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恐战争是“第四代战争”吗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21日04:55 新京报 |
日前,美国《国防观察》杂志专家加兰德撰文指出,目前由美国所主导实施的反恐战争标志着人类已进入了“第四代战争”时代。笔者认为,“第四代战争”值得关注。 首先是划分战争的标准问题。俄罗斯军事学者斯里普琴科曾提出“第六代战争”的理论,其划分标准是武器装备。 斯里普琴科认为,第一代战争以冷兵器为标志;第二代战争以火药发明后的滑膛武器为标志;第三代战争是18世纪末以枪膛和炮膛中开始了膛线为标志;第四代战争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以各种自动武器、装甲车辆、飞机、舰艇、雷达和无线电通信器材为标志;第五代战争以核武器为标志;第六代战争以信息化为标志。 但人们一般将人类战争大致划分为冷兵器时代、热兵器时代、机械化时代和信息化时代,其划分标准依然是武器装备。目前人类战争正由机械化向信息化迈进,处于“第三代半战争”时代。 加兰德将“9·11”事件后的反恐战争定位为“第四代战争”,显然不是以武器装备,而是以某一时间和事件为标准来划分的,如此定位恐怕并不十分恰当。 其次是普遍性问题。 加兰德认为,目前美国及其盟国正处于“第四代战争”的严重威胁之下,即美国及其盟友时刻面临恐怖分子或受意识形态煽动的狂热分子发动的自杀式袭击,并宣称,当“9·11”事件后美国向“基地”组织宣战时,美国就进入了“第四代战争”时代。 众所周知,定位一个战争时代需要在全球范围内衡量,美国是世界上惟一的军事超级强国,并与许多盟友建立了军事同盟,世界上还没有哪一个国家敢对美国及其盟友发动战争。相比之下,世界上的不少国家长期处于战争和冲突状态,有些则正面临外国军事干涉和入侵的威胁,这才是更值得世人关注的。如果阿富汗战争还算是反恐战争,伊拉克战争又有多少反恐成分呢?如果只因美国本土受到一次恐怖袭击,就认为世界已进入“第四代战争”,不仅有夸大威胁之嫌,更是在以偏概全。 最后是合理性问题。加兰德对其“第四代战争”的一些特征的认识值得肯定,如难以对美国的敌人进行界定,美国所要对抗的是非国家的组织或网络;双方实施不对称性对抗;战争与和平的界线模糊,已经没有了传统意义上的战场和前线,“军事”和“平民”之间的差别消失等。为此,他还提议美国应制定新的国家安全战略,实施军事变革,以进攻性的非常规手段消除这种威胁。 但这些都是“第四代战争”的表面特征,而非其本质所在。恐怖主义早已有之,只是从来没像现在这样对国际战略格局影响甚大。加兰德将其提升为战争的高度加以认识,虽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但恐怖主义与战争毕竟不同,它比战争更为复杂,绝不能用对待战争的一般方法来加以认识和对待。 克劳塞维茨曾说,“战争是政治的继续”,而恐怖主义的最大特征就是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它同样是一种实现政治目标的手段。 冷战结束以来,世界格局多极化与单极化的激烈较量才刚开始,国际政治正显现出前所未有的各种矛盾。在此大背景下,要根除恐怖主义,早日终结“第四代战争”,其难度可想而知。 贤峰礼(北京学者)[ 责任编辑:罗远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