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闻孤例”与招生潜规则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20日00:58 红网 |
广西考生被索要10万元,换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录取通知书的丑闻被央视《焦点访谈》曝光后,北航校长李未立即就此事向社会作了诚恳道歉,并希望此事件只是一个孤例。 对李校长道歉的诚恳,人们一点也不怀疑,但对其引人注目的“希望孤例说”却颇费心思解读。 按字面意思理解,李校长从个人良好愿望出发,希望索款丑闻仅仅是庞宏冰等人的个人行为,与学校无关,更与高校招生政策无关,是一起偶然的事件,孤立的个案,不要再有第二起,以免北航的声誉再次受到伤害。 而另一层意思解读,李校长的潜台词是:由于种种可以想象得到的原因,有理由担心出现第二起,第三起,甚至更多的学校发现类似招生丑闻事件的发生,形成骨牌效应,对整个高校的声誉带来更大的伤害和冲击。 随着近两天来媒体对招生丑闻的深入挖掘和深度报道,高校招生工作中的黑箱已被打开,看来李校长的担心并非多余。据《北京青年报》8月17日报道,有北航招生丑闻知情者称,点名招收(即行话“点招”)是高校招生的潜规则,这次被媒体曝光,只是因为举报人没按规则出牌。 那“点招”是怎么一种潜规则呢?原来,高校通常在统招分数线下预留一些机动指标,离分数线相差不远的考生可以交纳一定费用买得这个指标。尽管教育部严禁任何单位在招生录取过程中向考生收取任何费用,这种作法还是成为私下流行的潜规则。由于这种“点招”能给学校带来额外的收益,因此实际操作中机动指标占计划招生指标比例越来越大。也就是说,学校往往擅自提高分数线,余下名额用来议价,以谋取私利。而北航招生丑闻,实际上就是部分人员借机动指标敛财。北航暴露的正是目前高校招生工作中的潜规则。 恕笔者孤陋寡闻,“点招”一词在媒体上谋面还是第一次。但是,我要诚实地告诉大家,至少早在4年之前,“点招”一词就通过那些有子女参加高考的家长从省会成都带了回来。当时还颇觉新鲜,好事问之,何为“点招”?答曰:点招、点招,点到谁就招(谁)。如此牛气冲天,更觉好奇,又问:凭啥?答曰:分不够,钱(或权)来凑。原来如此。至于具体怎么操作,我等外行只是看看热闹而已,内行才知道门道,那是“不与外人道也”。 这世界变化太快,也太乱,信息爆炸,真假难辩。将信将疑,似懂非懂的时候,媒体上有教育部门的官员提醒,谨防高校招生过程中的骗子。于是,只当“点招”也是无中生有,骗人的伎俩而已。 一晃四年过去了,再也没听人提起过“点招”。然而,未料到的是,到今年高校招生已快全部结束之际,媒体突然曝出惊天招生丑闻,而不幸的是,这一丑闻正是“点招”惹的祸。不过还好,至少我终于彻底弄明白高校招生中的“点招”是怎么回事了。 但冷静一想,又有了更多的不明白: 既然4年前就有“点招”,为何今日方才见诸媒体曝光?以前的“点招”都干净吗?会干净吗? 既然是招生工作中流行的潜规则,那肯定不应该是“丑闻孤例”,那北航和其它学校还有多少丑闻未被发现? 既然招生工作中黑幕重重,那到底还有多少潜规则未浮出水面? 既然教育部历来都对高校违规违纪招生严惩不贷,“最近我们对全国的招生工作进行了国家和省级的督察,总体情况是好的。”(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林惠清语)那为何之前从来没见到查处1例因“点招”违纪违规的事件?抑或内部查处了而“不与外人道也”? 如果是教育部、教育厅及省级招生部门的官员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那不仅是助纣为虐,而且简直是渎职犯罪。要说他们根本都不知晓类似“点招”的潜规则,打死我都不信。你信吗? 弄清楚这些问题,现在看来很有必要。因为教育公平(特别是高校招生)承载着社会的公平正义与理想希望,是社会稳定、进步的基石,因此,对于北航招生丑闻事件,不能仅仅局限于对庞宏冰等人的党纪、政纪、乃至司法处理,也不能仅仅停留在发几个紧急通知重申高校招生的政策、纪律,而应该以此为契机,深刻反思、检讨近年来高校招生工作的失误,彻底解决暴露出来的体制性问题,以消除招生潜规则滋生的土壤。(稿源:红网)(作者:金卯刀)(编辑:韩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