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土砖房里的邓小平纪念馆(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22日10:42 湖南在线-三湘都市报
  宁乡县道林镇清水村的7旬老农姚寿衡一家并不富裕,但却过得十分自足。这份自足,来自他对生活的真诚感恩。也正因这份感恩之心,他在自家简陋的土砖房里建起了“邓小平纪念馆”,引得天南海北的人们纷纷慕名前来参观,在这“另类”的纪念馆中感受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缅怀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简陋土房建馆铭恩
十里八乡都有人来参观。

  沿着崎岖的乡间小路,记者日前来到清水村四组老姚家的“纪念馆”参观。一到门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欢迎参观邓小平纪念馆”的红色横幅。身材瘦小的姚寿衡老人一见有客人来访,忙出来迎接。

  老姚家只有四间简陋的土砖平房,而“邓小平纪念馆”就占了两间。在外间展室的墙上,贴着邓小平的大幅画像及老姚抄录的各地参观者的留言摘要。在里间展室的正墙上,一尊近3米高的邓小平塑像及用彩塑纸制作的《邓小平光辉一生》的情况介绍格外醒目,其他墙面则贴满了各地各界纪念、歌颂邓小平的诗词。两边的长条柜上,整齐地陈列着与邓小平相关的书籍和画册,如《邓小平文选》一、二、三卷、《邓小平在江西的日子》、《邓小平与深圳》、《中南海》等等。

  老人一边介绍,一边拿出一本大开本的邓小平彩色画册,得意地告诉记者:“这本画册花了200多元,是费了好大劲从一个收藏家那里买来的。怕摆出来小孩子乱翻搞坏了,只好收起来。有大人参观才拿出来看一下,其他书有的是儿子买的,有的是长期以来自己搜集的。今年农历正月初一纪念馆开张时,只有一间房子。通过自己用心搜集,加上社会上很多人的支持,现在,关于小平同志的资料增多了,便把正对着水泥坪和出口的正房也用上了。这样,纪念馆的样子也就出来了。”

  正参观时,老姚的妻子周米粮摸索着走了进来。她是一位盲人,虽然看不到我们,但她能感觉到家里来了客人,她快活地说着话,脸上洋溢着淳朴而热情的微笑。记者仔细打量老姚家的陈设,屋里除一台黑白电视机外,没有什么值钱的家具。陪同采访的道林镇镇政府干部成女士告诉记者,老姚一家在村里的生活条件算是很差的,他们夫妻俩已没有劳动能力,全靠在益阳摆鞋摊的儿子供养。而为了开设纪念馆,他们家已花了3000多元钱!

  那么,仅仅是温饱稍稍有余的老姚一家,为何会想到要办邓小平纪念馆呢?老姚指着贴在墙上的一份《告父老乡亲》说:“你们看看就知道了。”

  七旬老农真情告白
  “这本书我花了200多元,人家出2000多元向我买我都没给。”

  这份言辞质朴的《告父老乡亲》书,使老姚的感恩之情跃然纸上,现摘录如下,以见证真情。各位父老乡亲:

  我名叫姚寿衡,现年七十岁。解放初期,我父亲姚次亨就因病去世。母亲蒋氏是个跛子,不能从事农业生产,又无其他收入,以致家道贫困……我四十岁了,才由人介绍与一个天生的盲人周米粮结婚。第二年,生了一个男孩,取名姚春晖。人口增多了,负担更重了(妻子重病),只好在农闲时沿村沿户乞讨。好不容易儿子长到十八岁,因为营养不良,身体非常瘦弱,看上去像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孩,搞不得农业生产。这时我已年逾六旬,身体一年不如一年,疾病也随之增加。

  幸喜邓公小平主政中央,实行改革开放,允许农民进城务工。我想方设法,让儿子到益阳市学习补鞋修伞技术,很快每天就有了收入。几年下来,我将家中房屋进行改建,打了口摇井,修了水泥晒谷坪,起了一个猪栏屋。我因年老多病,每年要花费医药费一千多元,妻子又是一个盲人,搞不得农业生产,我就请人犁田、插秧、扮禾,过了两年,干脆将田转给别人耕种,每年买谷吃饭。除了这些开支,还略有结余,准备收媳妇之用。

  细想起来,为人不能忘本,我家完全是搭帮邓小平的好政策。我天天念道共产党好!邓小平好!要不然我可能活不到今天,哪来我的幸福生活啊!

  所以我特意建立邓小平纪念馆,每天敬上一炷香,祝他老人家理论永存!祝祖国繁荣昌盛!祝全国人民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奔向小康,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斯是陋室惟其德馨
在简陋的家中办起邓小平纪念馆。

认真向来宾介绍伟人邓小平。

  道林镇在宁乡县已是地处偏僻,从镇上出发到老姚家则还要走近10公里的乡间小道。尽管如此,纪念馆开张后,人们还是纷纷慕名而来。半年多来,前来参观的人已达3000人次,除当地干部群众外,还有省内湘潭、娄底、益阳、长沙以及省外河北、河南、深圳、四川等地的人,怀着对小平同志的由衷敬仰前来参观。

  在展室的条柜上,记者看到两本留言簿。其中一本已密密麻麻写满了留言,另一本也被参观者写下了一大半。这些留言或赞扬改革开放政策,或表达对小平同志的崇敬之情,大多简单直白,质朴率真,而出现频率最高的留言就是“邓小平同志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成女士是道林镇派驻清水村的干部。一有外地来的参观者,她就成了理所当然的向导。虽然乡间小道崎岖难行,但没有一位参观者有过怨言。在他们中间,有不少是见过大世面的,在城里多次参加过有关纪念小平同志的活动,但他们仍长途跋涉来到老姚的纪念馆参观,看重的就是老姚对小平同志这份没有任何矫饰和功利目的、发自内心的真情。

  临走时,老姚反复表示自己的社会活动范围非常有限,请记者帮忙搜集有关小平的资料,丰富纪念馆的内容。他说:“这个纪念馆我们一定要一直办下去,而且要越办越好!”文/本报记者袁锡卿 实习生鲁宁 唐玲 图/本报记者 王小华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千张即时奥运图片报道
UC音频直播奥运赛事
奥运场馆瘦身风波
北航招生丑闻
机动车负全责遭质疑
北京地铁美食全攻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购房租房经历征文
新浪连载:70派私人史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