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主管书记在劫难逃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19日10:34 今晚报

  “亢之亢之,元元党国。一代报人,高山仰止”,这是吴冷西为《王亢之纪念文集》的题词。中共天津市委书记处书记王亢之,确是资深的“一代报人”。记得在“文革”以前,河北省委一次邀请彭真在市人民礼堂为省、市干部讲国际形势。彭真开头说,我今天主要是讲基本观点,不讲更多的资料,讲资料不如王亢之掌握的多。当时,王亢之正坐在台下前排。原来王亢之于1947年调《晋察冀日报》任总编辑,邓拓任社长,彭真亲自领导报社工作。当然彭真那样讲是自谦,那天他没有任何提纲,站着滔滔不绝地系统地讲了两个小时,令人敬佩。

  正因为王亢之的这种经历,50年代初期当了市委宣传部部长,之后又当了主管宣传文教的书记;也正因为他位居这个岗位,从“文革”一开始就成为被批判的重点。早在1966年5月至7月华北局工作会议上,天津组除了重点揭发批判胡昭衡、白桦同志以外,亢之同志也是受到揭发批判的重点。在8月市委工作会议上,王金鼎被公开点名批判以后,亢之更成为重点,因为“上纲上线”,“上挂下连”,他是主管书记,是逃脱不掉的。

  有些人揭发王亢之一贯右倾,包庇右派。有的主管文艺工作部门的人员揭发,1959年以来,有关部门审查了方纪同志的作品,发现有问题,写了报告报王亢之。王却说,方纪写了好多好的作品,为什么不汇集?光汇集有问题的作品。以后又继续审查,报王亢之后都没有下文。1959年,有关部门审查了《新港》杂志的栏目“自由谈”,发现有“右派文章”,报告王亢之,他没有答复。有关部门向王亢之报告,某作家写了大量杂文,是“漏网右派”,他也没有答复。1960年春,天津市开会传达1959年底北京召开的文艺会议,学习了毛泽东《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批判了方纪、王昌定等数位作家,有关部门提出要不要写批判文章发表,王亢之不点头,只是讲“党史”,说“不要残酷斗争,无情打击”。有人还提到,有的工人对孙犁的小说写了批判文章,请示王亢之,他不答复。之后,发现“苏修”的刊物转载了《铁木前传》,又向他反映,他仍不答复,还质问:“你们的消息从哪里来的?有根据吗?”还说孙犁有压力了。周谷城在《新建设》发表了一篇文章,有人写了一篇批判文章。有关部门请示王亢之,他说周是全国有影响的人物,天津不能批判。王昌定给王亢之写了一封关于同志称呼的信,亢之批示刊登市委党刊《天津工作》。由于由办公厅负责编印党刊,给我印象很深,反响也不错。本来市委有这个称同志的传统,没有对亢之称王书记的,熟人还称他为“老亢”。记得有一次万晓塘同志在晚上参加我们的党小组会,人们都称他为晓塘同志,没有人称万书记的。在党刊上发表这类信有什么问题呢?可是却有人说,关于同志称呼问题,中央早有通知,王亢之为什么要发表受过批判的王昌定的信呢?这是“反攻倒算”!

  有人写了一篇批判文章说,“《四郎探母》与《将相和》是修正主义”。有人揭发亢之对此十分不满,1963年在一次会议上对这一观点进行批评。他还于1964年在一次会议上说,舞台上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很多,但也不都是反社会主义的。如《梁山伯与祝英台》、《将相和》,不是社会主义的,也不是反社会主义的。有人揭发批判说,对于作家协会的工作,王亢之要求一是出作品,一是出人才。作家要有广泛知识,画家要行万里路,批评各级党委“重官不重学”(意思是重视干部,不重视艺术家)。并批判这种说法的根本错误就是反对突出无产阶级政治,把文学艺术引向资产阶级的道路。

  有人揭发批判,王亢之曾提出办晚报要“雅俗共赏”,欣赏“文人办报”,实际上要把报纸办成资产阶级的报纸。王亢之在1961年文艺座谈会上讲道:“好好办刊物,把出版社抓起来,加强对作品的讨论,用社会方式扩大影响,搞得活泼一些。”这样说有什么问题呢?有人却说这实际上是提倡资产阶级自由化。这些都是当年的揭发批判材料,是亢之“右倾”的铁证。现在看来,这种“右倾”在那个时代是难能可贵的。市委工作会议上,对亢之的地主家庭出身也是批判的重点问题。亢之在青少年时代在北京读书,“一二·九”运动时,第一批参加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他家是深泽县有名的大户人家,被称为“王宅半边城”。王氏家族于20年代相继破产,开始分化。到了王亢之这一代,家中已经没落,大片田地变卖,只留下一所三套院老住宅和几亩园田。亢之的父亲也是读书人,过去一直在外工作,晚年住在亢之这里。有一次我去亢之家时见过他的父亲,和他说过话,是个知书达理的老人。亢之对父母(继母)很好。会上却有人揭发批判亢之供养两个不劳而获的剥削阶级分子。难道共产党员就不能孝敬父母吗?

  从市委工作会议以后,亢之就被停止领导工作,在家写检查。至10月又恢复工作,至1967年1月18日,天津市委彻底垮台。我最后一次见到王亢之是在1967年冬天,那时得知他要参加革命委员会的工作,可是他却持悲观的态度,说自己在天津长期管宣传文教工作,能顺利过关吗?说此话时脸色异常阴沉。果然如此,几个月后,1968年2月,他被江青诬陷为“日本特务”、“深泽县叛徒集团的头目”,被迫害致死。“目有昧则视黑为白,心有蔽则以薄为厚”(苏轼语)。那个时代,在“左”倾思想统治下,真是黑白颠倒了。看看当年市委工作会议上对亢之的揭发批判,根本不是什么错误,而正是值得称道的优点。亢之在1964年小站“四清”中积极地执行陈伯达的指示,参与迫害了一批干部和群众;可是自己在分管的工作中又抵制“左”倾,保护干部,最后自己又成了“左”倾的殉难者。这万恶的“左”倾呀!一言难尽,容我在以下几篇中细说吧!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千张即时奥运图片报道
UC音频直播奥运赛事
奥运场馆瘦身风波
北航招生丑闻
机动车负全责遭质疑
北京地铁美食全攻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购房租房经历征文
余秋雨绝唱:借我一生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