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荒”催生节电新思维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25日02:08 人民网-华东新闻 |
许群 王经俊 重新呼唤“节约用电” 据国家电网公司资料显示,我国今年的缺电形势是20年来最严重的。截至目前,全国电力供应缺口达3000万千瓦,共有24个省级电网拉闸限电。 浙江堪称全国最缺电的省份。年初以来,除了春节期间,浙江每天都要拉闸限电。为缓解如此紧张的缺电局面,各地上马了不少热电厂,但受建设周期限制,远水难解近渴。于是,节电成为了眼下最可行、也是最有效的应对方法。 浙江省委、省政府办公厅作出表率,对省直机关约法三章:从今年7月9日起,“气温在33摄氏度以下时,办公场所一般不得使用空调;超过33摄氏度使用空调时,要控制在25摄氏度以上。双休日和节假日采取其他节电防暑方式,不使用中央空调”。 自7月20日开始,杭州市开始实行用电E级方案,暂停西湖亮灯工程;路灯隔行关闭;非连续性生产企业由原来的“停3开4”变为“停4开3”,以保证居民生活用电。杭城的宾馆、饭店、写字楼、大型商场、超市也采取了各种节电措施:如将空调减半使用,关闭了自动扶梯和减少照明灯。 在杭州百货大楼,记者看到,广告灯、泛光灯、装饰灯和部分照明灯都被关闭,家电柜内的电视机展台全都黑屏。为了防止店内的冷气外泄,门口安装了门帘。“百大”负责人说,通过这些举措,每天能省出千余千瓦时电。 直到限电拉电的紧张局面出现在自己的身边,许多人才发现节约用电并非可有可无,而是大有潜力。杭州的陈小姐在杭州能源检查中心的工作人员指导下,在家里用两天时间作了一次试验:第一天,家里电表显示耗电12.56千瓦时;第二天,她关闭了所有的待机电源,结果电表显示只耗电11.44千瓦时,整整省了1千瓦时电。据统计,杭州市区一共有50万户家庭,按关闭待机电源、一户人家一天能省1千瓦时电计算,杭城每天就能省下50万千瓦时电。如此简单的弯腰拔一下插头,却能避免巨大的电力资源浪费。 节电,成为新的生活方式 随着电力供应日趋紧张,以及各种节电宣传、节电措施的深入进行,大众节约用电的意识也在悄悄地提升。 首先,节电的设备、用品重新受到人们的青睐。诸暨中太冷风集团两年前引进了一种俗称“土空调”的降温设备技术并投产,两年间一直乏人问津,但今夏却大受市场追捧。一台“土空调”能使一间70平方米的房间降温10摄氏度,每小时才耗电0.5千瓦时。 一旦人们意识到节电的重要性,各种各样的节电小窍门就层出不穷,怎样做能节电成为今夏最热门的话题。 在杭州吴山社区,志愿者发起了构筑“爱心凉房”的节电活动。志愿者们邀请社区的邻居、在家的学生和困难群众到自己家的空调房集中纳凉、学习,以此避免家家户户开空调的状况。志愿者胡爱景对记者说:“虽然我家里多用了几度电,但邻居们却少用了电,等于为杭州省下好几度电,还能给邻里之间带来一份好心情,何乐而不为呢?” 节约、健康逐渐成为人们追求的新的生活风尚。家住杭州市定安路的吴中伟一家三口自从入夏以来,每天晚饭后都去西湖边散散步。他说:“整天躲在空调房间里看电视、玩电脑,不仅费电,对身体也不好。现在每晚出来走走,吹吹风,已成了我们家节电休闲的新方式了。”在杭州,政府免费开放了所有的地下防空洞,每天有成千上万的人去避暑休闲。 持之以恒,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经历了“电荒”之痛的浙江百姓,已经将节约用电的观念树立在了心里。在金华市孝顺镇,群众自发组成“线管会”,对企业用电和居民生活用电进行巡逻检查,对违规用电、浪费用电的行为加以监督,使得当地孝开线、孝南线的负荷分别从3200千瓦、3900千瓦降至600千瓦和1090千瓦。这样的民间组织,在浙江的金华、慈溪、萧山等地都纷纷涌现。 努力建设一个资源节约型社会,正成为越来越多人们的共识。龙游绿得农化公司的废水处理环节耗能原本不少,公司通过技术小改革,把生产过程中的反应母液循环套用,不仅减少了污水处理费用,每年还可以节电45万千瓦时。 位于杭州下沙经济开发区的东芝信息机器(杭州)有限公司,每个照明和空调控制开关旁都贴着一张小标签,上写着“设计部、物流课、设施课”等字样,是为了提醒各部门下班关灯。空调标签上则写着“非设施人员请勿操作”,这是因为公司对各区域都根据实际需要定下了不同的温控标准。就连董事长也不能擅自调低自己办公室里的空调温度。负责公司节能工作的座古隆教说:“我们要将节电环保的理念深植于每位员工的内心。”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华东新闻》 (2004年08月25日 第一版) |