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气霸气匪气 腐败官员的“三气”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19日22:05 人民网 |
网友:李先梓 被称为“建国以来最大卖官案”的主角马德,在其案发之后,黑龙江纪委通报,称马德“独断专行、妄自尊大,容不得不同意见;在工作作风上,集官气、霸气、匪气于一身”。这种评价对马德而言是恰如其分。说起马德的性格和为人,不少绥化干部都用“主观、武断、爱骂人”等字眼形容。 作为一名地极市党委一把手,竟然会“集官气、霸气、匪气于一身”,马德的独断专行可谓登峰造极。在马德身上,集中体现了腐败官员的某些共性,“三气”就是其中的重要表现。 那么,腐败官员的“三气”是怎样形成的呢?是与生俱来的吗?当然不是。 想当初,马德还是一位“有志青年”的时候,也就是在文革期间,作为公社通讯员的他,常常给领导做个饭,打个洗脚水,这时他不但没有“三气”,反而表现出相当强的“奴气”和“媚气”。也正因如此,文革后期,根正苗红且很讨领导欢心的马德被推荐到上海复旦大学读书,为他涉足官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即使是马德当上牡丹江市副市长的时候,马德的这“三气”也没有过多表现出来,因为此时的他需要捞取往上爬的政治资本,需要“韬光养晦”。马德的“三气”其实是在他成为绥化市委书记后才充分表现出来的。可见,“三气”的有无与否,是需要有一定前提条件的,这条件就是:在一个范围内拥有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力。只有绝对的权力才有可能导致绝对的腐败,也只有绝对的腐败才会产生这“三气”。 “三气”之中,“官气”是起着主导作用的根本之气,“霸气”和“匪气”都是从属于“官气”的,是由“官气”衍生出来的。有了强烈的“官气”之后,才有资格称王称霸,从而“霸气”十足,而“霸气”达到了一定程度,那种土匪式的流里流气的“匪气”也就会在无意之中流露出来。所以,马德“讲话很随便,一开口就骂骂咧咧,在大会小会上都这样。”“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我行我素,不在乎别人的看法和感受,也不太注意公众形象。”很显然,马德成了称霸绥化的“土皇帝”,他把下属都当成了自己的臣子,可以颐指气使和肆意辱骂。而这种“霸气”和“匪气”却又反过来增强了他“官气”,久而久之,形成了马德工作作风中的“三气”。 腐败官员“三气”的产生有着深厚的制度性根源,缺乏相关制度的制约,只有肆无忌惮的权力滥用,没有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只有惟我独尊的强横霸道,那些腐败官员们岂有不产生“三气”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