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比兴奋剂更丑陋的是裁判失范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24日09:18 南方都市报

  社论

  2004年雅典奥运会,依然还在热热闹闹的举行中,这是一届被称为“回了家”的奥运会,但是,在已过一半的赛程中频繁暴露出来的裁判恶意错判丑闻,极可能令这届独具意味的奥运会以蒙羞的记忆留存历史。对于中国人来说,这样一种印象,在男子花剑团体决赛结束之后更加强烈。在这场中国队对阵意大利队的决赛中,匈牙利籍裁判希达西先后将应由中国队员得的6分判给了意大利人,最终导致中国队以三剑之差落败。最终连国际剑联都无法忍耐,决定立即解除希达西奥运会裁判的资格,并禁止此人在两年内执法国际剑联的赛事。不过,这一国际剑联30年来最重的处罚,并无法推翻比赛结果。

  事实上,本届奥运会上发生在中国队员身上的不公裁判,这已不是第一起:女子佩剑决赛谭雪饮恨、男子三米板跳水中国队员得到零分、女子48公斤级举重李卓失金、男子体操个人全能赛中杨威与最终得到冠军的美国选手哈姆同错却不同分……都令人充满了对裁判公正品德的怀疑。当然,此间种种情况,国人倒也不必综合起来理解为有人要专门算计中国队。不过放眼来看,1988年汉城奥运会有大规模裁判不公的先例,2002年足球世界杯再起全球唾骂无良裁判的风潮,都表明体育竞技中的裁判失范问题动辄有蔓延成灾的态势,其恶劣影响甚至超过兴奋剂对体育精神的腐蚀,而国际社会的应对乏力,往往姑息养奸,更增添了问题的隐忧。

  说裁判失范猛于兴奋剂,绝非耸人听闻。运动员服用兴奋剂参赛,乃是不折不扣的舞弊行径,但名之“舞弊”,正说明昭昭天日之下,是有公平规则在的——只要这后者守得住阵线,加以检测技术及时跟进,兴奋剂之祸便不足为惧,因为兴奋剂对体育事业的破坏,在今日的认知下,已经只是一种地下“黑势力”的战战兢兢了。而裁判出于种种动机与利益滥用判决之权,故意践踏公正原理,所指向的,已经不是具体哪个国家、哪个运动员的比赛成绩,而正是体育比赛的公平规则,其祸毒之巨,一如地上“黑势力”的得心应手与嚣张跋扈。因此,考生作弊不可怕,学校不按考分录取学生才可怕;有人作奸犯科不奇怪,司法腐败不公才凸显社会危机。

  更令人不安的是,居然长期以来,有人往往以“体育比赛不过是游戏,各种错判都是体育竞技魅力的组成部分”等说辞来拒绝大力整治裁判失范。当然,体育比赛充满了偶然性与即时性,不可能要求裁判百分之百地不犯错误,但这种种错判之中,主观故意与客观失误的性质截然不同,前者往往有各种交易的大背景。更何况,即便是真可被视为魅力之一部分的客观误判,在精密电子技术面前,也越来越遭遇质疑。毕竟,公正,才是最大的魅力。若论体育竞技为游戏则可不必太认真,这只能针对胜负之后以平常心对待而言。试问,如果连在这游戏中尚且不能固守原则、还公正公平以尊严,那人类社会在更复杂的现实中还能有什么像样的表现吗?

  而目前国际社会的应对,恰恰是在体育比赛遭遇恶性裁判之后无法还公正公平以尊严。据法新社报道,在本届奥运会男子花剑团体决赛前,意大利剑手桑佐会见过匈牙利裁判希达西。这表明这场恶意错判背后,极有可能存在大交易的黑幕。希达西敢于如此明目张胆的偏袒作为,只怕也是所得之下已经无所惧——最重不也就是被驱逐加禁判两年么?在裁判腐败这个新的竞技毒瘤面前,国际社会已经没有理由再固守无关痛痒的处罚与几乎形同虚设的上诉机制等陈规,必要时针对可疑程度达到一定指数的裁判结果立案调查,证据确凿便对涉案诸方予以重罚并推翻、更改裁判结果,从而导致各种幕后交易失效,裁判失范的问题才会被最大限度地釜底抽薪。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千张即时奥运图片报道
窦文涛侃奥运(视频)
奥运场馆瘦身风波
高校招生现丑闻
机动车负全责遭质疑
北京地铁美食全攻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出国办护照完全攻略
新浪连载:70派私人史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