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农民增收再添一把火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18日08:15 扬子晚报 |
今年上半年,我省农村经济形势喜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出现4个“多年少见”,即扶农政策之优惠多年少见,农业生产形势之好多年少见,农产品价格之高多年少见,农民增收幅度之大多年少见。 不过,当前仍存在一些影响农民持续增收的不确定因素。如农资价格上涨较快,而粮价继续上行较难,自然灾害特别是病虫害和动物疫情对农民增收影响依然存在,劳动力转移数量继续大幅增长的空间有限。面对新的形势,下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如何为农民增收再添一把火?近日,省内有关部门负责人及专家在深入调研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对策。 鼓励农民大胆创业,增收致富 分析我省农民收入结构,纯农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越来越低,在收入较高的苏南和苏中部分地区,工资性收入已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和稳定来源,资产性收入增长潜力也十分巨大。在许多市、县,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第二、三产业,这主要归功于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应鼓励广大农民大胆创业,扩大就业,增收致富。 目前,我省不少地区已着手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有一定资金积累、有一技之长的农民投资兴办实业,特别是兴办农业企业,并在项目、资金、科技、服务上给予优先支持,让农民兄弟在创业中致富。先行一步的苏州、无锡市把鼓励全民创业和实现农民充分就业,作为增收工作的主要措施来抓。可喜的是,随着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普遍增强,苏中、苏北不少地方近来也出现了农民争相创业的好势头,大批农民正从前几年的打工者变成创业者,以各种创业形式当上“老板”。专家们认为,各级政府应顺势而为,在广大农村把“全民创业”的口号叫响,鼓励更多农民跳出农业忙增收,向二三产业要效益。 为农民增收创造更宽松的政策环境 今年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得益于国家的一系列好政策。而要保持这种增收势头,则需要全社会共同营造一个有利于促进农民持久增收的更加宽松的政策环境。 今年,中央和省里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对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产生了很大作用,但有的政策不配套、不完善、不具体,落实不到位,如解决不好就可能影响农民持续增收。如农村贷款难、为农产品开通绿色通道、扶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等问题,并没有真正得到解决。如苏州吴中区东山镇莫厘村干部反映,以前村里茶农销售茶叶开票只交4%%的税,自从村里成立了茶叶股份合作社和茶叶公司,将一家一户的青茶收购后加工出售,就要交7.25%%的税,上半年仅税就交了20多万元。村民们说,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直接带动农民增收的,在税收政策上应给予一定优惠。 从事关农民持久增收的政策来看,目前农民最满意的是粮食直补和良种补贴政策,农民们期盼为他们落实更多更好的增收政策。当务之急是,在创新农村金融体制、建立农业保险制度、探索集体非农建设用地进入市场、增加“三农”投入、加强农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应抓紧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措施,并确保政策不折不扣落到实处,让农民得到更多、更长久的实惠。加大城乡统筹力度,为农民增收撑起“保护伞”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要确保农民持久增收,必须进一步加大城乡统筹力度,为农民增收撑起“保护伞”。近年来,经济相对发达的苏州、无锡等市加大城乡统筹力度,在涉农税费及各类社会保障方面,基本做到了对广大农民只予不取,农民从减负和增收两头得实惠。专家们建议,当前各地应对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借鉴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抓住统筹城乡就业、统筹城乡国民收入分配、统筹城乡规划、统筹城乡社会保障等重点,明确具体思路,提出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并积极实施。农民负担减轻了,生活有了保障,在彻底解除后顾之忧后,他们就业、创业的步子就会迈得更大,增收的信心就会增强,增收的实效也会更好。陆剑 陶玉顺(新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