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传承与变异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18日08:37 光明日报

  当下学界对电视艺术美学的研究主要是对其进行宏观的理论构架,或者是对某一具体的艺术品种进行单独研究。后者如电视剧的美学问题探究,而对电视剧又按题材划分进行总结和阐述;除此便是对纪录片情有独钟,年轻学者的研究视野也大都框定在这样的领域之中。这些对电视艺术美学的理论建设都很有意义。然而,它多少忽略了对其他电视艺术品种的美学关注。因而,当下的电视艺术学研究视野显得较为狭窄,研究也只停留在外围的宏观理论搭建上,少有穿透到电视艺术美学研究的内核。而真正科学的电视艺术美学学科建设,只有在全面、协调、深入地研究了各类电视艺术品种的美学属性的基础上,才能综合、归纳出具有普泛意义的电视艺术美学特质,进而完成这一新兴学科的理论建设。

  实际上,对电视艺术美学的研究一直借鉴了文艺美学、戏剧美学和电影美学的理论资源,有时候甚至觉得很难摆脱它们的理论束缚。我们期望着能够寻找到电视艺术美学独自的理论建构,但当另辟蹊径时,所遇见的理论尴尬又是那样地实际:在众多的电视艺术批评和评论文章中,几乎清一色都是文学式的研究视角和方法,甚或是公文式的经验的总结,这与电视艺术美学的理论提升相去甚远。那么,电视艺术美学研究应该是什么呢?电视艺术是以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画造型运用审美思维把握和表现世界的屏幕艺术形态。我们在研究电视艺术创作美学的同时也不能忽略电视艺术的传播美学,两者共同构成电视艺术美学体系。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那场关于电视是不是艺术的讨论中,电视理论工作者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捍卫了电视艺术独立的学术地位。但是,由于过于强调独立的艺术品格,很多理论工作者割断或忽略了与文学、戏曲、戏剧、电影等传统艺术形态的关系,发展到现在,他们也还没有注意到这样的理论忽略所带来的上述美学研究上的尴尬,而实际上其理论资源多半是从传统艺术学科而来。

  对于电视艺术美学的纯理论思考,当下的学界更多地集中在热门的电视剧和纪录片美学研究,而电视艺术的其他形态也亟待进行美学理论研究。众所周知,在电视艺术样式中,发展最快、最成熟的就是电视剧,其次是纪录片。实际上纪录片发展的历史最早,但其作品却没有电视剧来得丰富。在理论研究上,纪录片却比电视剧较趋成熟,而且几乎形成了一个自恰的小系统,这也是比较有意思的一个现象:纪录片传播的渠道很窄,与观众见面的作品并不是很多,但是,理论的繁荣与作品生存艰难构成明显的反差。其他电视艺术样式发展不容乐观,电视小说、电视散文、电视报告文学等艺术样式的作品少有在荧屏上出现,其美学上的创新也几乎乏善可陈。栏目化的电视节目制作和编播格局使得这些弱势节目样式的发展空间更为狭窄。除了少数的综艺栏目播出电视文艺节目之外,其他栏目各立山头,占据了电视播出的不同时段。而综艺栏目所播出的电视文艺样式很杂,观众只能走马观花地欣赏,这样的传播是不利于某种艺术样式的规模发展的。对于发展不平衡的电视艺术样式,我们应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及时调整,有针对性地进行政策扶持。如果仅凭收视率来衡量,这些节目样式无法保持一个较高的收视率。但是,任何一种传播工具,它都必然地承担着传播人类先进文化的义务,电视也不例外。因此,在遵循经济杠杆调节电视节目形态生存的同时,也应该适当进行宏观调控,扶持和发展文化含量高而经济回报较低的电视节目。

  有鉴于此,我们试图从电视艺术与传统艺术之间的形态传承与变异来研究电视艺术美学特质问题,这就必须建立这样一个理论预设,即承认电视艺术与传统艺术形态之间存在着的传承关系,承认电视艺术的主体构成是对传统艺术形态的继承和创新,其美学特征也是一种衍生关系。这就意味着与前辈学者所努力要改弦易帜并将电视艺术强调为独立艺术形态的理论有所冲突。须知,现代化的电视传媒与源远流长的文学艺术各门类结缘,产生新型的名目繁多的电视艺术品种,为弘扬民族优秀文化计,理应把宗旨定在强化、张扬与之结缘的那门文学艺术样式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形成的至今仍有生命力的审美优势,而不是去弱化、消解这种审美优势。当然,结缘中必有交融、整合,而交融、整合中必然产生新质,这便是创新。无传承便无创新,只传承无变异生命便停滞,创新便无从产生。实际上,除了像电视剧、纪录片这样相对成熟的电视艺术样式之外的其他艺术样式,诸如电视小说、电视散文、电视报告文学、电视音乐、电视戏曲等,他们事实上都主要还在传统艺术形态的范畴之内。如果它们还只是停留在照搬传统艺术的模本,而不从电视本体出发进行创造,我们所期待的美学意义上的突破就要落空。

  对于这样的艺术形态改造,学界曾经给了一个恰当的概念——“电视化”,即对传统艺术形态的“电视化”。我们试图研究各种电视艺术形态的传承与变异问题,与“电视化”异曲同工。只是“电视化”这样一个笼统的概念,主要从电子技术上去讨论问题,形成一定的经验总结,并没有做理论的阐述,更没有提升到美学的高度。研究由形态变异而发生的电视艺术美学变异可以包容“电视化”所探讨的诸种问题,即传统艺术形态“电视化”后在美学上发生了什么变化,保留了哪些传统美学特质,衍生了哪些新的美学特质?我们希冀从这样一个具体的角度切入电视艺术美学的内核,在理论上阐明电视艺术与传统艺术之间的传承关系,进而阐明电视艺术美学与传统美学之间的关系,逐步寻找到电视艺术独特的美学特征,并由此寻找出各种电视艺术形态间发展不平衡的原因,提出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中国特色电视艺术的战略性建议。我们研究电视艺术美学变异不仅仅是从技术层面去探讨,而是将其延伸为三个层次:1、创作主体与欣赏者的审美感觉变异;2、摄像机介入从电视技术层面带来的美学变异;3、各种艺术形态遵循本身发展规律所呈现出来的美学变异。

  在过去的理论构想中,我们所考察的电视小说、电视散文等电视艺术都还常常只停留在原来艺术形态的层面上,遵循着原来艺术形态的美学原则,因为不少作品的电视艺术本体的美学创造并没有做鲜明的突破。因此,必须丰富实践,不断创新,才能为建构具有独立品格的中国电视艺术美学奠定坚实的基础。总之,我们研究从艺术形态变异而引发的电视艺术美学变异是试图让人们认清电视艺术与传统艺术的唇齿关系,并从意识上树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生态的观念,在创作实践中促成电视艺术样式间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从而提升荧屏的文化品位,发挥电视媒体传播人类文明的重要作用,使人们的审美情操得到陶冶,审美水平得到普遍提高。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千张即时奥运图片报道
UC音频直播奥运赛事
奥运场馆瘦身风波
北航招生丑闻
机动车负全责遭质疑
北京地铁美食全攻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购房租房经历征文
余秋雨绝唱:借我一生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