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广东的奥运冠军劳丽诗生下来就是跳水的料(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18日11:00 广州日报大洋网 | ||||
1987年12月12日,劳丽诗出生于广东湛江市一个普通家庭里,父亲劳诚是一名木匠,母亲李凤美则是一名临时工。在劳丽诗来到这个世界之前,这个家庭已经有3名男孩了,女儿丽诗的出生,让劳氏夫妇欣喜若狂,不过,他们做梦也没有想过,中国跳水界一颗新星从此冉冉升起…… 五岁学游泳差点出意外 劳丽诗长到5岁的时候,大哥劳永就、二哥劳永乐都上了小学,6岁多的三哥劳永毅也进了湛江市业余体校学跳水。出于安全考虑,忙于生计无暇照顾子女的李凤美提议永毅去体校的时候把妹妹也带上,好有个照应。 为了避免劳丽诗跟哥哥去学跳水时发生不必要的意外,李凤美决定先教劳丽诗学游泳。在一个周末的下午,李凤美带着当时又瘦又小的劳丽诗来到湛江市游泳场。李凤美帮女儿穿好泳衣后,便转过头脱掉自己的外衣准备下水,谁知,就在她转身的一刻,突然传来“咚”的一声,李凤美回头一看,吓得叫出声来———小丽诗跳进了两米深的游泳池。李凤美立刻跳下去把女儿捞了起来,这时的劳丽诗已经喝了几口水,不住地咳嗽,但还“咯咯”地笑。李凤美再三叮嘱小丽诗“在一旁站好等妈妈一起下水”后,转身取出救生圈准备给女儿套上,这时,再次传来“咚”的一声,劳丽诗又自行跳下水了,李凤美站在池边哭笑不得地看着女儿在池里不住地抓扒,尽管还在不停地喝水,但小小年纪的劳丽诗并不畏惧这两米深的池水,她与水仿佛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亲近感。果然,不消一两天,劳丽诗已经能够在水里畅泳了。 为学跳水每顿吃两碗饭 看到女儿那么快就能学会游泳,劳诚和李凤美都比较放心了,于是小兄妹每天便结伴去湛江体校。开始,哥哥学,妹妹看,但没过几天,劳丽诗耐不住了,嚷着也要学。体校老师看她机灵可爱,身体素质也比较符合要求,于是就尝试着教她一些基本动作,没想到劳丽诗的接受能力非常强,当天很快就掌握了。傍晚小丽诗一回到家里,便向父母“申请”学跳水。 当时,劳诚和李凤美都不赞成女儿学跳水,他们觉得,跳水是一项意志与能力兼备的运动,过程之艰辛是难以估计的,普通男孩子都未必能承受得起,更何况是瘦弱的小丽诗。于是,他们软硬兼施试图劝阻女儿,但是,性格倔强的劳丽诗已经深深地迷上了跳水运动,她死活不肯放弃。情急之下,李凤美想出了最后一招:如果劳丽诗能保证每顿吃两碗饭,那家里就同意她学跳水。原来,劳丽诗长得瘦瘦小小的,自幼身体就不是十分强壮,每顿只能吃大半碗米饭。父母的许诺让小丽诗从此在饭桌上“发奋图强”,她每天都依时地完成两碗米饭的“任务指标”,吃完还乖乖地等待爸爸妈妈颁布“最高指示”。这样,一个月过去了,劳丽诗非但没有打消学跳水的念头,而且身体也比以前壮实,劳诚和李凤美看到女儿如此坚定,只好同意她与哥哥一起学跳水。 曾经打过一次“退堂鼓” 学跳水超过10年,劳丽诗也曾经萌发过退意。一次,她发高烧,中断训练达一星期之久,病愈后,她突然跟母亲说:“妈妈,我不想练了,我落下那么多训练课,回去练一定是很辛苦的,我怕。”深知女儿性格的李凤美知道这只是劳丽诗一时的气话,于是将计就计,说道:“好吧,我和爸爸早就想你不练了,既然你现在没有毅力坚持下去,那就算了。”好强的劳丽诗一听,立刻反悔了:“不,我再试试,不行再回来吧。”李凤美这时语重心长地对女儿说:“如果想学跳水,就要学到最好,如果不想学了,就专心读书,无论是跳水还是读书,能争第一的,就不要拿第二。” 唯一一次停练危机就这样被李凤美三言两语化解了,而这也是劳丽诗练习跳水近10个年头以来唯一一次打退堂鼓,自那以后,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她都咬住牙关挺下来。 第一次出省大哭了一场 李凤美告诉记者,尽管劳丽诗是家里的老四,一出生就有三个哥哥疼她,但她从小不爱撒娇,更不爱哭。懂事以来,在李凤美印象中,劳丽诗只哭过一次。 那是1999年,劳丽诗被选送到清华跳水队集训一年。这是劳丽诗第一次离开广东省,只身到遥远的北京生活。李凤美不放心女儿,于是亲自把她送到北京。把女儿安顿好后,李凤美便启程离开。在临别的一刻,一向坚强的劳丽诗突然泪流满面,她依依不舍地抱着妈妈,毕竟是第一次与家人离得那么远,才12岁的她还是感到无助与孤单。看到娇小的女儿在自己怀里号啕大哭,李凤美的心都碎了,两母女在车站抱头痛哭,路过的行人都以为发生了什么悲剧。在火车的鸣笛声中,李凤美不得不踏上火车,她嘱咐女儿,在清华跳水队这个冠军队伍里,一定要刻苦训练。不管怎么样,家里永远支持她。“那次我都大吃一惊,因为女儿从来没有在我面前这样哭过,她从小就是自己照顾自己,因此比同龄人都坚强。自那一次以后,她再也没有哭过了,在北京的训练又让她成熟了不少。”李凤美说。 习惯了晚上10时多就睡觉的劳诚和李凤美昨天熬了个“通宵”,两夫妇被请到了湛江市体育局的会议室里与当地的领导和电视台记者一起观看电视直播,被问到通宵不睡是否很辛苦,劳诚和李凤美不约而同地回答:“多辛苦都值啦!”还是当妈妈的老实:“多少人想熬这种通宵都没机会呢!”当父亲的则在一旁补充道:“这样的通宵我愿意多熬几次!”本报记者杨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