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警惕“下海官员”数字化递增趋势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19日00:13 红网

  据《中国青年报》8月17日报道,截至2003年7月,通化市共有141名干部下海,其中,辞去现有职务和公务员身份到企业工作的16人,占11.3%;按照《公务员管理暂行条例》规定,工龄满30年后,主动要求辞去领导职务,提前办理退休手续,到企业工作的34人,占24.1%;享受市委、市政府制定的“鼓励干部下海的优惠政策”,离岗后,受聘到企业帮助工作的91人,占64.6%。

  官员下海事件愈演愈烈,套用一句口头禅“今天,你下海了吗”来形容当前辞官下海热,是个很贴切很形象的比喻。虽然国家有关部门明确要求各地不得搞公务员“带薪下海”,但仍阻挡不了他们弃薪下海的“创业”激情。(还有一个就是当地政府的鼓励措施。)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公务员下海就不曾间断。从庞大的统计数字上管窥官员下海,是否就真的带动了企业的成长?这疑问至今仍未冰释。

  据知,吉林省榆树市去年3月就有1339名干部离开原工作岗位“下海”经商。笔者记得几年前国家有明确规定,退休、离职的政府官员若干年内不许从事企业经营活动。而且《公务员暂行管理条例》对公务员下海也是明文禁止的,遗憾的是它只规定了不应该这么做,却没有制定出具体的惩处办法,还没有上升到法律的高度,对公务员下海缺乏硬性约束力。故此,出现官员下海热是必然的趋势。

  笔者承认,官员辞官下海,未必一定就有问题,而且也自有其正面意义。但官员辞官下海的数字化衍变,呈逐年递增趋势已逐步成为常态,我担心难免会导致泛滥成灾的堪忧结局。他们既然在官场上政绩卓越,为何不继续甘当人民的公仆,反而辞官下海,这又是哪家子的逻辑?

  大批量官员下海,必定潜藏着某种隐忧。笔者想知道,在他们离任前,政府是否接受了百姓对准备离任官员在任时的情况进行质询和监督?当人们对官员辞官下海行为的所有正面期待都将落空时,官员有可能以辞职下海为纽带,政、商打通,沆瀣一气,从而滋生腐败的温床。其实,下海官员大多数以机构精简为由只是个假象,有能力“下海”者,很大程度上本身就是政府部门的骨干分子。只有那些掌握足够资源的官员,才有可能心安理得地从“下海”中获得预期的经济回馈。他们能有效借助自己掌握的公共资源,实现一个集团利益化从而达到个人利益化,途径远比其他人要强得多。这正是他们备受企业夹道欢迎的一个重要因素。

  “官员下海”本不是什么新闻。但“官员下海”的数字化递增趋势,笔者认为有必要控制和规范,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百姓,对大批量官员下海而可能带来的潜在忧患预设几道防线显得很有必要,莫要等问题严重之后,再做事倍功半的“补牢”之功。(稿源:红网)(作者:黄春景)(编辑:徐志频)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千张即时奥运图片报道
UC音频直播奥运赛事
奥运场馆瘦身风波
北航招生丑闻
机动车负全责遭质疑
北京地铁美食全攻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购房租房经历征文
余秋雨绝唱:借我一生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