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沈阳一工地:前边挖土机施工 后边考古者“抢宝”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24日17:08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8月24日电沈阳大东区八王寺工地日前出现惊人一幕,前面40台重型挖土机和近百辆运土车干得热火朝天,后面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几位工作人员围在挖土机边央求。挖土机每挖下一铲,考古学家们就跳下去拼命地用手铲找,挖土机每挖上一车土,他们就在烂土堆中翻。

  新闻晚报报道,一座名为“尚品天成”的楼盘将在这块地面上矗立,该楼盘被沈阳媒体誉为“大盘时代”到来的标志。而最近,考古工作者却在这里发现了一处青铜时期遗址、8座辽代墓葬和一处清代窖藏。

  7月末,考古研究所的人发现在钻孔机带出的土里混杂着碎瓷片、棺木碎片以及大量墓葬用古青砖。大片大片地挖掘后,随后的场面更让考古人员痛心,大量辽白瓷、灰陶罐被挖土机铲成碎片,散放在挖出的泥土里,然后又被运土车运走。

  据考古研究人员说,施工的这几天,每天都有墓葬被挖出,由于重型挖土机挖掘中没有规律,结果把墓葬挖得体无完肤,“第一天挖出一座,第二天就成了3座,第四天是8座,第五天发现了11座。”

  “我们现在才叫真正的‘抢救性发掘’!”负责这片工地考古发掘工作的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二队队长赵晓刚苦笑着说。

  按道理,墓葬正常的发掘周期至少要一周,可现在考古学家必须在3天内完成11座墓葬的发掘。“我们绕着挖土机转来转去,看到有碎片,就朝挖土机拼命地喊”,据赵晓刚讲,现在考古学者们只能把办公室放在民工区里,为的是能多抢救出点文物。

  但这样的努力却是杯水车薪,白天考古学者只能就自己周边范围进行监视,但80000平方米的施工区让他们顾头不顾尾,而晚上考古学家回去休息时工地里还是热火朝天,“通常是第二天早上一来,整个工地就面目全非了。”

  更令考古专家愤怒的是,一旦挖出有价值的古董,在场干活的民工还要上来哄抢。

  据赵晓刚讲,根据目前出土墓葬的排列情况,八王寺一带很有可能是大型家族墓,“在沈阳市范围内,这样的大墓葬群实在是罕见。”

  赵晓刚告诉记者,《辽宁省文物管理办法》规定,在文物保护勘探范围内施工,必须提前申请勘探手续。

  但房地产商永嘉集团却是先斩后奏,7月份沈阳市考古研究所便进驻工地开始先期挖掘。5天后,永嘉集团的勘探手续根本没有踪影,而施工却没有停止过。

  沈阳市文物局文物管理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文物管理处曾经连续给永嘉集团下过两道停工令,但他们没有遵守,“这种情况我们也没有办法,我们没有执法权。”齐旭告诉记者,实际上施工与考古本来就是一对矛盾,“除非破坏了大型墓葬,否则很难引起有关方面的注意。”

  对此,赵晓刚也有同感,“当年洛阳在修广场时发现了皇族墓,施工方也是照推不误,后来惊动了领导才停了工。”

  据了解,自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进驻该工地以来,考古成果堪称显著。“我们在墓葬M1中一次发现了7件辽白瓷残片,另有灰陶罐Y一件,而在M5中发现了31枚宋代钱币,”赵晓刚介绍说:“这些在辽墓中发现的宋代钱币,说明当时辽、宋之间的边贸往来极为频繁甚至连塞外的辽沈地区都可惠及”。说起M1墓葬的发现过程,赵晓刚说纯属偶然。有一次他在工地里散步,发现路两旁的一些青砖很像是辽代的,于是他就跑下深坑去挖,没想到这一挖竟然发现一座圆形的墓葬。

  另外,工作人员还在不同地点发现了青砖。“青砖的出现,说明在地下可能还藏有其他的墓葬”,赵晓刚说。(李宁源)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千张即时奥运图片报道
窦文涛侃奥运(视频)
奥运场馆瘦身风波
高校招生现丑闻
机动车负全责遭质疑
北京地铁美食全攻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出国办护照完全攻略
新浪连载:70派私人史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