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负责人收入是职工13倍多,贡献是职工多少倍?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18日05:10 中国青年报 |
国资委副主任李毅中在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表示,统计显示,中央企业职工年平均收入从2002年的1.97万元增加到2003年的2.4万元,负责人收入从2002年的25万元增加到2003年年初的35万元,高于职工收入增长幅度,后来虽然有所调整,降到32.5万元,但差距仍然超过12倍,达13.5倍。(8月14日新华网转自《法制日报》) 看了这则报道,我为能够把中央企业收入分配包括经营管理者收入状况进行公开、接受群众监督而叫好。但我有一个疑问,那就是中央企业负责人收入不断增加,2003年已经是国企职工平均收入的13.5倍,那么,中央企业负责人对于企业的贡献率到底是职工的多少倍呢?其贡献率与其收入水平相适应吗?其贡献率与职工的差距和其收入与职工的差距是否成正比?可以说,许多职工不是不愿意国有企业的负责人工资高一点,而是不满意工资高上去了,而付出并没有增加,效益并没有提高,并没有给职工带来实惠。说实话,国资委公开的中央企业负责人的年薪,仅仅是工资表上的,不包括其职务消费、公款消费,不包括其无偿配备的轿车等消费部分。如果包括这些,可是说远远不止职工的13.5倍。过去有人曾经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地市级正副行长(处级)包括工资(只按年薪5万元计)、福利、职务消费、公车使用以及司机配备和电脑以及其他办公设施(许多都是浪费的)等等所花费的费用进行过估算,大概一年需要花费将近50万元才能养一个行长。这么大的消费,与其贡献率相比根本不适应,并且待遇与职务消费还在年年增加,而贡献率增加却不是十分明显。一些企业为何热衷改制?因为只要一改制,企业责任人就可以名正言顺、理直气壮地拿到高工资、享受高待遇。企业翻了个牌,管理人员还是原来的管理人员,工资待遇却翻了十几倍甚至几十倍。这是职工以及社会对年薪制和过快拉大企业负责人与职工收入差距不满的主要原因。 因此笔者认为,在公开中央企业负责人收入情况,特别是与职工收入差距情况的同时,必须公开中央企业负责人的贡献率、付出情况。包括企业原来状况,现有负责人到任后的改变情况,亏损企业的扭亏增盈情况,盈利企业的利润增长情况,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情况,职工工资福利的增长情况等等。让职工,让全社会来评价一下,这些国有企业负责人是否应该拿这样高的工资,是否应该享受这样高的待遇。同时,加强监督管理,逐步建立有利于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激励约束机制,尽快建立企业发展的评价机制,特别是企业负责人任期目标责任制机制和任期内贡献率、政绩评价、考核以及监督机制等等。最后,必须改变目前的国有企业负责人选拔机制,由任命制改为公开选拔制以及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制。这样才有利于建立起责权利相结合、相统一的用人机制。只要企业发展,给国家做出了大的贡献,给职工带来了实惠,就是企业负责人工资再高,职工也感到是应该得的,职工和社会才没有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