 某高档网吧业主说得更“实在”:“现在网吧投入太大了,房租、设备、人员,再加上每月的通信公司的费用和文化、工商等部门的费用,想维持下去一定要实现高额的利润。网吧之间的竞争很激烈,如果我一家严格遵守各种各样的规章制度,那我的网吧只能关门了。” 文化场所管理之忧:多头管理的体制之痛 治理网吧市场的呼声越来越高,成效不大,症结在哪? 据大连市文化稽查大队的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他们先后三次对全市网吧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又聘请了各届人士近千人担任网吧义务监督员,开通了24小时举报电话。1—7月份,对全市网吧进行了六次大规模的集中执法行动,共出动1218人次,检查网吧5400家次,处罚违规网吧415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网吧是流动性很强的场所,随时随地都可能存在着问题,而我们只有34个人、两辆车,要保证管好每一家网吧,对我们来说也是很难的。”这位负责人如是说。 据了解,现在网吧的管理体制是“多头管理,综合执法”,文化、工商、公安、消防等几家并存联管,这样的体制具有很大的弊端:文化部门查到了黑网吧,得通知工商部门来查处,发现了网吧违规,只能吊销文化经营许可证,吊销执照还得由工商部门来查处;网吧内出现打架、登录黄色网站等情况,又归公安部门管理……如果对网吧进行集中治理,需要若干个部门联动。这样庞大的临时性联合执法队伍,难免会有几个意志薄弱的,走露了风声自然也就难免了。所以,治理网吧之乱不是哪一个部门的责任,而是所有部门的共同责任;大家都有责任,到头来谁都负不起责任来。 那么网吧到底该不该存在呢?一位小学校长提出了这样的建议:现在教育体制改革了,学校都要求学生自己收集信息。而大多数学校都存在着微机室相对紧张,微机老化等种种问题,早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而大多数学生也不能实现家庭上网,未成年人天生的好奇心理导致了他们上网的需要。要正确的引导学生上网,就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个能健康上网的场所。 大连市文化局的一位负责人表示,大连市文化局正在为建设网吧市场的良好秩序做着积极的努力,并为解决未成年人的上网需求,大连市文化局联合少儿图书馆成立了“学生园地”。现在上海等城市针对网吧超时营业的现象,已开始了午夜统一断线的作法,有些地方还设立了网吧监管平台,大连市文化局也正在积极筹备,当然要想把工作做好,还需要市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人民网大连8月17日电人民网大连视窗记者王科、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