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全世界为奇幻着魔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23日09:46 南方都市报

  前沿观察

  随着《哈利·波特》和《魔戒》在中国创造了大批的阅读人口,中国也被卷入了一个全球性的奇幻文学浪潮之中。正如《哈利·波特》的责编王瑞琴所说,“现在的孩子接受外来文化就像接受麦当劳一样自然容易”,当青少年们在游戏、魔幻的世界里流连忘返的时候,年长的人会无法理解:这种完全来自西方文化的舶来品,为什么能在中国的青少年中激起那么大的热情和认同?

  《魔戒》订立的文学样式

  事实上,究竟什么是奇幻,奇幻与魔幻、科幻有什么区别,至今都是无人能够说清的。一种经典的说法是,奇幻一词源自西方的Fantasy,严格的奇幻文学是完全在西方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其最典型的特征包括西方的中古背景、骑士、剑与魔法以及一个架空世界。有些并非以中世纪为背景,比如星球大战系列,也可归入奇幻的范畴。

  而这种界定并未能获得一致的认可。王瑞琴就表示,西方根本没有Fantasy这样的文体,《哈利·波特》可以被归入幻想型的儿童文学,而《魔戒》可以归入神话,《龙枪》系列则更接近科幻。究竟奇幻一词如何产生、如何解释,很难理解。

  “架空世界”(SecondaryWorld)一词来自奇幻文学的鼻祖托尔金(《魔戒》作者),它是理解奇幻文学概念的一个关键要素。所谓的架空世界,是指奇幻作品中创造的一个与现实世界完全不同的世界。这个世界有自己独特的地理环境、特殊的国度、奇异的种族;每一个种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外形、历史、文化和语言等等。托尔金和《魔戒》的高超之处就在于,它的世界完全自成一个庞大而严密的体系。

  《魔戒》中的人物有九个种族:哈比族、矮人、人类、精灵、巫师、食人妖、树人、半兽人、戒灵和强兽人。每一个种族都有着完整的文化和历史,有不同的生活、习俗、神话、穿着甚至武术:如哈比人的悠闲与冒险精神,矮人的固执与憨厚,精灵的高贵与神秘,以及人类的自私和贪婪等等。托尔金甚至根据自己对语言的研究,创造出了不同种族的奇异语言。也是从《魔戒》开始,创造了在书中附有地图、家族树(谱系图)、语言附录的体例。这是一个非常庞大、丰富完整、真实可信的世界,它与现实世界完全不同,但又在某种程度上反射着现实世界的影子。

  《魔戒》给奇幻文学定下了一个经典的范式。但因为国内出版社对于西方经典奇幻作品的认识较慢,同时主要受《哈利·波特》一类儿童幻想文学的影响,因此目前国内出版社推出的奇幻作品也仍然以儿童类为主,如被称为“中国魔幻第一少年”的阳阳近期推出了他的新书《头重脚轻》,还有来自国外的《伊拉龙》、《鸡皮疙瘩》、《魔眼少女佩吉苏》、《石头预言》等。

  对于狂热的奇幻迷而言,这些作品可能还不够纯粹。许多真正的奇幻迷会因为国内的引进出版跟不上,或者对于国内引进版的翻译不满而直接阅读英文版著作。如《魔戒》、《黑暗精灵》等,奇幻迷们都以阅读原著为豪。目前奇幻爱好者主要集中在网络,在大陆和港台都有许多奇幻文学的网站,奇幻爱好者们在这里交流阅读心得,切磋写作奇幻作品的技巧,并上传自己创作的奇幻作品。

  但至今,原创奇幻仍然处于一个初级草创的阶段。几位引进国外奇幻作品的编辑都提到了同样的一个情况:他们都接到大量国内原创的投稿,但多数作品无论从文学素养还是想像力来说都还非常不够。一位编辑甚至毫不客气地说中国的文学传统就缺乏培养奇幻作家的土壤。看来原创奇幻需要走的路还很长。

  人们为什么需要奇幻

  来源于西方文学传统的奇幻文学究竟为什么能够在全球形成不可阻挡的流行趋势,影响到全球各国的青少年?要完整地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要考虑的因素会非常多。除了不得不承认《魔戒》等作品本身的非凡魅力之外,我们还要想到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地区的自然覆盖能力,全球畅销书市场的日益一体化,以及全球电影业和游戏文化对于奇幻文学的强大传播作用等等。

  在这些答案中,一种较为深入的看法是,由于人类共通的对于幻想世界的喜爱与追求。而它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人们开始集中地喜欢幻想,喜欢神话?

  神话是人类童年时期的产物,是人类在不能掌握世界的奥秘,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时,表现出的对大自然、对未知世界的崇拜、恐惧、向往等等复杂的感情。而在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时期,科学昌明,社会经历了“除魅”过程之后,人类一无所惧了!任何事物都可以剖析成分子原子,任何现象都可以用物理化学原理进行解释,可以动用力量加以改造。周遭的世界没有了任何神秘感,人类也永远地丧失了那种丰沛的、天马行空的想像力。

  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渴望回归到工业社会之前那种自然原始的状态也就不足为奇了。奇幻文学的出现,无疑为身心压抑、生活疲惫的现代人提供了一片幻想的乐土。在这里,人们不仅可以回到自己的童年,而且还可以回到人类的童年,在一个与灰暗现实生活迥异的神奇华丽的世界里冒险、斗争和成长。《伊拉龙》的责编李朝晖就认为,事实上,成人比孩子更需要奇幻。

  这也与当代社会大众文化的游戏特征相符合。那些轻松的、不要太多思想深度,但有着曲折的形式和游戏精神的文化产品,往往也是最能够畅销的产品。因为这些契合,奇幻文学的流行也就不奇怪了。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 田志凌 实习生 胡传吉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千张即时奥运图片报道
UC音频直播奥运赛事
奥运场馆瘦身风波
北航招生丑闻
机动车负全责遭质疑
北京地铁美食全攻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购房租房经历征文
新浪连载:70派私人史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