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报告“点名道姓”大有好处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23日23:49 红网 |
近几天,四川省首次向社会公布的审计报告,“立刻成为四川焦点话题”。为何引发社会关注?一个不同寻常作法是,“在这份首次公开的审计报告中,点名道姓地指出了四川省15个政府部门违规违纪使用、管理财政资金的情况”。(见新华网2004年8月15日讯) 笔者浏览了这份“不客气”地点了15个部门的审计报告,他们中有省发改委、国土资源厅、教育厅、科技厅、建设厅、财政厅、地税局等,均是“权大气粗”的部门,审计报告不但点了“所审计的15个省直部门竟个个存在财政资金使用或管理方面的问题”,而且逐一点出了每个被审部门违反了那项政策法规,犯了什么错误,使公众不但对整个审计报告有个基本看法,而且对每个被审计部门存在问题也一目了然。 审计报告“点名道姓”大有好处,笔者认为至少有两点。 利于公众监督。政府使用的资金是纳税人的钱,纳税人有权了解自己的钱是如何花的。政府部门使用资金遵循合法合理的原则,才叫做正确花钱,否则就是胡乱管理胡乱开支。对胡乱开支胡乱管理行为,就得公布于众。四川审计部门把胡乱管理资金的部门名单公布于众,就是唤起公众的监督意识。据悉,15个被审部门在审计报告公布后的“3天之内,就有13个部门通过新闻媒体表态,将“对审计所查出的问题认真进行整改”。显然,“指名道姓”披露审计出的问题是种方便公众监督的高招。 有利于廉政建设。廉政建设已讲了多年,尽管成效显见,但也不可否认,时下某些部门对廉政建设仍然是置若罔闻。在这些部门当中似乎廉政是对下层、对基层而言,对自己是“另当别论”。向社会公布被审计省级机关单位违反财政规定的问题,就等于对这些单位的廉政建设打上个问号,即使不能一下子解决这些单位廉政问题,但至少告诫他们,不思悔改一意孤行会“翻筋斗”,一败涂地。 其实,批评也罢,公布审计报告也罢,“丁就是丁,卯就是卯”的态度是个负责任的态度,也是很有效的办法。遗憾的是,时下一些地方一些单位总爱把“点名道姓”与“伤害同志感情”混淆一谈。因此,每逢批评,总是掩掩遮遮,习惯用“大概”代替具体,用影射代替一针见血。既使批评也没有评到点子上,不痛不痒,使被批评者心存侥幸。“点名道姓”尽管不给被批评者面子,却使他们大吃一惊,从惊中反思,从惊中总结教训,幡然改进。 因此,审计报告与批评一样,应该倡导“点名道姓”。(稿源:红网)(作者:冯创志)(编辑:杨国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