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国新闻周刊:几代知识分子的《读书》情结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24日10:36 中国新闻网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本刊记者/曹红蓓 孙冉

  8月15日,记者约好在三联书店二楼咖啡厅采访沈昌文先生,没想到巧遇丁聪夫妇。

  丁聪先生是在老伴的陪伴下到编辑部拿稿的。很难想象,一位年届九旬、重病缠身的老画家,现在还在给一本杂志画版式。32开配一副图的封面,简洁的版式,还有每期必有的一两副漫画,读书的标准像25年不变,就是因为有了这“从一而终”的丁聪。

  为读书作画是丁聪生活里一桩顶顶重要的事。他盯稿子盯得很紧,稿若没按时来,就急得亲自到编辑部去取。这位抗战时就开始漫画创作、并曾在香港创办《良友》杂志的老画家说,他真的“欢喜这份工作”。

  不变的丁聪经历了《读书》的好几茬领导。“他们都对我挺好的”,沈昌文曾在办公室里做红烧肉和宁波炝蟹食诱他,范用待这位性情酣醇的老友更如家人。

  对《读书》割舍不下的情怀是几位老先生共有的。《读书》早期惟一的编辑史枚先生现已去世多年。据说,他最后倒在书桌上的时候,手边就摊开着《读书》的稿子。

  在《读书》的第一批作者中,有吕叔湘、王祖良、张中行、金克木等国宝级学者,这些真正的知识分子,对国家、人民和知识的命运始终非常关切。其中,张中行和金克木是只给《读书》供稿的。

  沈昌文回忆说,每次到金克木家,老先生都神采飞扬侃侃而谈,告辞的时候,在楼梯口还要拉着他说上十分钟的话。金先生常笑说身体不行,这可能是最后一次供稿了。但后面不断有稿过来,而且一寄就是三篇。吕叔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坚持每月到编辑部开会。还随身携带勘误表,指出文中的错字。不能亲自来时,就写一封信给主编交流感受。

  《读书》的老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研究员陆建德还记得,90年代中后期,《读书》杂志的活动比较多。

  那时经常过两三个月大家就聚会,知识界的各种各样的人都会来参加,像于光远、丁聪。参加《读书》杂志的聚会是一种知识和趣味的旅行,能遇到一些只闻其名未曾见面的朋友。每次去都很开心。

  陆建德认为,《读书》在文化界的影响是和众编辑们的努力分不开的。他接触比较多的是赵丽雅,“她看上去像个工人,剪一头短发,说自己文化大革命时是抄刀卖西瓜的,很不拘小节的样子,但其实是个很好的学者。”

  赵丽雅现在在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做《诗经》研究,她中国古典文学工夫很深厚,在中国散文方面也很有追求。很多年前,她给陆建德写信约稿,字很娟秀,内容文绉绉的,陆建德看人家信写得这么认真,也就不好意思推辞了。而且赵丽雅连他的生日也记得,这让他大为感动。

  1993年深秋,《读书》的追随者刘苏里(现为万圣书园负责人)第一次造访《读书》编辑部,震惊于房间的逼仄和其乐融融的气氛,最具代表性的物件就是那间不足30平米的办公室里煮咖啡的“厨房”。

  1996年,《读书》就要搬出阁楼了,刘苏里身不由己似地再次来到编辑部,心里想着向那块写着“《读书》编辑部”斑驳字样的小牌子道别。编辑吴彬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向他开放了一间隐秘的“藏宝室”,里面堆放着好多书。关门时她调侃说,“你算是幸运的。”很多年后犹记得,吴彬说话的那一刹间,脸上分明飘过了一丝留恋、惋惜和无奈的神情。

  也就在当年,沈昌文去任,汪晖继任主编。刘苏里隐约感到,编辑部搬迁到大厦里告别的不只是“阁楼”,或许告别了一个时代。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千张即时奥运图片报道
窦文涛侃奥运(视频)
奥运场馆瘦身风波
高校招生现丑闻
机动车负全责遭质疑
北京地铁美食全攻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出国办护照完全攻略
新浪连载:70派私人史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